学术投稿

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后护理质量的影响

黄丽红;钟翠芳;李晓惠;彭文湃;周维;段幸

关键词:护理方法, 护理质量, 产后, 康复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组,手法组、机器组、常规组各60例,观察产妇用3种护理措施对产后的康复及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手法组及机器组与常规组产妇的康复效果及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手法组与机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引入足部按摩护理可提高产后护理质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信息反馈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拥有1 200张床位,每年接收见习和实习护生近500人次,其中有专科护生和大专护生.近两年来,为了使实习、教学管理更加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 ,我们加强了信息反馈管理,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丽英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早期功能训练研究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文献[1,2]报道有30%~65%急性脑卒中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而吞咽困难亦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可窒息死亡. 所以,尽早对其干预和功能训练,可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疾病的整体康复.2001年10月~20 03 年10月,我科对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美玲;魏贵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视野检查遮眼方法的改进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比较简便的小制作--简便遮眼罩,经过4年多的临床实践,的确是简便实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施新珠;周超平;陈慧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2种小儿洗胃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应用低压吸引器进行小儿洗胃,克服传统洗胃法的缺点.方法将200例误服毒物的小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低压吸引器进行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洗胃方法.结果洗胃时间,洗胃过程,洗胃液入量、出量及残留液量,胃黏膜损伤程度及小儿合作程度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低压吸引器洗胃明显优于传统洗胃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芳;陈依华;黄玉如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及质量控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众多品牌的电子血压计在市场上出现,有些已进入医院,也有的已进入家庭.因此,经常能听到人们在问:电子血压计准吗?准确的电子血压计由于其具有易操作性,能提高人们对测量血压的依从性,可随时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获取更多的准确数据提供便利,因而可对高血压患者的评估、治疗结果和新药疗效的评价提供一系列很有价值的信息.为此,作者对97例被测者同时用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观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并提出电子血压计质量控制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漫;谢含;陶庆红;骆京京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网络的探讨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首先保证护理安全. 建立院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及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做到以预防为主,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幼儿洗胃左侧卧位与半坐卧位的对比研究

    幼儿洗胃在急诊抢救中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传统的洗胃下胃管是取左侧卧位,用压舌板撑开口腔,从口腔插入胃管的方法.改良后幼儿下胃管洗胃采用半坐卧位,固定胃管采用口含嘴固定的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作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术前肺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分析

    近年来,心胸外科不但手术的病种日趋增多,而且手术指征也有所扩大.在其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现一些患者不能掌握有效的咳嗽,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肺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利于术后排痰肺复张和控制感染.我科于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124例心胸外科患者进行了肺功能训练,效果良好,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美国护理工作见闻

    2004年3月1~14日,受美国联邦护理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邀请,笔者随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赴美护理工作考察团,对美国现行的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医院护理工作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结果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殷桂霞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5例糖尿病足猝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 ,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有报道指出患者很少死于溃疡本身,却常常死于相关慢性并发症,如心、肾等疾病[1].我们收集了2001年6月~2003年11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期间因糖尿病足而发生猝死的5例患者,旨在通过对其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护士做好预见性护理提供指导.

    作者:郑亚光;范丽凤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急诊病人护送登记表的应用

    急诊病人危重症多、管道多、病情瞬息万变,根据其特点,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系统化全程护理.为此,我院设计了急诊病人护送登记表,以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丽羚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进行性播散性水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3例

    水痘是由水痘带性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时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一般病情经过较轻 ,预后良好.水痘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皮质激素,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加重水痘病情引起内脏播散和死亡[1].2002年11月~2003年6月,我科收治了3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在治疗过程中并发重症水痘患儿,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农晓红;刘华;赵小琴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无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100例

    冠心病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冠脉搭桥术(CABG).传统的冠脉搭桥手术是在体外循环(及心肺机)辅助下进行;不停跳冠脉搭桥Off-Pump CABG(又称温心冠脉搭桥或跳动心脏冠脉搭桥Warm heart Surgery or Beating heart Surgery)是外科医生在跳动的、无体外循环支持的心脏上手术.新加坡中央医院(SGH)(本人曾在此工作过)在2003年内实施的453例冠脉搭桥术中,有100例是心脏不停跳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轻度阿尔采默氏病病人智力竞技休闲型活动训练研究

    目的探讨轻度阿尔采默氏病(AD)人智力竞技休闲型活动训练的效果.方法 56例轻度AD病人分为智力活动组(30例)和非智力活动组(26例),智力活动组给予1年的智力竞技休闲型活动训练;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 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时和1年后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有目的的智力竞技休闲型活动训练,1年后2组病人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痴呆程度的演变, 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智力竞技休闲型活动训练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智力活动可为AD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张丽;居丽晶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枸橼酸抗凝技术的应用及护理

    1999年以来,我院成功地将枸橼酸抗凝技术应用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采用枸橼酸抗凝的操作方法、效果及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任冰;张一丹;刘芸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病人出入液量记录方法的改进58例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特殊病人要记录其每昼夜摄入和排出的液量,此对了解病情,帮助诊断,决定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工作中,出入液量的记录存在许多问题和难度,笔者通过改进现教科书[1]所写方法,并组织科内护士进行操作学习和训练并临床应用, 使出入液量记录更规范详细严谨,数值更准确,因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英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钠(齐鲁制药厂生产)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常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的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常易引起皮下出血、淤血, 甚至皮下血肿,造成病人心理紧张,影响疾病恢复.通过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从而证实良好的注射方法、正确注射部位可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怀英;刘玉英;雷长英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医疗付费制度的改革,缩短病人住院日程和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势在必行.而临床护理路径正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崭新的照护模式,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顾质量[1].2002年1月~2003年9月,我们在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群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英华;钱立群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密闭性功能敷料皮肤致敏试验及皮肤刺激试验

    目的通过皮肤致敏试验及皮肤刺激试验,对密闭性功能敷料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提供的方法进行白色豚鼠皮肤致敏试验及新西兰家兔皮肤刺激试验.结果本敷料的致敏率为30%,破损皮肤与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分别为轻刺激性和无刺激性.结论本敷料属轻度致敏物,对破损皮肤有轻刺激性.

    作者:廖晓艳;李亚洁;蔡文智;李利 刊期: 2004年第17期

  • 1例甲亢危象伴粒细胞缺乏抢救成功的护理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极度加重并且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少见,死亡率可达50%~80%[1].对同时伴有粒细胞缺乏的甲亢危象患者更为罕见,诊治护理过程极为复杂[2].我院2002年10月成功救治1例甲亢危象伴粒细胞缺乏患者,现将诊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亚秀;刘红;董颖越 刊期: 200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