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和复方聚乙二醇肠道准备比较与护理

徐灿丽;袁秀娟

关键词:甘露醇, 复方聚乙二醇, 术前肠道准备, 护理, polyethylene glycol, 大肠癌, 电解质紊乱, 清洁效果, 口服泻剂, 功能恢复, 对照观察, 癌根治术, 后肠道, 促进术, 并发症, 患者
摘要:口服泻剂是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常用方式,有助于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为了比较20%甘露醇(mannitol,M)和复方聚乙二醇(compound polyethylene glycol,PG)在肠道准备方面的效果,将127例拟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0%甘露醇组(mannitol,M)和复方聚乙二醇组(compound polyethylene glycol,PG),采用双盲对照观察,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电解质紊乱情况,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30例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肌梗死明显增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针对其临床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建华;周海英;于春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复方黄连液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评价复方黄连液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8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自制的复方黄连液外用,对照组用庆大霉素溶液外用,均依据局部情况分别采用闭式冲洗引流、湿敷、浸泡等方法治疗,2组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复方黄连液外用治疗慢性骨髓炎优于庆大霉素溶液外用.保持冲洗引流通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调节,正确指导患者及时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卢华琳;蒋顺琬;唐吉平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面部轮廓年轻化改型的围手术期护理37例

    以往用手术来改变衰老常见的是单纯上提拉皮肤软组织的除皱术.此种术式虽然可以消除皱纹,但前额突、眶上嵴突、颧突、颏突等过度突起的骨性隆突依然存在,并不能解决面部老化的全部问题.而面部轮廓年轻化改型手术涉及多层面和多部位,在通过骨膜下剥离技术将面部软组织掀起、提紧、复位的同时进行颅面部变形骨骼的截骨改型,可使整个面容重塑和年轻化,能获得更为美丽和年轻的容貌.1996年1月~2003年11月,我院采用该手术方法对37例求术者的面部轮廓进行了年轻化的改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姚嫣;金新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ur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由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尽管呼吸康复治疗是肯定的,但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2001年9月~2002年8月我们对34例高龄老年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杨;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双语教学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作用

    实施双语教学是迎接国际化挑战的举措之一,也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动力,双语教学对于护理教育的改革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者:耿桂灵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哮喘儿童健康教育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近10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且趋向于婴幼儿期起病.经调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约0.5%~2.0%,个别地区高达5%,全国至少有千万以上患儿[1],儿童哮喘严重影响病儿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学习,故哮喘的防治手段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哮喘健康教育的现状、内容、方式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阳静;徐嘉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甘露醇和复方聚乙二醇肠道准备比较与护理

    口服泻剂是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常用方式,有助于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为了比较20%甘露醇(mannitol,M)和复方聚乙二醇(compound polyethylene glycol,PG)在肠道准备方面的效果,将127例拟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0%甘露醇组(mannitol,M)和复方聚乙二醇组(compound polyethylene glycol,PG),采用双盲对照观察,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电解质紊乱情况,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灿丽;袁秀娟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小儿脑性瘫痪综合康复护理268例

    随着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早产儿死亡率下降,脑性瘫痪(CP)已成为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儿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开展以运动训练为中心的综合性康复护理使患儿达到社会化生活水平,对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9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对268例CP患儿连续跟踪实施康复运动训练,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指导,短期按疗效住院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党霄;李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家庭康复护理能力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国内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护理者缺乏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组织和培训淮阴师范学院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淮安市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在对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探讨和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周期序贯激素替代疗法中不规则阴道流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围绝经妇女在使用激素补充疗法(HRT)周期序贯法时,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影响了患者对性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限制妇女享用性激素治疗的益处及继续治疗的信心.HRT改善绝经妇女相关症状,预防绝经后退化性疾病,主要归于补充雌激素,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加用孕激素可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保护子宫内膜,但不能避免阴道出血等副作用[1].为减少此现象,对在我院于2002年8月~2003年10月接受周期序贯法的围绝经妇女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9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原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

    作者:卢惠珍;龚健;余建芬;朱慧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对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介入治疗手段的干预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等诸方面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社会支持状况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重视.本研究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接受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以评价心理护理对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刘玉英;侯岩芳;周艳丽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精神异常的原因及护理

    目前,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已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确切的方法,但治疗过程的复杂性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Vieta报告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并发症发生率近30%,以谵妄多见,占13%,其次为适应障碍及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中谵妄与病人的死亡率密切相关[1].2002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成功施行了OLT 42例次,术后出现精神异常14例,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付立;赵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多功能冲洗盆的制作与应用

    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操作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的脑棉片、骨蜡、冲洗水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将这些脑棉片、骨蜡、冲洗水准确、快速地传递给手术医生.为此,我们研制了这种多功能冲洗盆,将手术中手术台上所用的脑棉片、骨蜡、冲洗水同时放入冲洗盆中适当的位置,通过反复临床实验既增加了操作空间,又简化了洗手护士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容器中反复拿取脑棉片、骨蜡、冲洗水的程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治敏;卓宏;曾俊;李桂花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空气净化手术间的护理管理

    层流净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起点,它给患者增加了安全感,对工作人员减少了许多污染,但作为手术室管理者来说,应该高度重视,注意每个环节,加强管理.

    作者:陆佩言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经眉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配合5例

    随着显微手术的深入开展,显微手术技术显著提高及显微器械的改善,近年来手术已向微创时代迈进[1,2].锁孔入路,骨瓣面积小,为常规1/6~1/8,开关颅时间短,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切口脑组织的暴露时间,降低了感染机会.因切口小,时间短,病人恢复快,术前不需剃光头,尤其是年轻女性更易接受.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经眉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清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饮食护理

    内镜下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管狭窄,因其定位准、操作方便,术后即可缓解吞咽困难,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已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姑息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广泛,支架置入后,由于患者饮食不当出现并发症尚未引起重视,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42例食管狭窄患者放置记忆合金支架实施详细术前术后饮食指导,并发症明显减少,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顺玲;白景芝;范传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因操作引起的隐性因素对透析质量的影响及处理

    对长期透析的患者来说,影响其透析效果的因素很多: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速、血压、残余肾功能、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等,这些硬指标,显性因素多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和注意,但因其操作性强,一些细小环节软指标多被忽视,而这些因素对透析效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因操作引起的影响透析质量的隐性因素有很多,并严重影响透析质量,其发生率占透析次数的95%以上,现总结隐性因素对透析质量的影响及处理如下.

    作者:郑丽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荧光素钠静脉注射外渗冰敷封闭治疗的护理12例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病的重要诊断检测手段,我院从1988年始开展此项业务,共检查患者11 000例.在常规操作中,避免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痛苦,保证荧光造影的快速顺利进行,并对少数出现不良合并症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1988年10月~2003年10月共出现12例荧光素钠药物外渗,经及时处理,全部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秀英;方玲珠;余宝花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危重病人对ICU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ICU,即intensive care unit,是对危重病人实施集中监护的场所,存在病情危重、变化快、抢救多等特殊性.由于ICU病人大多缺乏对病情程度的认识,对疾病与死亡有恐惧感,对治疗缺乏信心等因素导致紧张综合征、ICU综合征、人格丧失等问题[1,2].目前随着监护技术的发展,此类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内外专家重视,但临床医护实施过程中对此认识存在不足,由此产生的综合征仍有发生.本文就影响ICU危重病人适应性的因素、临床表现、防治及护理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叙旻;顾伟莉;韩文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142例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PRT),是指原发于膈平面至骨盆入口处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脏器的肿瘤以及源于他处的转移瘤[1,2].其发病率约0.3%~3.0%,好发年龄40~59岁,60%~85%为恶性,但多为局部侵袭性而很少转移[3,4].1998年我科收治PRT患者142例,其中围手术期死亡3例(2.1%),现将该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利虹;肖西平;李娟;郭洪霞;周静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