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暖箱内早产儿股静脉穿刺方法的比较

柴文莲;邢建波;张晓玲

关键词:暖箱, 早产儿, 股静脉穿刺, 采取血标本, 血液标本, 相对固定, 经验介绍, 后并发症, 穿刺部位, 直刺法, 斜刺法, 临床, 患儿, 儿科, 操作, 病区
摘要:早产患儿采取血液标本,是儿科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股静脉相对固定,比较粗,穿刺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早产儿因置于暖箱,给股静脉穿刺带来不便.近2年来,我病区对100例暖箱内早产儿分别采取直刺法和斜刺法采取血标本进行比较,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哮喘儿童健康教育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近10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且趋向于婴幼儿期起病.经调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约0.5%~2.0%,个别地区高达5%,全国至少有千万以上患儿[1],儿童哮喘严重影响病儿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学习,故哮喘的防治手段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哮喘健康教育的现状、内容、方式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阳静;徐嘉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自制头部冷敷盒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头部冷敷是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各种感染、中暑等病人常用的护理措施之一,目的是降低脑组织的温度,减少脑组织细胞的耗氧量,降低脑细胞代谢.目前临床冷敷时常用冰帽或冰袋,其缺点:帽内冰块分布不均匀,冰与头接触面积小,冰敷效果差;移动病人头部困难;冰敷过程中出现的冷凝水浸湿床单、褥子,使病人皮肤潮湿,容易发生褥疮.我院自制头部冷敷盒,从2001年以来,已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保健科广泛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逄锦波;崔福秀;安丰香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APACHEⅡ评分及护理对策系统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为增强腹部创伤护理救治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使护士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抢救,我们在计算机病区网络管理操作平台上纳入APACHEⅡ评分系统[1],对进入普通外科监护室的腹部创伤病人进行记分评估,并针对记分的不同严重程度设立一套相应的护理对策系统,进行了初步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卢琦萍;张智勇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危重病人对ICU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ICU,即intensive care unit,是对危重病人实施集中监护的场所,存在病情危重、变化快、抢救多等特殊性.由于ICU病人大多缺乏对病情程度的认识,对疾病与死亡有恐惧感,对治疗缺乏信心等因素导致紧张综合征、ICU综合征、人格丧失等问题[1,2].目前随着监护技术的发展,此类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内外专家重视,但临床医护实施过程中对此认识存在不足,由此产生的综合征仍有发生.本文就影响ICU危重病人适应性的因素、临床表现、防治及护理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叙旻;顾伟莉;韩文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视网膜病变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NICU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上升,而存活的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ROP)也随之增多.国外有报道指出其发病率为11%~60%[1].ROP发病危险因素很多,现在普遍认为长时间吸高浓度氧是主要危险因素.然而,过度限制吸氧会造成一些患儿因缺氧导致的死亡以及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尽管视力得以保存.因此,临床上对于早产儿血氧浓度的监测和寻找早产儿吸氧的安全水平,对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以后的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陈晓春;余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多功能冲洗盆的制作与应用

    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操作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的脑棉片、骨蜡、冲洗水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将这些脑棉片、骨蜡、冲洗水准确、快速地传递给手术医生.为此,我们研制了这种多功能冲洗盆,将手术中手术台上所用的脑棉片、骨蜡、冲洗水同时放入冲洗盆中适当的位置,通过反复临床实验既增加了操作空间,又简化了洗手护士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容器中反复拿取脑棉片、骨蜡、冲洗水的程序,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治敏;卓宏;曾俊;李桂花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电脑骨折愈合仪对骨折病人术后疗效的观察

    国内外有关脉冲电磁场治疗骨不连接和骨迟缓愈合的报道较多[1],但电的刺激对骨折患者消肿和镇痛方面的报道却不多见.2002年10月~2003年7月,我们对使用电脑骨折愈合仪的30例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了观察,特别是对消肿、镇痛情况作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美琴;周园园;庞玉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家庭康复护理能力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国内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护理者缺乏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组织和培训淮阴师范学院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淮安市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在对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探讨和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肱骨中上段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护理9例

    肱骨中上段骨折常因骨折端成角错位损伤肱动脉造成上肢缺血.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单侧外固定架骨折固定、自体大隐静脉桥接修肱动脉治疗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海滨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空气净化手术间的护理管理

    层流净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起点,它给患者增加了安全感,对工作人员减少了许多污染,但作为手术室管理者来说,应该高度重视,注意每个环节,加强管理.

    作者:陆佩言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当前形势下中医院护理安全管理

    我院是全国示范三级甲等中医院,于2001年1月在浙江省医院同行中率先通过了IS09001:2000的国际论证,现拥有床位500张,在岗护理人员202名.2001~2003年以来住院病人大幅度增长,重危、疑难、大手术病人明显增多,护理工作繁重,但因在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很好落实了以下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近两年来业务总收入连续增长30%,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菊英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面部轮廓年轻化改型的围手术期护理37例

    以往用手术来改变衰老常见的是单纯上提拉皮肤软组织的除皱术.此种术式虽然可以消除皱纹,但前额突、眶上嵴突、颧突、颏突等过度突起的骨性隆突依然存在,并不能解决面部老化的全部问题.而面部轮廓年轻化改型手术涉及多层面和多部位,在通过骨膜下剥离技术将面部软组织掀起、提紧、复位的同时进行颅面部变形骨骼的截骨改型,可使整个面容重塑和年轻化,能获得更为美丽和年轻的容貌.1996年1月~2003年11月,我院采用该手术方法对37例求术者的面部轮廓进行了年轻化的改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姚嫣;金新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30例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肌梗死明显增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针对其临床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建华;周海英;于春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对住院结核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

    为加强结核病疫情的控制,进一步提高病人住院质量,我院护理部自2000年率领全院护理人员运用整体护理理论,对住院肺结核病人积极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认、知、行的改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服务,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进健康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对2000~2003年收治的3 850例住院超过1个月以上的同组病人,采取入院与出院问卷调查对比的方法,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病人能够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不但减少了住院天数,增强了治疗效果,而且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萍;勇丽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经眉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配合5例

    随着显微手术的深入开展,显微手术技术显著提高及显微器械的改善,近年来手术已向微创时代迈进[1,2].锁孔入路,骨瓣面积小,为常规1/6~1/8,开关颅时间短,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切口脑组织的暴露时间,降低了感染机会.因切口小,时间短,病人恢复快,术前不需剃光头,尤其是年轻女性更易接受.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经眉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清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对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介入治疗手段的干预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等诸方面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社会支持状况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重视.本研究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接受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以评价心理护理对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刘玉英;侯岩芳;周艳丽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新生儿心脏直视术后机械通气状态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清除

    1998年9月~2002年9月,我科完成新生儿直视手术15例,创新出一套适合新生儿特点的机械通气状态下呼吸道管理方法,保证了新生儿安全顺利度过机械通气关.

    作者:于智纯;郑宵;张赤铭;苏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精神异常的原因及护理

    目前,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已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确切的方法,但治疗过程的复杂性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Vieta报告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并发症发生率近30%,以谵妄多见,占13%,其次为适应障碍及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中谵妄与病人的死亡率密切相关[1].2002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成功施行了OLT 42例次,术后出现精神异常14例,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付立;赵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654-2对化疗药物血管外渗防护作用的研究

    为减轻化疗时药物刺激及外渗所致损伤,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疗效,2002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对346例肺癌化疗的病人用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654-2外敷,对化疗药物刺激及血管外渗疼痛、静脉炎及局部组织损伤的防治作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泽凤;刘爱玲;侯成云;殷玉兰;孙文娟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周期序贯激素替代疗法中不规则阴道流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围绝经妇女在使用激素补充疗法(HRT)周期序贯法时,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影响了患者对性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限制妇女享用性激素治疗的益处及继续治疗的信心.HRT改善绝经妇女相关症状,预防绝经后退化性疾病,主要归于补充雌激素,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加用孕激素可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保护子宫内膜,但不能避免阴道出血等副作用[1].为减少此现象,对在我院于2002年8月~2003年10月接受周期序贯法的围绝经妇女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9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原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

    作者:卢惠珍;龚健;余建芬;朱慧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