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降压药物疗效

杨菊贤;陈启稚;叶志荣

关键词:焦虑, 原发性高血压, 洛丁新, 黛安神
摘要:目的:通过干预焦虑情绪,增加降压药物的效果.方法: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3组,第1组与第2组经测定均为具有焦虑情绪的高血压患者,第3组为不具有焦虑的高血压对照组;三组病例均用洛丁新降压治疗8周,第1组同步加用抗焦虑药物--黛安神.结果 :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6.67%、58.33%、83.33%.结论:有焦虑的第2组降压效果明显低于不伴焦虑的第3组,而经过抗焦虑治疗的第1组降压疗效有显著提高.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婚姻状况对妇女乳腺癌ER、PR表达的影响

    为了探讨精神压力能否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比离婚妇女和现婚妇女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离婚组乳腺癌ER和PR表达率均高于现婚组.说明精神因素与ER表达之间存在着一定内在关系.

    作者:马杰;石智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1 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增长趋势.发达国家已累及学龄儿童的5~15%[1].行为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如退缩行为、过度焦虑和恐惧、不服从、脾气暴发和不良习惯等,是一些普通名称,描述不像精神病、神经症和发育迟滞等那样明确[2].美国教育界常用的定义是: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好、不适合的行为和情感、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校恐怖有关的躯体症状.英国儿童病专家Rutter把行为问题分为A行为(即违法行为)和N行为(即神经症性行为)两类,A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包括肚子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1].

    作者:闫芳;孙秀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解企业下岗职工的心理状况,采用SCL-90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5~17.3%,比较高的为抑郁、强迫、焦虑、敌意.女性分值较高,在各年龄组中以强迫、人际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明显,以20~29岁年龄组突出.提示下岗职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女性尤为突出.

    作者:李业平;何思忠;凌云熹;朱剑云;查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酒中毒病人脑CT与记忆和智力关系的研究

    为探讨慢性酒中毒病人脑CT改变与记忆和智力的关系,选取慢性酒中毒及非饮酒者进行记忆、智力测定和脑CT检查,结果提示,慢性酒中毒组记忆和智力各项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脑CT异常组记忆成绩除指向记忆外,其它各分测验、总分和MQ均低于正常组;该组智力测验属于语言智商分4项、属于操作智商分3项及语言智商和IQ均低于正常组.提示慢性酒中毒导致的脑结构的异常改变,可显著表现记忆和智力障碍.

    作者:孙九伶;泰颖洁;柳宗元;楚更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考试对小学生情绪及情绪对考试成绩的影响

    目的:探讨考试对小学生情绪的影响及情绪与考试成绩的关系.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期末考试前和后1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并比较不同考试成绩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考前1周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发生率为30.33%、抑郁为25%,二者均有者为12.33%.男女学生间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差异不显著.考前SAS、SDS评分与考试成绩呈负相关.结论:考试应激明显影响情绪,情绪变化对考试成绩有影响.

    作者:杜静丽;麻爱华;王相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医师的一致性和分歧点

    为了探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医师之间判定的一致性和分歧点,由二位高年资精神科鉴定医师复查并判定242例鉴定案例的诊断和法定能力.结果显示,医生间诊断一致性为97.1%.法定能力判定一致性为92.0~100%.分歧较大病种为人格障碍和轻性躁狂.与1983年资料相比,受害人与民事案件明显增多,经济案件取代性犯罪居首位,判定部分责任能力比例减少,医生间判定一致性有所增高,高于同期司法机关对医生诊断认同率和法定能力认同率.

    作者:苏雪倩;施雅琴;钟杏圣;焦静如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45例阿尔采末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45例阿尔采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94~1998年阿尔采末病患者,诊断标准严格按CCMD-2执行,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和其它原因所致痴呆除外.由医师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精神检查取得资料.结果:痴呆症状患者有记忆障碍,先为近记忆不良,发展为远近记忆缺陷及严重的遗忘症.精神症状包括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肌张力增高、摸索征、掌颏反射阳性等.脑电图检查有轻、中、重弥漫性异常,呈α节律减慢;脑CT检查示不同积蓄的脑萎缩.结论:阿尔采末病是发生在老年及老年前期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大脑退行性疾病,并表现有精神方面和神经系统症状及脑电图、脑CT的异常.

    作者:傅超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MMPI测验F分增高与精神症状关系分析

    为了说明MMPI测验中F分增高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作者对本院1997~1998年住院病人进行测验,结果表明,MMPI测验F分增高与精神症状有一定相关,其中思维和情感是影响F分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汪早晨;胡恒章;王卫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人脑功能的稳定性假说

    科学不仅要积累事实,而且还要安排事实.本文以既往研究结果为事实,推测人脑功能的稳定性(包括兴奋稳定性、抑制稳定性以及兴奋与抑制的内稳态),发现生物钟的调节并不影响这种稳定性.

    作者:喻东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当今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两大问题

    何为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而必须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1986年世界心理卫生协会的年会上又发出宣言,健康还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身体的健康水平与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后三者的维护和提高是心理卫生的任务.此外,心理卫生还在于对若干重要心理疾病的预防.后三者的水平表现在人格是否健全.人格为性格、气质、习惯、创造能力、志向等的集中表现.

    作者:陈学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浅析封闭式管理对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文对山东煤炭卫校在实行封闭式管理前后的各专业学生,用生活满意指数(LSI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初中护理专业封闭式管理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封闭后各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相对较低的是正当青年期的学生.

    作者:张晓斌;郝清兰;宋敏慧;鲍广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SCL-90、EPQ调查某部队神经症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部队神经症发病率、症状表现及个性特征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CMD-2诊断标准,诊断明确者做SCL-90及EPQ量表测查,与常模和对照组比较.结果:诊断神经症56人,该部队神经症患病率为12.07‰;SCL-90总分209.46±69.64,阳性项目数49.98±18.24,阳性项目均分3.14±0.84,EPQ示情绪不稳定、个性倾向内向或内向者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结论:环境和易感素质是部队神经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应注重素质培养和承受能力;治疗时应注意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偏执几方面缺陷的改善.

    作者:陈继军;武雪冰;刘清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从咨询信件看当代大学生的性关切与性焦虑

    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方法:对大学生咨询来信所提各类有关性问题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了解到大学生中关切的性问题及性困惑,依次为手淫、体象烦恼、生殖系统疾病、婚前性行为及性心理问题.

    作者:杨素琴;李福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对慢性抑郁的再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慢性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将42例慢性抑郁症与60例非慢性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结果:二者在抑郁症状、妄想出现的时间及内容、应激评分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抑郁症除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外,与妄想在抑郁疗程中出现的时间、妄想的类别及应激强度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一云;陈德沂;季建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神经症SCL-90结果分析

    为了解老年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卫生状况,应用SCL-90进行测评.同时以中青年神经症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老年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普遍低于中青年患者,与我国常模比较,明显高于常模,提示老年神经症患者精神卫生状况较中青年神经症稍好,但明显差于常人,应引起关注.

    作者:王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

    癫痫性精神障碍在临床并非少见.我们发现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为进一步探讨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本文专题进行了调查.

    作者:梁兆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洛阳地区儿童精神卫生调查

    作者根据美国DSM-Ⅲ诊断标准和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制订的儿童精神卫生调查表及儿童智力筛选表,随机抽样调查了我区22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城市中学10140名儿童( 3~6岁1760人,7~12岁7255人,13~14岁1124人).调查结果:①轻微脑功能障碍(MBD)53 人,患病率为5.22%(3~6岁1人,7~12岁47人,13~14岁4人),以学龄初期居多.②智力发育迟滞110人,患病率10.84%.③孤独症3人(0.29%).比较山区、丘陵、平原,以丘陵地区患病率高.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蒋陆平;李蕊;李银宽;李蕴;李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对抑郁症的亚范畴-阈下抑郁的探讨

    阈下抑郁-作为抑郁症的一种亚范畴,近几年来因高度的患病率、致残率引起社会广泛重视.然而,病人具有哪些特征?与重症抑郁有何区别?临床如何防治?本文就此作一综述.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在普通人群中大约20%存在抑郁症状,这些仅有抑郁症状而不能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病人,是否与重症抑郁一样存在高的患病率、自杀率,为寻求回答上述问题,抑郁的一种新的亚范畴-阈下抑郁被划分.

    作者:李一云;刘玉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精神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1998年住院超过4周的77例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排列前4位的疾病是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神经症.73例使用精神药物,单一用药51例,联用二种药物22例.按单一药物使用频度排列前5位是奋乃静、阿米替林、麦普替林、氯氮平、氟哌啶醇.联用抗胆碱能药物19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9例.结论:我院精神病老年患者精神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无明显滥用现象.建议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应选用副作用小的精神药物.

    作者:石玉中;娄百玉;王传升;张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发病与生活事件城乡差异比较

    作者使用生活事件量表,对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389例进行城乡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组生活事件发生率为57.9%、农村组为55.3%.城市的中年组、农村的更年期组生活事件更为严重.城市生活事件排列前三位的是个人方面、工作及人际关系,农村是个人方面、人际关系及家庭.提示应对城乡人群加强心理卫生宣传教育,以避免或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作者:朱惠民;洪云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