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陆平;李蕊;李银宽;李蕴;李锋
目的:进一步探讨慢性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将42例慢性抑郁症与60例非慢性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结果:二者在抑郁症状、妄想出现的时间及内容、应激评分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抑郁症除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外,与妄想在抑郁疗程中出现的时间、妄想的类别及应激强度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一云;陈德沂;季建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孤独不同于孤立.产生于个体实际的人际交往的质量与个体所期望的不一致.尽管孤独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人本主义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孤独感有相当稳定的感受性,并提出了引起孤独感的两种人格特征,即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以及缺乏基本的社会技能;通过基本社交技能的训练可以摆脱孤独感.
作者:黄洁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痴呆(Dementia)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症,从临床角度可将痴呆定义为:因脑功能障碍而致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并在记忆、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语言、视空间功能和人格中,至少三项受损.其中Alzheimer病被认为是一种神经退化性改变,约占痴呆的70%.
作者:陆林;李建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使用生活事件量表,对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389例进行城乡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组生活事件发生率为57.9%、农村组为55.3%.城市的中年组、农村的更年期组生活事件更为严重.城市生活事件排列前三位的是个人方面、工作及人际关系,农村是个人方面、人际关系及家庭.提示应对城乡人群加强心理卫生宣传教育,以避免或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作者:朱惠民;洪云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对36例高血压病人(Ⅰ期)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精神症状的分布和抑郁情绪进行调查,结果提示,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SDS也提示大部分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提示高血压病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万兴松;宋晨霞;龚桂平;陈大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对49例阳性精神分裂症和31例对照组洛夏测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提示阳性精神分裂症联想方面有生产能力,在情绪刺激的影响下,回答容易失败,而整体的统合能力减弱,局部范围的知觉增强,人物运动的回答增多,而色彩的回答减少,经验类型呈内向型,在反映现实检验能力指标的F+%、ΣF+%、R+%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形态质量不良,现实检验能力受损.
作者:姜厚璧;严善明;陈德沂;俞俊洪;祁曙光;孙建华;夏友春;田志宏;张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对大学生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高利他行为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也高,低利他行为的人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项目上与高利他行为的人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利他行为的人在敌对性因子上得分低于低利他行为的人,存在显著性差异.
作者:邵贵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将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31例恐怖症病人,随机对16例在阿普唑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系统脱敏治疗,另15例单纯用系统脱敏治疗(为对照组).发现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合并阿普唑仑可以帮助降低焦虑,提高对系统脱敏治疗的依从性,但不能提高疗效.
作者:李庆方;陈太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职高幼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青年组常模,一年级新生忧郁因子分高于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躯体化、恐怖因子分高于一年级新生,独生子女强迫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提示职高幼师专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
作者:姜杨;詹海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45例阿尔采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94~1998年阿尔采末病患者,诊断标准严格按CCMD-2执行,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和其它原因所致痴呆除外.由医师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精神检查取得资料.结果:痴呆症状患者有记忆障碍,先为近记忆不良,发展为远近记忆缺陷及严重的遗忘症.精神症状包括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肌张力增高、摸索征、掌颏反射阳性等.脑电图检查有轻、中、重弥漫性异常,呈α节律减慢;脑CT检查示不同积蓄的脑萎缩.结论:阿尔采末病是发生在老年及老年前期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大脑退行性疾病,并表现有精神方面和神经系统症状及脑电图、脑CT的异常.
作者:傅超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武警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对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照分析.
作者:蔡丽萍;刘少壮;王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大课题.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却不能阻止或改善其复发及精神衰退.许多学者采用工娱疗法[1]、作业疗法[2]、支持性心理疗法[3]取得了一定疗效.90年代初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引入我国,并逐渐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4].我们采用系统家庭治疗配合药物治疗与单纯用药对60例精神分裂症进行12个月对照研究.
作者:倪俊芝;贾燕屏;刘小娟;刘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慢性酒中毒病人脑CT改变与记忆和智力的关系,选取慢性酒中毒及非饮酒者进行记忆、智力测定和脑CT检查,结果提示,慢性酒中毒组记忆和智力各项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脑CT异常组记忆成绩除指向记忆外,其它各分测验、总分和MQ均低于正常组;该组智力测验属于语言智商分4项、属于操作智商分3项及语言智商和IQ均低于正常组.提示慢性酒中毒导致的脑结构的异常改变,可显著表现记忆和智力障碍.
作者:孙九伶;泰颖洁;柳宗元;楚更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育妇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不育组SCL-90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主要症状为抑郁、焦虑、敌对等.不育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受社会支持的影响,不育妇女中农妇心理健康状况较城市妇女差.
作者:程凤先;贾全芬;懂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人相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病人和正常人进行评定.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病人EPQ中E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分明显比对照组高;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比对照组高.SCL-90评定,显示病人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诸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与正常人在个性、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王相立;陈广华;杜加胜;麻爱华;刘西俊;孙仕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老年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卫生状况,应用SCL-90进行测评.同时以中青年神经症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老年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普遍低于中青年患者,与我国常模比较,明显高于常模,提示老年神经症患者精神卫生状况较中青年神经症稍好,但明显差于常人,应引起关注.
作者:王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研究影响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进行SCL-90测试和影响因素调查,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暴露因素的作用.结果显示,6.9%的中年知识分子有心理健康问题 ,离婚或丧偶、经常过量饮酒、缺少业余爱好、接触毒物或噪声、工作时间延长、患慢性病、睡眠不足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并存在某些交互作用.提示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健康失调.
作者:李新华;贾安华;邓冰;朱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情绪障碍.Weissman研究表明约1/4的人一生曾有过抑郁[1].刘贤臣报道医科大学生17.32%有抑郁情绪[2].郭永松报道大学生21%有焦虑情绪[3].但有关高中生考试前的焦虑抑郁报道较少,我们对新乡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师凤彩;娄百玉;王清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干预焦虑情绪,增加降压药物的效果.方法: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3组,第1组与第2组经测定均为具有焦虑情绪的高血压患者,第3组为不具有焦虑的高血压对照组;三组病例均用洛丁新降压治疗8周,第1组同步加用抗焦虑药物--黛安神.结果 :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6.67%、58.33%、83.33%.结论:有焦虑的第2组降压效果明显低于不伴焦虑的第3组,而经过抗焦虑治疗的第1组降压疗效有显著提高.
作者:杨菊贤;陈启稚;叶志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7.14%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SAS单项均分较高的项目有焦虑心境、害怕、惊恐、不幸预感、多汗、睡眠障碍.学习压力大和人际关系紧张,是焦虑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铭锡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