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本先;方双虎
目的调查现役飞行员群体中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MM PI)的因子结构,用于飞行员的心理素质测查.方法测查MMPI的飞行员T分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P、N、I、M、A、F6个公因子进行方差极大旋转,得出因子负荷矩阵和因子结构状况.结果现役飞行员群体中MMPI的6个因子提取分析,同样出现了P、N、M、I、A、F因子,与国内外资料基本吻合 ,不同之处是N和F因子以负荷的形式出现在相应的量表上,仍有部分飞行员的因子分值超过正常标准.结论本文首次提取现役飞行员的MMPI因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评估更安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景太;董效信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许多患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对身心造成极大损害.为了解癫痫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于1997年开始,对90例进行生活质量量表测试,并与健康儿童作比较.
作者:孙慧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森田心理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在1920年正式创始.日本一直在使用,并已受到世界上的高度评价,主要用于神经症的治疗.
作者:康成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所属十一所小学的308名青年教师作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并按年限分为3年以下、4~7和 8~15年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7.9%的青年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4~7年组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例高、8~15年组次之、3年以下组低;青年教师SCL-90的阳性项目数及躯体、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正常成人; 教龄4~7年组教师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方面明显高于教龄3年以下组;4~7年组教师在恐怖、偏执因子上高于8~15年组.
作者:许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谈谈我用森田疗法克服自己神经症的体验.1从西伯利亚留居开始我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迎来了二战的结束,从1945年到1949年4月的时间,我是在原苏联的西伯利亚度过的.在这期间粮食极为紧缺,严重时连续一个月光吃大豆.这时我出现慢性腹泻症状,大便中混杂着透明的粘液和血.
作者:冈本常男;康成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运用SCL-90,对焦作市师范学校、沁阳师范学校542名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强迫、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偏执等分值高于全国常模.男生人际关系紧张、偏执、精神病性比女生明显,各类心理问题以人际关系敏感较为突出.
作者:尚国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人到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甚至表现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通过29 6名中专新生适应能力的调查,我们在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明显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
作者:季兰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运用UPI对99级女生413人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女生8.7 %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23.7%可能有轻微的心理问题,只有67.6%无明显的心理问题;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女生, 无论在心理健康水平还是入学动机上无明显差异.
作者:孙永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务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更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一特殊疾病群体,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人格测定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探讨病人的病理心理改变及治疗后人格特点,以指导临床康复工作.
作者:姜肇琴;王玉光;王红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通过对13例正常人自杀案例的调查分析,特别是对其中3例进行危机干预治疗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出三点结论:①正常人自杀,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的对于自杀者本人有着较特殊意义和强烈精神刺激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产生的;②自杀者在自杀前一般都有几天至数月不等的心理危机期或反应期,这也是进行危机干预的佳时期;③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是减少自杀的关键.建议在社区内建立起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于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是极为有益的.
作者:杨镇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用卡特尔16PF问卷,对109名普通中师生和136名幼师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女中师生的乐群性、幻想性和实验性显著高于男中师生.幼师生的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和敢为性非常显著高于女中师生;敏感性显著高于女中师生,在世故性上低于女中师生.在次级人格因素上幼师生比女中师生外向、感情用事;在预测人格因素中,幼师生专业而有成就的人格因素显著高于女中师生.
作者:陆运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综述青少年强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研究文献,发现强迫症状与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归因风格、负性情绪、负性生活事件及家庭因素有一定关系,并就目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李占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几年来毒品在我国蔓延,1995年国务院颁布<强制戒毒办法>,各地相继成立了强制戒毒医疗机构.在强制戒毒中,有些戒毒者为逃避打击往往伪装疾病,本文对45例诈病现象作简要分析.
作者:肖卫东;唐全兴;张红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Emotio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mental heal th,and it is a lso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latter.According to a survey c onducted by the author on over 2000 college students,including graduate students ,from 28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the emotional conditions of mos t college students are normal,while that of some students,mostly senior students, is worrying.In addition,the sutvey reveals that studies,social reltions and econ omic problems are th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tudent's emotions.
作者:王晓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我院目前电话心理咨询状况,本文将今年上半年心理咨询电话记录作分类统计,有62.2%的人涉及心理疾病问题,依次是婚姻和性问题.这对以后心理咨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积极意义.
作者:夏海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证实连续执行任务(CPT)软件的监测能反映儿童的注意力,为诊断多动症提供一个客观指标.方法 CPT软件计算儿童按键的平均反应时间、漏按次数、后27次与前27次平均反应时间之比.结果正常儿童除小年龄组男孩外,其他各组平均反应时均值<1000毫秒,同年龄组女孩平均反应时、漏按次数小于男孩;同性别大年龄组平均反应时、漏按次数小于小年龄组,平均反应时差异显著.后/前反应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除大年龄组女孩外,P均>1.ADD 儿童各组平均反应时均值>1000毫秒,平均反应时、漏按数均大于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组,且大年龄组男孩ADD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正常儿童,小年龄组ADD后反应时明显长于前反应时.结论 CPT检测基本能反映出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平均反应时有意义,漏按次数及后/前反应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诊断ADD的参考指标.
作者:邵俊彦;沈雪莲;郭爱玲;彭国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心理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SCL-90问卷对海洛因依赖者的320名一级亲属进行测查,与国内常模比较,且将吸毒5年以下和5年以上的海洛因依赖者的一级亲属进行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性的因子分,极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吸毒5年以上的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分,极显著高于吸毒5年以下的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常出现的症状是头痛和感到苦闷.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身心健康较差,且吸毒史在5年以上的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显著,这与他们家中的吸毒者吸毒成瘾有关.吸毒者吸毒一旦成瘾,往往难以戒断,并出现体质差、人格变化、心理变态,置家庭与法律于不顾,给家中一级亲属的身心带来重大创伤.
作者:戴俊平;赵振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自尊水平状况,分析有关自身和家庭因素.方法用瑞文渐进型测定智商,EPQ测定个性特征,SES测定自尊水平.结果自尊水平有随年级增长而提高的倾向,男生高于女生.自尊与智商、学习成绩、父母的学历、职业有显著正相关,与学生个性特征无关.结论影响自尊水平的自身和家庭因素,主要是学生的智商和其母的文化、职业.
作者:李亚明;瞿正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7例老年初发情感障碍(研究组)与50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及心理学检测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起病较缓慢,多有躯体、心理因素,临床以抑郁相为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用药有效剂量低于对照组,两组HAMD、BRMS计分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情感障碍无论从临床特征还是治疗学方面,均有其自身特点.
作者:胡锡澄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运用精神健康测验(PHI)问卷,对浙江中医学院10个专业的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男女生比较,在抑郁、焦虑、病理性人格特点、疑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之间也有明显差异.从调查的总体结果分析,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中药本科生表现出心理问题较多.通过本研究,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提高了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学生在心身两个方面都获得健康发展.
作者:巴莺乔;张同延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