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丹;刘学英;高昕
目的:探讨脑CT扫描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的检查和评价.方法:分析1032例精神障碍患者脑CT表现.结果:62例有异常脑CT表现,阳性率为6.0%,涉及9类12种疾病.脑血管疾病、先天性畸形(透明隔囊肿)、脑肿瘤与囊肿、Alzheimer病性脑萎缩、脑白质病分别列前四位.精神障碍病程≤2年与>2年患病人数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脑CT检查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病因诊断至关重要,对初发精神障碍患者脑CT扫描应作为排除脑器质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祖平;谭长连;高至胜;张伟;刘旋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7.5MHz高频探头检测25例稳定型心绞痛、23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和22例健康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冠心病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舒张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组(P<0.00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三组间肱动脉内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且与病情有关.应用高频超声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对其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丽苹;初楠;张文华;薛炜;姜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病例男,52岁.右胸部外伤后疼痛3年余.胸部X线拍片示右第7肋骨有肿块影,随即作CT检查.CT示右侧第7肋骨有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影,CT值20~60Hu(图1).手术所见:右第7肋骨已破坏,被软组织肿块代替,长约12cm,宽约3cm,肿瘤组织呈鱼肉样.病理诊断:胸膜间皮肉瘤(图2).
作者:许有生;沈纪林;张伟强;吴金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病例男,70岁,一年半前右上腹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肝脏彩超发现占位性病变,诊断为原发性肝癌,CT表现为肝右叶后段及肝左叶各有一椭圆形低密度灶,大小分别约7cm×6cm×6cm和15cm×9cm×9cm,CT值27~55Hu(图1).先后行肝动脉灌注治疗3次.5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右上腹不适,CT发现肿块内囊性变,边界较清,大小约为5cm×4cm×10cm,CT值为20Hu左右,肝左叶有一约13cm×6cm的低密度灶,密度不均匀(图2).
作者:李金;汪海源;陈韵清;孙蕾;段班燕;秦绪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病例女,14岁,因下腹胀痛1个月,以夜间明显,持续5~6个小时后稍减轻,伴腰背部酸胀不适,无向他处放射.近2天来腹痛加剧难忍,前来就诊,无月经来潮史.查体:内外科无阳性体征,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血压、脉搏、体温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无阴道开口,肛诊触及宫体增大,质中、压痛,双侧附件触及不满意.临床诊断:不完全阴道闭锁并大量经血潴留.
作者:杨君梅;黄建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放射导向手术在肺肿瘤手术上的应用.方法:对22例肺肿瘤患者术前静脉注射740MBq99mTcMIBI作为示踪剂,术中持手握式γ探测器测量肿瘤、淋巴结及正常肺组织的在体和离体计数,根据计数的差异判定肿瘤的良恶性、淋巴结有无转移,并与病理结果比较,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所有肿瘤均能准确定位,其中有2例腺癌患者探测出肺内直径小于1cm的隐匿性转移灶.对肺良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9%,50.0%,81.8%;探测淋巴结是否有癌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2.4%,96.4%,84.4%.结论:放射导向手术对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较低;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灵敏度较低而特异度很高.放射导向手术在肺外科的应用尚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作者:韩立波;李进东;胡永校;卢敏;李亚明;韩春启;范洋;殷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平片,血管造影,CT和MRI)在诊断软组织血管瘤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进行了X线、CT检查,25例做了血管造影检查,35例做了MRA检查.结果:除组织深部的血管瘤均表现软组织肿胀,密度不均.X线平片出现静脉石,对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本组病例中静脉石的出现率只占40%;血管造影可显示供养血管的来源及血管团,并与动-静脉畸形鉴别;且能明确病变的大小和范围.CT和MRI对肿瘤的性质帮助很大,并能精确地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及邻近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依据.但是,CT由于是轴位扫描,所以肿瘤范围难以确定.结论: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CT扫描肿瘤边界难以确定,增强扫描有风险.MRI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故本病应首选X线相辅助的检查方法,MRI检查必不可少,准备手术的患者可选择血管造影.
作者:邓奇平;屈辉;董艳秋;彭小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下肢深静脉间接血管成像合理的延迟时间.材料与方法:51例无心脏及下肢血管病变者,以3ml/s注射速率从周围静脉注入100ml Omnipaque300,在行增强扫描或血管成像后于大转子水平行同层动态扫描,每隔30秒扫描1次,连续扫描10次.测量每一层面股动脉和股静脉的强化CT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股静脉的强化峰值为54~83Hu,平均67.7Hu;92%(46/51)股静脉的强化峰值大于60Hu.股静脉强化达峰值时间差异较大,为126~263秒,平均178.6秒.在180秒时间段股静脉平均强化CT值为63.1Hu,88%(45/51)股静脉的强化CT值超过其峰值的90%;在150秒及210秒时间段股静脉平均强化CT值分别为58.3Hu和59.4Hu,92%(47/51)和96%(49/51)股静脉的强化CT值超过其峰值的80%.结论:①150~210秒以峰值180秒为中心1分钟的时间段为ISCTV检查的适当扫描时间;②在扫描范围较长,1分钟的扫描时间无法完成ISCTV扫描时,扫描时间以向后延伸为宜.
作者:周良平;郭青;徐香玖;黄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造影增强后的彩色血流特点.方法:46例转移性肝癌(共106个瘤结节)行经静脉声学造影检查,对比观察造影前、后瘤结节内及瘤周彩色血流变化.结果:造影增强后,瘤体彩色血流信号增多,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显著提高,瘤体血流由42.5%提高到83.9%,瘤周血流由54.7%提高到90.6%.增强效果:0级,17个;Ⅰ级,76个;Ⅱ级,13个.瘤体彩色血流信号呈点状、条状、小片状及蛛网状等多种形态.12个瘤体(11.3%)血供较周围肝组织丰富,另94个瘤体(88.7%)血供不如周围肝组织丰富.动态观察,瘤体晚于周围肝组织1~2s显影,但早15~35s消退.结论:经静脉声学造影能提高转移性肝癌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获得更为丰富血流信息,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吴凤林;李颖嘉;刘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内出血为外科创伤急症之一,超声能及时、快捷地做出诊断.我院共收冶6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内出血的病例,其中61例经手术证实,6例保守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娟;张潭;何彩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R成像对脑动脉瘤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明确诊断的动脉瘤破裂MR检查资料.结果:常规MR对显示瘤体有限(15%),但结合出血分布特点及血管情况可提示诊断;MRA对显示破裂动脉瘤有较高特征性(90%).特征性表现为:①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有棘状突起.②信号不均,流空减弱.③血管痉挛.结论:MR对诊断动脉瘤破裂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动脉瘤破裂诊断筛选,且与DSA互补.
作者:李文进;杨贵昌;姜西静;薛波;胡静;邵明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应用小波变换与LOG边缘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腹部MRI中肝脏图像进行图像压缩与边缘提取,然后根进行图像分割与分类特征值的提取,并结合医师确定的图像区域进行图像分割效果的评价.后利用判别分析法根据分类特征值进行是否患有肝硬化的图像识别.应用方法对日本国歧阜大学附属医院随机抽取的30枚腹部MRI图像进行处理,以10%的误判率结果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姜慧研;藤田広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CO中毒性脑病不同时期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了10例重症CO中毒患者不同时期的MRI表现.结果: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广泛脑水肿;1个月左右复查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软化和皮质下白质脱髓鞘,增强扫描可见颞、顶、枕叶广泛强化信号灶;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脑萎缩.结论:MRI动态观察对确定治疗方案、高压氧疗程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普清;罗韵文;李光;黄本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原发性胆囊癌常与胆石症、胆囊炎并存而使诊断困难.近年来,由于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术前诊断,本文总结39例胆囊癌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显像特点、超声分型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孔学军;刘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系统和声学密度技术(AD)评价和测定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深静脉血栓的特点和IBS值(integrated backscatter,IBS),为临床提供客观、定量的诊断指标.方法:根据病程和彩色超声多普勒表现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38条)、亚急性(32条)和慢性期(33条)病例进行IBS值测定并与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急性期血栓IBS值20.33+5.65dB,亚急性期血栓IBS值23.97±8.65dB,慢性期血栓IBS值36.71+9.78dB;急性期血栓与慢性期血栓的IBS值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亚急性期血栓IBS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急性期血栓与慢性期血栓的IBS值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AD技术能无创性定量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组织特征.
作者:唐力;富维强;王晓光;任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肋骨骨折X线平片首诊检出率.方法:对我院近年来428例肋骨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8例肋骨骨折中,首诊X线平片未发现肋骨骨折22例,占5.14%;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误诊或漏诊发现部分肋骨骨折29例,占6.77%;两者共51例,占11.91%.首次X线平片检查未发现、误诊或漏诊肋骨骨折的病例,大部分为定位、选择检查部位不当;少部分则因为病情重、投照体位及其它X线征象掩盖所致.结论:根据患者的症状,确定检查的部位,摆放适当的体位,选择合适的投照条件,可以将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减少到低限度.
作者:王志纯;张德昌;马贵;李世红;李士建;艾书跃;舒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对8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超)检查显示高血压性左室肥厚(LVH)进行分类,并且与其左室心功能异常的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二者的关系.
作者:孙志丹;刘学英;高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lopathy,WE)是少见的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脑、乳头体和下丘脑周围,它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多发生于患慢性疾病、嗜酒爱好者及妊娠剧吐患者中,现将我院诊断及治疗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疆;苏平;臧建华;刘建军;傅明花;杨建民;高媛;王晓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主要使用的材料是骨水泥(bone cements),骨水泥的主要成分为粉状丙烯酸类聚合物及其液性单体(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该材料早主要应用于制造整形外科中起稳定和修复作用的植入物或假体,1984年法国的Deramond首先发明了PVP技术,当时主要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后来逐渐发展到对椎体骨髓瘤、转移瘤及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骨折的冶疗,该方法主要目的是增强受损椎体的稳固性和强度,减轻病人的疼痛.1994年,PVP开始在美国应,在国内,此技术的开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就该技术的材料、方法、适应症及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作者:黄国鑫;窦永充;马乐群;镇万新;徐坚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