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牛国忠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指患者有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未受明显影响,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的中间状态。MCI患者是痴呆的高危人群,发展成痴呆的危险性是正常老人的10倍[1]。一旦发展为痴呆,医疗费用就会明显增加,且发展至中晚期已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针对痴呆前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是MCI患者,及早识别,对探索有效干预途径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舟山海岛城区老年人MCI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以进一步做好痴呆早期防治工作,我们于2009年对舟山定海城区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追琴;庄妙红;林永清;丁春红;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与孤啡肽(OFQ)及单胺类递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PSD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躯体健康、无抑郁的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血OFQ及单胺递质含量。结果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OFQ、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5-羟色胺(5- H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OFQ与卒中危险因素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5- HT含量呈负相关(r=-0.613,P<0.05),与NE含量、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12、0.871、0.443,均P<0.05)。结论 OFQ与5- HT、NE含量相关,NIHSS评分越高,OFQ含量越高。OFQ有可能通过影响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从而导致PSD症状的发生、发展。
作者:谈鹰;王庄;王亚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特发性面瘫,即贝尔麻痹,是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中常见的类型。一般认为,特发性面瘫是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段水肿和受压缺血的恶性循环所致[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通常急性、单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临床上常用肌电图(electromyogra原phy,EMG)检查作为判断周围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早期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帮助判断病情预后[2]。本文通过分析特发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运动潜伏期(la原tency period,Lat)和M波波幅(amplitude,Amp),并与自身健侧对比,旨在探讨其电生理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俊;牛国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大鼠肝纤维化星状细胞(HSC)的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原位灌注、Optiprep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HSC。通过台盼蓝拒染试验评估细胞存活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免疫组化鉴定,光镜观察形态学变化。将40只SD大鼠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加入10-7mol/L AngⅡ)、Leptin组(加入100ng/ml Leptin)、Leptin+AngⅡ组(加入100ng/ml Leptin+10-7mol/L AngⅡ)。分别采用3H- TdR和3H- Pro掺入法进行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各处理组p- ERK1/ERK1、p- ERK2/ERK2、Ang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HSC存活率>90%,传代1次后HSC纯度>95%。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Leptin组、Leptin+AngⅡ组的HSC增殖和胶原合成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AngⅡ组、Leptin组相比,Leptin+AngⅡ组HSC增殖和胶原合成明显增加(均P<0.05)。Western blot显示,AngⅡ组、Leptin组、Leptin+AngⅡ组的p- ERK1/ERK1、p- ERK2/ERK2、AngⅡ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与AngⅡ组、Lep-tin组相比,Leptin+AngⅡ组p- ERK1/ERK1、p- ERK2/ERK2、AngⅡ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瘦素可通过上调AngⅡ水平,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刺激HSC增殖和胶原合成,导致肝纤维化。
作者:周光耀;金玲湘;林巍;潘陈为;诸葛璐;方佩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探讨其与1型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肝硬化伴腹水患者150例,其中单纯腹水(非SBP组)47例,住院期间无HRS发生;肝硬化并发SBP103例,其中1周内并发1型HRS患者28例(HRS组),另75例住院期间肾功能均正常(SBP组)。150例患者均于入院当天(即第1天)和人院后第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测PCT、C- CRP,同时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肝硬化SBP组及HRS组入院第1、3、5、7天的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RS组入院第1、3、5、7天PC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S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BP组经过治疗1周内病情有不同程度改善,PCT水平也逐渐下降,HRS组治疗效果差,1周内PCT水平逐渐升高。肝硬化伴SBP患者入院第1天检测的PCT、CRP及常规肾功能指标预测1型HRS的ROC曲线AUC依次为PCT 0.904、CRP 0.742、血尿素氮(BUN)0.724、血清肌酐(Scr)0.659,即PCT>CRP>BUN>Scr。假定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同等重要,以两者之和大值时对应的浓度为截断点,P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高。结论持续监测PCT可评估肝硬化伴SBP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可预警HRS发生,从而可以提早实施干预措施。
作者:洪小飞;应光荣;童秀萍;吴深宝;朱旭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和(或)免疫组化证实的胸部SFT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SFT发生在胸膜者18例,其中1例位于叶间裂内;发生在纵隔者1例;发生在肺内者1例。CT平扫14例密度均匀,6例密度欠均匀,内可见低密度区,3例瘤内见斑点状钙化。行增强扫描的15例患者中11例肿块呈轻中度强化,3例肿块呈明显强化,其中4例肿块内出现强化血管影,3例呈特征性的“地图样”强化。18例胸膜SFT中4例可见“尾征”,1例带蒂。结论胸部SF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和鉴别诊断,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魏培英;胡浩;郑永飞;孔建国;张华;吴恩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基于Ku80在辐射诱导的DNA修复中的作用,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Ku80的表达水平,并以人肺癌A549细胞接种裸鼠模型评估放疗对Ku80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Ku80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接种到裸鼠上再以不同剂量的射线照射,并分别在24、48h后处死,用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Ku80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表达的Ku80蛋白、mRNA水平高于正常肺组织(均P<0.01)。在肺癌亚组中,肺腺癌和鳞癌比小细胞肺癌表达更高的Ku80蛋白、mRNA水平(均P<0.01)。接种在裸鼠的人肺癌A549细胞经过不同剂量射线照射后Ku80 mRNA的表达增加,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Ku80在放疗引起的DNA破坏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肺鳞癌和腺癌的Ku80表达高于小细胞肺癌,这可能是肺鳞癌和腺癌放射敏感性逊于小细胞肺癌的原因之一。Ku80表达水平可能在预测肺癌的放射敏感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成为肺癌放射增敏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叶健;王利民;王娇莉;金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蝎毒抗癌多肽(APBMV)在体外诱导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PBMV作用后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光镜观察APBMV作用后HL-60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APBMV对相关凋亡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法显示APBMV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其对HL-60细胞增殖的IC50为15.64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APBMV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且呈浓度-效应关系。APBMV(16μg/ml)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为(36.1±2.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提示APBMV (4、8、12和16μg/ml)组的Bcl-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8.60%、54.60%、25.50%和4.20%;p5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63.00%、271.00%、355.00%和447.00%。结论 APBMV可有效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HL-60细胞内p53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庄海峰;郑智茵;庄晓芬;周郁鸿;沈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抑制α-微管蛋白特异性1c链(TUBA1C)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株CAOV3、SKOV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初步阐明TUBA1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抑制TUBA1C基因的过表达质粒转染CAOV3、SKOV3细胞,CAOV3分为3组:CAOV3实验组、CAOV3空载体转染组和CAOV3空白对照组;SKOV3分为3组:SKOV3实验组、SKOV3空载体转染组和SKOV3空白对照组。采用RT- PCR法检测TUBA1C表达;CCK-8法及Transwel 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评价TUBA1C基因抑制后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结果靶向TUBA1C基因的siRNA明显、特异性地抑制TUBA1C mRNA的表达水平;培养72h CAOV3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结果提示SKOV3实验组穿膜细胞数量为(0.95±0.12)个/视野,较空载体转染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OV3实验组穿膜细胞数量为(1.13±0.14)个/视野,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TUBA1C基因过表达可抑制CAOV3、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江若安;叶枫;王新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正在迅猛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1]。基层医院和基层医师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主力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基层卫生院及街道卫生站的医师对糖尿病的诊治仍停留在随意化状态。本研究通过在本市推广“2型糖尿病规范化诊治”适宜技术,比较推广前后基层医师的糖尿病知识、糖尿病诊治水平以及患者达标率,从而对该技术推广效果作出评价。
作者:徐芬娟;沈斌林;沈国良;周新安;范蔚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3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下海宁市农村居民MS的患病率,比较各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宁市4个镇18岁及以上居民147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诊断标准(CDS)、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IDF)和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修订版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专家组诊断标准(ATPⅢ)分别计算MS的患病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及一致性检验。结果按照CDS、IDF和ATPⅢ标准,海宁市农村居民MS的患病率分别为8.41%、17.97%和23.59%;IDF和ATPⅢ、IDF和CDS、ATPⅢ和CDS标准间两两一致性分别为93.47%、86.24%和83.32%,Kappa值分别为0.83、0.41和0.41。结论在实际运用中,3种诊断标准可以结合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
作者:王洁;盛敏阳;方芳芳;吴方;叶真;俞敏;张新卫;胡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白血病化疗后因骨髓抑制,极易继发各种感染,严重时可因败血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抗感染治疗对于帮助白血病患者顺利度过化疗后低细胞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已经基本恢复的情况下出现无感染证据的反复发热,应及时调整检查及治疗计划,以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影响后续的诊断和治疗[1-3]。近来笔者收治1例急性白血病(AML-M2a)患者化疗后反复高热,经多种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终诊断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患者男,79岁。因“发热、咳嗽伴乏力、鼻衄3月”就诊,血常规检查:WBC 3.5×109/L, RBC 2.26×1012/L,HB 63.4g/L,PLT 1.49×109/L,于2012-04-08诊断“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骨髓常规:原始粒细胞Ⅰ+Ⅱ比例58.00%,形态学考虑AML-M2a。免疫分型提示原始髓系细胞占非红系76.69%。染色体核型正常,骨髓活检符合白血病表现。诊断明确后分别于2012-04-18、2012-05-22接受GHAA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μg 皮下注射d1~5,高三尖杉酯碱2mg静脉滴注d1~5,阿克拉霉素10mg静脉滴注d1~5,阿糖胞苷30mg皮下注射d1~5)化疗2个疗程后复查骨髓常规,提示有核细胞中等,原始粒细胞2.50%。血常规:WBC 3.3×109/L, HB 133.2g/L,PLT 161×109/L。
作者:王中栋;肖峰;钱文斌;陈军刚;谢炜丽;李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跌倒、坠落等意外事件所导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除手术和药物外,其他治疗手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联合应用舱外高流量氧疗及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韩丹;房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等级,(6)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7)明确性别,(8)有无质量合格证,(9)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温度要求),(10)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1)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2)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3)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淋巴结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情况,寻找发现OSCC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的有效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8例OSCC患者的119枚淋巴结标本中CK19 mRNA表达水平,并与HE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及免疫组化同时检测到CK19阳性淋巴结24枚,荧光定量RT- PCR检测到CK19阳性者48枚,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CK19阴性而定量RT- PCR阳性的微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Ⅱ区。淋巴结总体微转移率为20.17%。荧光定量 RT- PCR检测的CK19阳性淋巴结与 HE染色及免疫组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2.04,P<0.01)。结论对于OSCC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的检测,荧光定量RT- PCR对CK19 mRNA的检测较HE染色和免疫组化敏感,分子病理检测方法的应用可以有助于肿瘤的分期判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抉择。
作者:徐加杰;葛明华;谭卓;方铣华;朱欣;郑传铭;王可敬;陈超;赏金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胫骨干骨折通常是由于高能量损伤所致,不仅骨折粉碎程度高,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复位固定非常困难,感染率也较高,使得目前骨折不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居高不下[1]。随着对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BO)理念的认识,临床上出现了“生物学固定”的概念。外固定支架作为一种桥梁结构,不仅维系了骨干的力线,而且可随时撑开或加压[2];弹性髓内钉(TENs)作为目前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常用固定器械,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及生物相容性,能够抵抗骨折处的压力、张力、剪切力及扭转力,保持成角、轴向、侧方及旋转的稳定性,维持复位状态[3]。结合两种固定方式的优势,本文将外固定支架和TENs结合用于治疗复杂胫骨骨折,本院从2011-08-2013-01采用此系统治疗胫骨骨折2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杨训;陈伟凯;崔伟;周贤挺;贺行文;柳维;杨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患者病变的特点、手术材料和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并发症往往不可避免。冠状动脉夹层、急性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穿孔、严重的心律失常、低血压作为PCI术中严重的并发症已被广泛重视,虽然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如何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准确果断的处理,一直是介入医师及导管室护士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PCI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目的在于提高导管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大程度地配合手术医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钱素娟;雷雪贞;王亦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生长抑素是一种含14个氨基酸的多肽类激素。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抑制胰液、胃酸等分泌,具有抗肿瘤活性,而且毒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重症非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肿瘤等[1]。胰腺损伤在腹部外伤中的发生率较低,以前报道仅占2%~4%,近年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2]。胰腺损伤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诊断明确,胰腺损伤较轻并且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其他脏器合并伤患者。可在做好手术准备的情况下采取非手术治疗,给于抗感染、抑酶、抑酸及营养支持治疗,可能达到治愈目的。但大多数胰腺损伤患者须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案应根据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及合并伤情况决定。对于中重度胰腺损伤患者,术后应常规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补液、保持胰腺周围引流通畅等对症治疗,目前普遍认为同时应常规使用生长抑素等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但对于轻度(I~II级)胰腺损伤患者是否常规应用生长抑素尚有不同看法,对此笔者收集本院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的轻度胰腺损伤病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步卓;冯跃;徐小平;夏利峰;张永涛;吴海俊;邓海山;李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B超监测结石漂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URSL治疗时采用床边B超实时监测术中结石漂移情况。结果原位碎石成功32例(80.0%),结石一次清除23例(57.5%),碎石失败8例(20.0%)。进镜时B超发现结石整枚漂移9例(9/40),其中1例移入肾内;碎石时B超早于输尿管镜发现结石整枚漂移12例(12/36),其中2例移入肾内;结石粉碎后B超发现有结石碎片逆向漂移16例(16/32),其中5例共7枚碎片漂移入肾内,其余漂移碎片后均被输尿管镜证实并在B超引导下成功清除。结论 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B超监测能早于输尿管镜发现结石漂移,有助于减少结石漂移入肾内的风险。
作者:曹刚;郑如华;金永有;陈尧康;虞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