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华;张毅;凌小冬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病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 37例经病理证实的单纯桥本氏病及合并症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比分析.结果:37例中,单纯桥本氏病 23例,占 62.16%,诊断符合率为 73.91%(17/23).桥本氏病合并症 14例,占 37.84%,部分诊断符合率(仅诊断了合并症)为 57.14%(8/14).23例单纯桥本氏病的声像图表现为三型:腺体回声减低型 10例(43.48%)、多发结节型 9例(39.13%)、单发结节型 4例(17.39%);彩色多普勒显示 12例(52.17%)甲状腺组织彩流丰富,呈网状分布,部分似 Graves病的“火海征”,单、多发结节型有 10例(76 92%)的结节内部可显示彩流信号.14例桥本氏病合并症,其超声表现各不相同,往往合并症病变掩盖了桥本氏病图像,而多结节时,超声无法鉴别某个结节是否有癌变倾向等.单纯桥本氏病及桥本氏病合并症结节内 Vs和 RI比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病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桥本氏病合并症的诊断还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作者:唐丽娜;任永富;阎若元;尚志红;沈友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三维梯度回波序列 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及分支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在中场强磁共振机上应用 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FFE)对 46例患者进行三维动态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3D DCE MRDSA)造影剂为 0 2mmol/kg.根据试验注射靶血管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确定靶血管内信号曲线峰值前端时间为 3D DCE MRDSA扫描开始时间.注药前进行第一个动态扫描作为减影蒙片,注药后进行二次动态扫描.原始图像先进行减影处理,再进行大信号投影(MIP)重建.结果:46例(包括 21例正常)均满意显示了感兴趣区的血管.经减影后第一次扫描图像动脉显示良好,静脉影浅淡.第二次扫描图像主动脉显影较前变淡.结论:3D DCE MRDSA是显示主动脉及分支病变的理想方法.部分图像可与常规 DSA相媲美.
作者:李国英;张慧;邓勇;陈静;孙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引起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 27例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引起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并经 X线静脉造影证实.结果:该组病例诊断符合率 100%.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特征性改变,受压段血管前后径变扁,左右径增宽,远端前后径逐渐增宽,血栓可局限于髂静脉,也可蔓延至股静脉、静脉及下腔静脉.急性血栓形成者,血栓为实质性低回声,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径增宽.慢性血栓形成者,血栓为实质性强回声,并形成大量的侧支循环.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无创伤、无禁忌证及可重复性的优点.
作者:陆恩祥;赵伟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子宫后方囊性包块,与子宫粘连,内见光带分隔.图 2 右附件区囊性包块,内见强回声团,后方伴弱声影.
作者:陈红;杨舒萍;陆志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 CT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对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40例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行平扫与增强后单层动态扫描,绘制出病变与健侧对应点的时间-密度曲线.分别测量曲线的强化幅度(A)、斜率(K),计算出病变与对应点强化幅度之比(RA),分析曲线的形态并将其分为两个类型.结果:良、恶性病变 A、RA、曲线类型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 K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20Hu的良性病变与 A>20Hu恶性病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66.6%,72.7%,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4).RA≤2.5良性病变与 RA>2.5的恶性病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75%,71.44%,二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3).良性病变的曲线以Ⅱ型为主,占 66.7%(12/18);恶性病变以Ⅰ型为主,占 86.4%(19/22),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具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所得的时间-密度曲线对鉴别良、恶性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A、RA、曲线类型为有鉴别价值的指标.
作者:余文昌;王仁法;周燕发;覃文;徐曼云;黄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病例女,53岁,中上腹持续性隐痛 2个月,进食后加重.1个月前在外院查 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粗糙.上消化道钡透示: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即按胆囊炎抗炎治疗.治疗 5天后,症状加重.我院门诊超声示:胆囊不大,壁稍厚,胆总管轻度扩张至胰头以下水平,内径 0.8cm.胰管全程扩张,内径 0.37cm,遂考虑壶腹周围占位病变.继采用饮水、加压、旋转扫查方法,探及十二指肠局部壁增厚改变,并有溃疡凹陷.首次上消化道内窥镜检因故未进入十二指肠,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口服“丽珠得乐”12天,无效,出现柏油样大便.
作者:张靖;冯保华;陈丽蕴;高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在颌面部外伤病人中较为常见,在下颌骨骨折中仅次于下颌体和下颌角骨折,且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 [1],普通 X线检查较难明确诊断其骨折类型.本文收集了 8例下颌骨外伤后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 CT扫描,分析其 CT表现
作者:顾卫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异物诱发膀胱结石偶见.我们遇到 1例以金属铁钉为核心形成巨大膀胱结石,报告如下.病例女,20岁,以泌尿系感染收住院.近 2年因反复尿频、尿痛曾两次住院治疗,均未彻底治愈.患者既往有精神病发作史.查体: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一隆起性包块,质地硬,活动性差.
作者:王华明;朱明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常规 CT、HRCT和支气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价值,优化支气管扩张症的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2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摄平片后作支气管造影,造影前或后半个月内作了常规 CT和 HRCT,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面.常规 CT层厚和间隔均为 10mm;HRCT层厚为 1mm,间隔为 10mm.结果:25例共检出 86个病变肺段,所有病例在 HRCT和支气管造影中均发现有一叶或一叶以上病变,检出病变的肺段数分别为 80个和 83个,二者病变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常规 CT有 18例发现病变,检出病变肺段数为 55个,其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 HRCT和支气管造影(P<0.05).结论:常规 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有一定的限度,HRCT和支气管造影对病变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但都有假阴性,因 HRCT系无创性检查,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言伟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病例孕妇,27岁,孕 1产 0,孕 38W,自觉胎动次数明显减少,遂行超声检查.超声图像:胎儿双顶径 8.6cm,脊柱连续,可见缓慢的胎心搏动,约 98次 /分,羊水深 8.1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回声均匀一致,于胎儿骶尾部可见 8.9cm× 8.4cm中等回声光团
作者:冯国青;柴智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 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 CT影像表现.结果: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其 CT征象为:偏心囊性膨胀性破坏,骨壳完整或残缺,可有不规则硬化缘,破坏区内软组织密度不均匀,部分病例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瘤组织强化明显.结论:骨巨细胞瘤的 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扫描诊断骨巨细胞瘤优越性大于 X光平片,两者密切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亚玲;刘玉珂;王平;张国庆;孔西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十二指肠内侧充盈缺损,壁柔软,为十二指肠腺瘤.图 2 十二指肠水平部腺癌,该处管腔狭窄,粘膜破坏.图 3 十二指肠水平部腺癌,壁僵硬.
作者:邹建华;张毅;凌小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圆锥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的临床实用性和正确性.材料与方法:运用 B型超声波测量 1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胆囊各径线,分别用圆锥体公式、椭圆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手术切除胆囊后测得胆汁容积为实际容积,对比分析三种方法结果,评价圆锥体公式计算胆囊容积的准确性.结果:圆锥体公式计算所得的胆囊容积较椭圆体公式更接近实际测量数值,两方法所计算出的胆囊容积有统计学差别(P<0.05);椭圆体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容积间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而圆锥体公式结果与实际容积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圆锥体公式较椭圆体公式更接近实际容积并能代表胆囊实际容积.
作者:刘嘉林;鲍世韵;余小舫;郑锦锋;张励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病因尚不明了,病理上归属眼眶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现将我院 1990~1999年近 10年间资料完整的 38例眼眶炎性假瘤的 CT征象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傅国林;李新华;崔文国;张海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病例男,54岁,因左侧面部麻木,左侧口角歪斜,左眼闭合不能 10月余,加重半月伴左耳听力减退.查体:神清,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左额纹消失,左眼不能完全闭合,口角稍向右侧歪斜,伸舌基本正常,左耳听力较右侧明显减退,嗅觉正常.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氏征阳性.血、尿、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
作者:冉茂昌;罗纪元;黄建平;甘全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胃先天性幽门异位并十二指肠球部缺如较罕见,我们见到 1例,报道如下.病例男,58岁,主诉:上腹部疼痛 20天,加重 3天.查体:面色稍苍白,巩膜无黄染,肝脾无肿大,上腹部轻度压痛.上消化道气钡造影示:胸腹部透视如常,食道未见异常.胃扩张不成比例,粘膜纹粗大,于胃小弯中部可见异位的幽门开口,幽门管狭长,粘膜纹纵行粗大,十二指肠球部缺如,幽门直接与十二指肠降段相接,胃体盲端轻度扩张.
作者:张皓;周怀琪;郭顺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囊腺癌是卵巢多见的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已有较多报道 [1-4],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相关报道较少.我院 1998年 1月~2001年 1月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20例,报道如下.
作者:来传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有关.肌瘤的大小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 40岁以上的白人妇女中发病率约 20%,在 50岁以上仍有月经的女性中发病率达 40% [1];在未产妇中更常见;黑人女性发病率更高、发病时间更早;非洲-加勒比地区女性的发病率是白人的 3~9倍.停经后肿瘤缩小.临床症状通常有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而出血是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的常见症状,并常导致缺铁性贫血;肌瘤的肿瘤效应及增大的子宫可产生泌尿道及神经症状如腹胀及疼痛、下坠不适感.另外子宫肌瘤还可导致不孕及流产 [2,3].
作者:潘新元;崔进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早期乳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与乳腺纤维腺瘤混淆.以往常经针刺活检或取材病检确诊.近年来由于超声多普勒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无创而敏感的辅助检查.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梁志宁;刘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病例女,32岁.妊娠约 38周,因停经史不详来院就诊.产科检查:体重 63kg,腹围 98cm,宫高 37cm,血压 15/10kPa,头位,胎心好,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