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刘智献

关键词:微波, 综合治疗, 突发性耳聋, 上呼吸道感染,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对照组, 病例, 占位性病变, 耳鼻咽喉科, 重度, 诊断标准, 语言频率, 学会, 眩晕, 听力损失, 气导听阈, 呕吐, 年龄, 明确诊断
摘要:资料和方法 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严格筛选病例,所有病例均作内耳道X线及CT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明确诊断后治疗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81耳),男48例,女30例;年龄17~61岁,平均46.5岁;病程1~35 d,平均8.6 d;伴耳鸣69例,眩晕、恶心、呕吐19例,近期上呼吸道感染10例,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61例(65耳),男42例,女19例;年龄15~64岁,平均41.5岁;病程1~30 d,平均9.1 d;伴耳鸣42例,眩晕、恶心、呕吐15例,近期上呼吸道感染5例,高血压病7例,糖尿病3例,脑血栓1例。两组病例听力损失情况,纯音测听(0.5~4.0 kHz)语言频率气导听阈平均dB值,观察组轻度(<55 dB)21例,中度(55~90 dB)45例,重度(>90 dB)12例;对照组轻度17例,中度34例,重度10例。
中华理疗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钬激光治疗癌性及瘢痕性食管狭窄99例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钬激光治疗癌性及瘢痕性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钬激光治疗食管狭窄计99例,照射230次。结果 20例镜身可通过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平均治疗1.8次(1~4次),有效17例,无效3例;16例镜身不能通过的病例平均治疗3.7次(2~6次),有效8例(3例结合扩张),8例无效。术后瘢痕性狭窄中,狭窄段<1.0 cm 32例,平均治疗1.1次(1~2次),均有效;狭窄段1.0~2.0 cm 16例,平均治疗1.8次(1~3次),均有效;狭窄段>2.0 cm的12例,平均治疗2.6次(2~4次),6例有效(3例结合扩张),6例无效。化学烧伤后狭窄3例,平均治疗3次(2~4次),均有效(1例结合扩张)。所有治疗均无并发症。结论钬激光治疗食管狭窄安全有效。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首次治疗时管腔阻塞程度及浸润长度;瘢痕狭窄的长度;能量-脉冲设置及照射方式的选择。

    作者:卢忠生;毛永平;刘庆森;范开春;黄英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白塞氏综合征患者免疫指标及粘附分子的影响Q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白塞氏综合征(BS)的作用、疗效及机制。方法动态观察21例BS患者UBIO治疗前后CD3、CD4、CD8、IgG、IgA、IgM、C3及粘附分子(CD44)变化,以药物治疗10例BS患者为药物对照组,并作疗效比较。结果 UBIO前BS患者的CD3、CD4、CD8、IgG、IgA、IgM、C3 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经UBIO作用后上述指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UBIO组为95%(20/21),药物组为70%(7/10)。结论 BS患者存在着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失调,UBIO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及粘附分子的作用。

    作者:李金星;常健;孙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

    目的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配合泼尼松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两组各4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泼尼松治疗和加用ILIB进行综合治疗,两周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ILIB治疗组治愈率22%,有效率87%;常规治疗组治愈率13%,有效率67%(P<0.05)。结论加用ILIB配合泼尼松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常规的激素疗法。

    作者:田有勇;刘瑞华;贺勇;周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的观察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IB)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ILIB 组39例放射性脑病患者应用ILIB治疗,每日1次,每次50 min,加药物辅助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ILIB组痊愈3例,总有效率为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法,R值95%可信区间为0.222 8~0.4,P<0.05,差异有显著性,ILIB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放射性脑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ILIB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国仪;孙振权;刘秀芳;马琴娟;冼超贵;罗汉钰;李景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的研究

    目的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脑灌注显像研究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脑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脑梗死患者中1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LIB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SPECT检查,自身对照。用脑血流功能变化率(BFCR%)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另外18例观察ILIB即时效应。结果 18例脑梗死患者ILIB治疗30 min SPECT显示脑缺血病灶区域局部和全脑rCBF均有改善,17例脑梗死患者ILIB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活动都有明显改善,以病侧rCBF和脑细胞功能改善更为显著。治疗后病灶的rCBF和脑功能活动比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8.724 9,P<0.000 1);病灶镜像健侧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1.304 3,P>0.05),病灶的BFCR%明显高于镜像健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6.912 7,P<0.000 1)。结论 ILIB能改善脑梗死患者局部病灶脑血流量和激活脑细胞功能,为该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肖学长;贾少微;郑溪园;褚晓凡;周次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压氧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112例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用糖尿病饮食、降血糖、能量合剂、促代谢药物等治疗,HBO 组56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采用多人高压氧舱,在舱内停留100min,压力0.25 MPa,戴面罩吸入纯氧60 min,中间休息1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疗程间隔4~6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NCV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HBO组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加快(P<0.01);对照组仅正中神经MNCV显著加快(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O治疗后无周围神经症状者NCV均显著加快(P<0.01或0.05);有周围神经症状者仅正中神经MNCV和SNCV、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显著加快(P<0.01或0.05)。结论 HBO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NCV,治疗越早,改善越显著。

    作者:赵景礼;丁素菊;崔毅;喻莉;周翠玲;赵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氦氖激光腹腔内照射H22肝癌小鼠对一氧化氮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氦氖激光治疗肿瘤生物效应的机制目前尚无公认的理论。一氧化氮(NO)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生物体内适量浓度的NO可以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NO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其促血管形成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有关。为进一步揭示氦氖激光抗肿瘤的直接与间接机制,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氦氖激光腹腔内照射H22肝癌小鼠对NO与VEGF的影响。

    作者:李刚;王获程;李庆平;王淑英;刘先玲;黄玮;曾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温治癌与细胞凋亡

    随着微波和超声加温技术的发展,高温治癌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项常规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治癌机制纷繁复杂[1]。既往针对其治癌机制的研究普遍认为,高温产生的热作用杀伤细胞的靶器官是细胞膜,通过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细胞不可逆性损害而死亡[2,3]。

    作者:许川山;余茜;吴士明;唐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高压氧(HBO)对脑外伤有一定治疗作用,能降低病死率[1]。我院自1995至1998年应用HBO对33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研究。

    作者:高广文;尹中民;吴海云;孙洪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愈中毒性巨大结肠一例

    患者女,39岁。因反复脓血便5年,加重4 d入院。患者体温38~39℃,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10次/d,血沉62 mm/1h,结肠镜检查、病理证实为溃疡性结肠炎。入院后每天给予静脉滴注氟美松10 mg,环丙沙星0.4 g,仍有腹痛及脓血便,入院第5天体温升至39.6℃,精神差,心率130次,腹部膨隆,全腹轻压痛,肠鸣音减弱。

    作者:谢佳平;谢宏文;付博;刘怀琴;张秋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老年肺心病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氦氖激光进行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内照射治疗50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每日1次,每次50 min,连用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PaO2平均上升(16.5±2.8)mm Hg(1 mm Hg=0.133kPa),PaCO2平均下降(13.8±3.6)mm Hg,红细胞压积平均下降(8.1±1.5)%。结论 ILIB治疗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有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作者:刘春丽;段继瑜;张凤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两种激光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13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均在急性期接受治疗,病程<14 d,均有不同程度的面肌瘫痪,如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颜面做张力及主动运动时有不同程度的不对称,如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闭合无力,鼓腮吹口哨动作不能完成或能力差。分为两种激光照射组。砷化镓激光穴位照射组72例,女37例,男35例;年龄4~80岁。采用北京产SUNDOM-300型半导体激光仪,波长810 nm,终端激光输出功率0~800 mW连续可调,光束直径5 mm,患侧面部选穴阳白、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每穴照射3 min,功率输出300 mW。氦氖激光照射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4~78岁。

    作者:王小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波热凝治疗宫颈息肉88例

    宫颈息肉患者88例,年龄28~52岁,均为已婚妇女;宫颈息肉单发56例,多发32例;息肉大小为0.6 cm×0.8 cm~5 cm×3 cm,呈舌状。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息肉。排除淋菌、滴虫、霉菌感染,月经干净3~7 d治疗。

    作者:齐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含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A组加用ILIB治疗10次。两组分别在病后3 d内、14 d 测定血清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另选21名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病后3 d内,A、B两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B组间血清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病后14 d,A、B两组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01);但A组变化比B组更明显(P<0.05)。结论ILIB治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神经组织的修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郑华;邢永前;王义刚;赵斌;黄迪南;陈小江;梁学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波多点热凝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观察

    资料和方法 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11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15~65岁,平均35岁;病程1~25年;全部病例均应用抗组胺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疗效不明显。诊断标准:病史中有阵发性喷嚏,流清涕伴鼻塞、鼻痒等,无明显季节性,多与温度变化、情绪激动和特殊气味刺激有关,变应性原皮肤激发试验阴性,IgE测定阴性。病情按表1评分标准分为重度(8分以上),中度(7分)和轻度(6分)。

    作者:王海彬;黄毅平;陈军丽;郭羽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资料和方法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均经CT及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组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60~81岁;有高血压病史18例,糖尿病史10例,中风病史7例;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进行评分,轻型损害(0~15分)4例,中型(16~30分)23例,重型(31~45分)3例。

    作者:高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远红外线照射臀部引起皮下出血一例

    患者女,30岁。16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经系统治疗后病情时轻时重,自1995年6月起头晕、乏力加重,伴高热、咳嗽。检查:中度贫血貌,皮肤紫瘢,外周血系减少,可见纤维细胞,有出血倾向。

    作者:丁艳;唐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波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资料和方法 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严格筛选病例,所有病例均作内耳道X线及CT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明确诊断后治疗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81耳),男48例,女30例;年龄17~61岁,平均46.5岁;病程1~35 d,平均8.6 d;伴耳鸣69例,眩晕、恶心、呕吐19例,近期上呼吸道感染10例,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61例(65耳),男42例,女19例;年龄15~64岁,平均41.5岁;病程1~30 d,平均9.1 d;伴耳鸣42例,眩晕、恶心、呕吐15例,近期上呼吸道感染5例,高血压病7例,糖尿病3例,脑血栓1例。两组病例听力损失情况,纯音测听(0.5~4.0 kHz)语言频率气导听阈平均dB值,观察组轻度(<55 dB)21例,中度(55~90 dB)45例,重度(>90 dB)12例;对照组轻度17例,中度34例,重度10例。

    作者:刘智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氦氖激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104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分为两组。激光并药物治疗(光药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11~67岁;病程1~13 d,平均5.1 d;疼痛2~14 d,平均6.1 d;红斑基底上群集的丘疱疹,血疱及水疱,分布于胸背部22例,腰腹部16例,头颈部9例,四肢5例,臀部2例。药物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0~69岁;病程2~14 d,平均5.3 d;疼痛2~16 d,平均6.7 d;皮疹分布于胸背部22例,腰腹部18例,头颈部5例,四肢3例,臀部2例。

    作者:陈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短波并药物综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病程可持续数月,极少数患者可反复发作迁延数年。临床多采用泼尼松类药物治疗,有些患者在减量和停药时易复发。为此,我们对临床确诊的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超短波并泼尼松类药物综合治疗,以观察对该病的治疗作用,探讨超短波治疗过程中的甲状腺激素变化,为选择超短波治疗时机、缩短病程、促进痊愈和防止复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冯志徐;戴学之;吕艳华;张奇亮;王凤玲;刘世娟;李凤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