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两种固定法的比较与选择

林博文;肖德明;黎伟凡;谢伟平;曾纪葵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治疗
摘要:目的:就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41例病人,共256侧肢体,均为Ⅲ度胫腓骨骨折。用钢板内固定174侧,用外固定架66侧,一期截肢16侧肢体。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2.9%,二期创面感染率21.05;外固定架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3.64%,二期创面感染率18.18%。两种固定法二期创面肉芽长满时间,钢板内固定组(n=19):3周以内6例,占31.58%,3周以上13例,占68.42%,外固定架组(n=22):3周以内17侧,占77.27%,3周以上5侧,占22.73%。钢板内固定组平均愈合时间120±8.4天,畸形愈合率5.17%;外固定架组平均愈合时间180±9.3天,畸形愈合率18.18%。结论:可一期闭合创面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首选钢板内固定;不能一期闭合创面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则以外固定为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性血尿52例病因分析

    小儿单纯性血尿又称无症状血尿,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约占肾病患儿的20%,发病年龄多为2~12岁,多由幼儿园、学校普查或其他疾病就医查尿而发现。现将临床工作10年来收治的52例单纯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惠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

    目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肿瘤专家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较为良好,癌灶下侵的距离较短,淋巴结转 移少见,还由于吻合操作技术的改进,使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技术有了广阔的前景,各种保肛术式也应运而生。我院近5年来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6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汉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Turner 综合症1例

    患者女,17岁,学生,因“未来月经”就诊。该女从未有月经来潮,两月前阴道流出少许咖啡色样液体半天。既往体健,无重要系统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智力一般,成绩中等。独生子女,其母诉其孕期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身高148cm,体重40kg。女性外表,头颅五官未见异常,颈后发际较低,蹼颈,盾状胸,乳房未发育,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幼女型,可见阴道口,肛查盆腔空虚,未触及明显子宫,未触及双侧附件。辅助检查:①彩超示幼稚子宫,大小为1.0cm×1.2cm×1.5cm,未见内膜线,右侧卵巢1.0cm×1.2cm,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卵巢回声;②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5XO/47XXX;③内分泌激素全套示:FSH为49.1MIU/ml(正常为1.3~20MIU/ml),E2<5pg/ml(正常为12~237pg/ml),LH、T、PRL均在正常范围。诊断为Turner 综合征。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天然雌二醇2mg×20d,第11天起加用安宫黄体酮8mg×10d;停药后第三天阴道少量出血,持续三天,用卫生巾半包;月经来后第五天开始第二个周期治疗,连续三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其间有月经来潮,经期3~5天,量少,用卫生巾一包。两个疗程后,长高2cm,乳房稍隆起,外阴发育,阴毛生长。改雌二醇为1mg,安宫黄体酮8mg继行HRT两个疗程,月经规律来潮。复查身高151.5cm,体重45kg,乳房继续发育(但较正常偏小),乳头及乳晕增大,外阴继续发育,可见较多阴毛生长。B超示子宫切面形态正常,大小为2.9cm×2.0cm×2.5cm,肌层回声均匀,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内膜厚0.5cm,居中,左卵巢1.6cm×1.0cm,未见明显卵泡回声,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回声(系因肠管积气看不清)。

    作者:谈玲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氯氮平的副反应

    氯氮平(Clozapine),亦称氯扎平,系二苯二氮草类广谱抗精神病药物,是院外维持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需长期服药治疗的精神病人。但其自投放临床使用以来,随着使用的普及,新的毒副反应不断出现。为使临床上更全面了解氯氮平的副反应,便于安全用药,对氯氮平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发生机理等综述如下。

    作者:杨万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试论高校图书馆期刊的管理与改革

    期刊作为当今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载体,具有信息量大、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等特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校图书馆收藏的丰富期刊是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献,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以及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不可忽视的“窗口”,加强图书馆期刊的管理与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蒋若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葛根素对奎尼丁转复慢性房颤的影响

    现代研究认为,对所有房颤患者应尽可能地给予复律治疗。除直流电复律外,药物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药物维持依然是常用而有效的措施,奎尼丁是应用得多的药物之一。葛根素是葛根(Pueraria pseudohirsata)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它不但能扩张冠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显著降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人血浆中儿茶酚胺的含量。为了观察葛根素对奎尼丁转复慢性房颤的影响,我们对两组慢性房颤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杨沙宁;程芳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体的检测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纯化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原(Sj31/32)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利用纯化Sj31/32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结果: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Sj31/32抗体检出率为100%和95%,与正常人、肝吸虫和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未出现交叉反应;抗SEA抗体检出率为97.4%和90%,与正常人和肠道吸虫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血吸虫病人治疗后3 个月、半年和1年抗Sj31/32抗体的阴转率分别为52.5%、72.5%和82.5%,而抗SEA抗体的阴转率则分别为15%、37.5%和50%。结论:Sj31/32抗原诊断血吸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可用于血吸虫病现场和临床应用。

    作者:罗金萍;沈定文;陈喜圭;覃金红;彭胜国;王松茂;陈爱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时山梨醇脱氢酶、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与SOD活性及MDA含量在急性肝损伤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观察大白鼠肝匀浆及血浆中MDA含量,SDH、SOD活性变化。结果:肝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血及肝匀浆中SDH活性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增加,且SDH活性与MDA含量呈正相关,与S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此三项指标能有效地反映肝损伤后体内过氧化系统的异常程度,可用做肝病的诊断及愈后观察的一种辅助性指标。

    作者:郑红花;罗德生;罗丽芳;王汉洲;李映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心痛定、丹参、肝素治疗肺心病47例临床分析

    1995年4月至1997年4月,我们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痛定、丹参注射液、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学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梗死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实AMI前发作的心绞痛缺血刺激可使心肌处于缺血预适应状态,从而使心肌得到保护[1]。但基础实验却发现缺血预适应的产生具有时限性,当缺血刺激的时间超过一定度时,就不再出现保护性预适应现象[2]。为此,本文从临床出发,探讨梗死前48小时内心绞痛持续时间的长短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任国庆;吴骏;程芳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办好高校广播 强化育人功能

    高校广播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具有育人的功能。因此,高校广播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面向广大学生,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下面联系我院广播工作的实际,对高校广播的育人功能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作者:张晓燕;王德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联合抗病毒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导入体外培养的HepG2中,再加入羟基无环鸟苷(GCV),观察其对HepG2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在感染复数(MOI)小于100或GCV浓度小于400μg/ml范围内,单独应用载体或GCV,对培养细胞的形态与存活率均无明显影响。当两者合并应用时,GCV在6.25μg/ml和MOI在33以下,即可表现出对HepG2细胞的杀伤,且杀伤效应与其浓度存在显著的剂量相关性。将转染了HSV-TK的HepG2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证实了“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凋亡细胞占可计数细胞的62.6%。结论:HSV-TK/ GCV对肝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杀伤HepG2细胞的重要方式。

    作者:沈洪珍;袁学文;何小飞;李方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概念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对比分析

    全子宫切除术为妇科常见手术。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因操作较复杂且对术后性生活有影响,人们一直在探寻新的更佳方式。我院从1998年9月至2000年2月,对70例有全子宫切除术指征的病人施行了新概念全子宫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小林;黄宏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红花为菊科植物,其性辛温,归心肝经,具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研究表明,红花具扩管、降压、降脂、抗凝、抗炎和提高耐氧能力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中风等获得良好疗效[1,2],但红花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未见报道。本实验研究红花对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药理作用。

    作者:王勇民;明章银;吴基良;蒋建刚;欧阳昌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内镜高频电治疗大肠大息肉18例报告

    我院1990年4月至2000年4月,从内镜检查的2968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387例次(716颗),其中经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直径>2.5cm以上较大息肉18例(20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改良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

    目的:探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并对克氏针进行改良。方法:将克氏针针头1cm加工成螺纹状,再将针头做轻度弯曲,治疗锁骨骨折病人。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治疗锁骨骨折病人37例,优良率为97.3%。结论:改良克氏针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改良后增加了摩擦力,减少退针,增加了稳定性,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且操作简单,易推广。

    作者:张晓明;肖德明;代成甫;徐忠世;陈基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科类成人教育实验课教学的特征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场所,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开展直观教学、理论联系实践的必修课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实验课与普通高校教育同一专业的实验课有一定的不同,具有如下特征。

    作者:胡娟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上矢状窦破裂9例报告

    我院自1997年12月~2000年5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导致上矢状窦破裂9例,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江;王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30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肺癌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比较,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中晚期肺癌7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做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CBAI)加放疗(RT);对照组:40例,只做CBAI。对两组肿瘤直径缩小率及生存期进行观察对比。结果:CBAI+RT组肿瘤缩小率及生存期明显优于CBAI组。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和施行CBAI+RT有助于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作者:何家湖;杨德平;郑小宁;曹忠;丁路林;余方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泪腺混合瘤并发单侧眼球突出1例

    患者男50岁,因左眼球突出1年加重3月,偶伴头痛,左眼闭合不全,于1999年5月19日就诊。拟诊为左眼眶内占位性病变。体检:生命体征稳定,心肺腹无异常,神志清楚,头颅无畸形,颈软,无抵抗。眼部检查:左眼闭合时巩膜外露2mm,VOD1.2、OS 1.0,左眼眶外方可触及一包块约2cm×2cm,质中,边界清,无粘连,无压痛,基底部未触及,活动度较差,眼球向外及向外上方活动受限,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球突出度OD16.5mm>()/(101mm)<19mmOS,眼压:ou 5.5/5=2.31kPa,眼底:双眼视乳头边、色、形正常,黄斑区亮点存在。

    作者:费秋香;程世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