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妇早期治疗的研究

郑娇妮;吕杰强

关键词:妊娠期, 糖尿病, 高危因素, 孕妇早期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妇早期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年龄20~71岁,平均(25.6±3.6)岁;孕期为24~27周,平均(25.8±1.5)周),同时选取70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0~71岁,平均(25.6±3.6)岁;孕期为24~27周,平均(25.6±1.4)周),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以及妊娠前体重指数等,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数据经比较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明显偏高,孕前和分娩后体重指数也比普通孕妇要高,其心脏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空腹和用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经和对照组的对比后,实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空腹和餐后的血样本检测,其各平均数据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中收缩压(144.1±13.1),对照组为(116.4±10.3),观察舒张压(97.1±6.1),对照组(77.5±4.3),空腹血糖情况观察组为(7.0±2.1),对照组为(5.1±2.2),产后2h 血糖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为(13.7±1.1),对照组为(5.1±1.1),经比较,P <0.05,经数据分析后,其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经多因素 Logistic 的回归线性分析显示,年龄和孕前的体重指数分析,分娩期 BMI 的增长率和妊娠糖尿病病症研究有相关,且强于普通孕妇。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应高度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并分析平片无张力及疝环充填式两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某院进行腹股沟疝治疗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观察组(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每组各61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与观察组的4.9%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及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吴迟;高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举措对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某院供应室自2014年9月起实施综合干预举措,选择2014年2月~2014年8月795个无菌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4年9月~2015年4月806个无菌包作为观察组,对比实施综合干预举措前后湿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湿包发生率为1.12%,对照组湿包发生率为3.90%,观察组湿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减低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卢斌;辛映华;刘吟娇;吴雪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凝血功能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比较分析健康妇女、正常妊娠孕妇、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水平,探讨其对诊断 FGR 的意义和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 FGR 的晚期妊娠孕妇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50例,正常未妊娠妇女50例,对这3组凝血功能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这5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正常未孕组相比,妊娠组的 PT、APTT 明显低于正常未孕组(P <0.05),而妊娠组的 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未孕组(P<0.05)。FGR 组的 PT、APTT 明显低于正常晚孕组(P <0.05),D-二聚体、FIB 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P <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而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较正常妊娠孕妇更易致血栓前状态。我们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早期预测 FGR 的发生,从而进行早期处理,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作者:彭继文;王晔;倪菲菲;吕杰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加快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并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30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比分析肝动脉栓塞术对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上,均是观察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先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抽取77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39)和对照组(n =38),观察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31%,并发症发生率是5.1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8.95%,并发症发生率是15.79%。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骨折愈合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世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分析调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的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根据我国发布的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对某院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分析,评价其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的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6岁,平均用药4种,2936例(19%)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结论:某院门诊老年患者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较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雅丽;苏银法;胡国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治疗以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以及术后复发的不同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分为 A 组:单纯性诊刮组(n =40例)和 B 组:宫腔镜电切组(n =60例)。术后 A 组分为曼月乐组,C 组(n =12例),术后给予曼月乐治疗;达英-35组,D 组(n =22例),术后给予达英-35治疗;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E 组(n =6例),术后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B 组分为曼月乐组,F 组(n =25例);达英-35组,G 组(n =30例);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H 组(n =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年后,B 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 A 组(18.3%对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组的复发率低于 C 组(16.0%对50.0%,P <0.05);G 组的复发率低于 D 组(16.7%对54.5%,P <0.05);H 组的复发率低于 E 组(40.0%对83.3%,P <0.05);F 组和 G 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 H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 组和 G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术后应用曼月乐和达英-35可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陈能;张晓燕;陈燕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1月到某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控制血压,又能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护患者肾功能免受损害。

    作者:漆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某科2012年2月~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 CNP 进行护理,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 BI 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住院情况、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都明显减少;观察组 BI 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一定程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彭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Hp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 Hp 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消化道症状患者89例的 Hp 临床分离株,行纸片扩散法检测 Hp 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5%、3.4%、37.1%、31.5%和76.4%。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甲硝唑耐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 Hp5种药物中,Hp 对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根除 Hp 的首选药物;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选用时要在药敏检测指导下完成;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不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周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高效液相测定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测定法用于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可行性。方法:色谱柱: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填充色谱柱,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ul;流动相:0.032 mol/L LiBr 溶液;流速为0.30 mL·min-1,采用以上条件对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测定。结果:头孢呋辛酯色谱条件经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在0.0059mg·mL-1~1.4963mg·mL-1范围内,溶液浓度与聚合物峰面积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 =670667X -5537.4(r =0.9998)。结论:头孢呋辛酯中高分子聚合物浓度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考虑用于头孢呋辛酯及其类似物的高分子聚合物测定。

    作者:王美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诊的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与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77.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评价生活质量,显示二者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提高(P <0.05),但研究组治疗后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疗效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桂玉成;成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洗必泰醇与含碘手术薄膜联合预防小儿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洗必泰醇和含碘手术薄膜在小儿骨科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某院骨科住院患儿中接受骨科一类切口手术的16岁以下符合条件患儿300名,并按照300名患儿的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两组,住院号尾数单号为洗必泰醇联合含碘手术薄膜组(实验组)150例,住院号尾数双数为含碘消毒液联合含碘手术薄膜组(对照组)150例。术中两次皮肤采样,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30d 内评估病人,比较手术部位感染率(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次皮肤采样细菌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手术部位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洗必泰醇与含碘手术薄膜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有更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海春;付晓玲;王常娥;闫明峰;王敬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学生的就业志愿现况分析与对策

    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力量,其就业志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的医疗状况。课题组对63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阐述了医学生目前就业志愿的现况,发现医学生的就业志愿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出国深造,自主创业,到基层或私营医院就业,到公立医院就业等等。文章还分析了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解析其中的原因。后,对各高校在引导医学生的就业志愿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薛蓉;江泽文;武杰;张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 HPLC 测定秦皮乙素含量,以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选择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和吸附时间为因素,通过 L9(34)正交实验筛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选择吸附和洗脱性能好的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优选的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树脂径高比1∶3,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上样液为10 mL,吸附时间为4h,以6 BV 的水洗除杂,以4 BV 的70%乙醇洗脱树脂柱。结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皮乙素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该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梁美云;赵振;曾海荣;姚雅绮;王冰;张伟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3组:A 组药物治疗,B 组行输卵管切除术,C 组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对比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并采用阴道超声检测卵巢体积、基础窦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与 A、C 两组相比,B 组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均明显增加;雌二醇 E2水平明显下降(P <0.05);A 组、C 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及卵巢体积明显大于 B 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 B 组(P <0.05);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 FSH、LH 水平均明显增加而 E2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基础窦卵泡数、卵巢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行输卵管切除术,明显影响患者卵巢的储备功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给予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且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

    作者:李东方;徐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随访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加强随访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冠心病且行PCI 的绝经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出院医嘱,实验组除常规出院医嘱外加强术后随访。观察入院时和出院后1年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及患者出院后1年的依从性,记录出院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出院后1年实验组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MACE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绝经后的冠心病患者,在 PCI 术后加强随访,有利于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MACE 的发生率。

    作者:陈丽瑜;李慧敏;麦爱欢;陈洁;陈彩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40例 BPH 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情况要显著优于手术治疗前(P <0.05)。术后出血3例,术后随访1年,尿道狭窄2例,无尿失禁、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412例住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0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经验性用药,观察组给予微生物检验进行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重度感染率分别为26.21%、11.17%、5.34%,对照组分别为27.18%、22.33%、16.99%。观察组感染的几率较低、程度较轻。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表现为降低患者感染率以及感染程度,间接提升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