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郑桂琴;巫世娟;周凤珍;曾云;李安华

关键词:米非司酮, 治疗, 异位妊娠, 子宫内膜异位症, 抗孕酮, 现报道如下, 子宫肌瘤, 终止早孕, 事后避孕, 应用, 引产, 药物, 受体, 疗效
摘要: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其抗孕酮作用已应用于终止早孕、紧急事后避孕、引产、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效果比较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内的深入开展,探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界的热点问题.我院自1998年开始探索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 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边爱平;朱全道;任芬若;杨雪峰;王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并观察失败的相关因素及其数量与失败可能性的关系.方法对41例治疗成功和11例治疗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包块面积改变以及血清β-hCG值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失败组平均停经时间63.4天、血β-hCG平均15776.5IU/L、治疗3日后β -hC G平均下降18.3%、治疗后包块平均面积增加64.2%.成功组平均停经时间56.4天、血β-h CG平均3017IU/L、治疗3日后β-hCG平均下降58.9%、治疗后包块平均面积缩小0.9%.结论当血清β-hCG值≥10000IU/L,治疗3日后其下降率<25%、治疗3日后包块面积增大≥50%时,治疗极有可能失败.

    作者:康佳;高颖;吴继玲;王燕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双胎妊娠脐带互结成袢1例

    产妇23岁,住院号0641.因初孕38周,腹部阵痛10小时入院.自诉妊娠经过顺利,孕34 周产前检查B超提示:双活胎,双胎儿均呈头位且前后重叠.入院检查:子宫轮廓清楚,宫高42cm,腹围92cm,双胎儿均呈头位纵产式,仅闻及一个胎心音,产程中胎心音呈先快后慢,184~112bpm不等,音弱,不规律.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子宫多发包虫病1例

    患者46岁,长期居住于牧区,孕3产3.5个月前出现下腹部持续性隐痛伴脓性白带,偶有便秘,因症状加重来本院检查,以盆腔包块住院.查体:T 37℃,P 80/min,R 20 /min,BP 13.0/10.0kPa, 发育正常,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妇科检查:宫颈肥大,脓性白带,子宫左前方及子宫后壁分别可扪及直径6cm及8cm大小的囊性包块,压痛明显,与子宫界限不清.

    作者:马生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异位妊娠采用超声诊断目前已是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早期异位妊娠,通过超声检查往往能提供较多的信息.综合文献报道,超声诊断正确率在77%~92%左右.

    作者:张珏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

    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根治性输卵管切除术快捷、安全、有效.即使是内出血休克者,在处理休克同时进行手术(甚至无血源之时, 利用腹腔内新鲜血经6层纱布过滤后回输)往往也能使患者转危为安.而且经腹根治性手术治疗也是非手术处理、腹腔镜手术或保守手术失败的后盾.

    作者:刘新民;张亦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臭氧水用于产妇会阴消毒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臭氧为淡蓝色气体,分子式为O3,分子质量为48u,是已知强的氧化剂之一,具有广谱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本文通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臭氧水(臭氧消毒剂)用于产妇会阴消毒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

    作者:王泽华;邓六六;郝培红;陈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肺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肺炎的关系 .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对605例孕产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并对其中90 例UU阳性的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喉咽部分泌物进行UU检验.结果孕产妇宫颈分泌物UU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其胎膜早破、早产、产褥病率、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喉咽部分泌物UU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并可引起新生儿肺炎.

    作者:卢艺红;于江;刘家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手术时的麻醉选择及管理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由于异位妊娠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与出血量差异较大,故麻醉选择与处理主要取决于失血量的多少.

    作者:李树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第四讲分析性调查在妇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调查研究(surveys in medical research)按研究者的需求分为陈述性调查(descriptive surveys)和分析性调查(analytical surveys).本文介绍分析性调查研究计划的制订及其在妇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罗杰士;王益夫;张明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反复自然流产与白细胞介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IL-6、IL-8、IL-10的水平 .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选择正常早孕妇女及非孕妇女各20例作对照.结果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IL-6、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早期流产组升高明显.IL-6与IL-8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与IL-10呈负相关(r=-0.54,P<0.05).流产患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降低.结论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的变化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

    作者:于爱莲;张丰雪;杨春贵;周翠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持续性异位妊娠的诊治进展

    随着对异位妊娠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增多,一个新的概念-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 ent ectopic pregnancy,PEP) 引起了妇产科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就近年来关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研究状况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郑英;谭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保守性手术方式的进展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在过去的20年里,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在美国增加了6倍,在英国增加了4倍[1].据统计,美国每年有30~40名妇女死于异位妊娠.

    作者:孙红;张惜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价值

    目前诊断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方法已日趋完善,由于孕5周内B 超难以见到胚芽影像,因此早孕期间激素水平测定在诊断EP方面更为优越.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孕酮(P)在EP诊治中的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樊世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误诊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后发生破裂2例

    例1.患者22岁,住院号108466,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停经69天,突发下腹痛10小时于1999年4月11日入院.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999年2月1日,经量正常.

    作者:杜卫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润滑止痛胶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润滑止痛胶含1%的盐酸丁卡因,并含适量的洗必泰做杀菌剂,是一种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可同时起局部润滑和麻醉作用.我科于1997年8月至1999年3月间在扩张宫颈时试用润滑止痛胶,以期达到扩张宫颈、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疼痛之目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爱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与自身输血

    输血是治疗异位妊娠严重内出血伴休克的有效措施.输注同种异体血液或血液成分为方便,但输血有传播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疾病的可能.

    作者:郭兑山;王德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其抗孕酮作用已应用于终止早孕、紧急事后避孕、引产、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桂琴;巫世娟;周凤珍;曾云;李安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三种方法比较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94例患者分氨甲喋呤(MTX)单次注射(A组), 单纯中药(B组)及MTX单次注射配合中药联合治疗(C组)进行比较.结果 C组较A、B 两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 减少住院日, 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结论 MTX单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 疗效高, 副作用小, 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赵轩;黄官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38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角部妊娠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胚囊型13例,在宫腔波即将消失或消失的同时可探及胚囊光环,与宫腔相通.不均质包块型8例,在突起的宫角内可探及团状不均质回声似蜂窝状结构强弱相间.残留型17例,在突起的宫角内可探及环状暗区间有强回声或团状强回声与宫腔相通.结论胚囊型易被忽视,妊娠早期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不均质包块型易被误诊,以经腹超声检查为宜.残留型多因人流不全,故人流刮宫术前应常规行超声检查.胚囊型、残留型可在超声指引下行吸刮术.

    作者:赵梅;王军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