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MDA受体及其与癫痫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焦聚;马融;任献青

关键词:癫痫, 神经系统疾病, 认知功能损害,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儿童
摘要:NMDA受体为谷氨酸离子型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兴奋性传递作用。NMDA受体形成的离子通道同时受电压及配体的双重调控,当条件满足时受体通道开放,在进入通道的离子中Ca2+所引起的级联反应参与了诸如学习记忆,细胞兴奋性中毒等生理病理反应。NMDA受体通道与癫痫的关系非常密切,当癫痫发作后NMDA受体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种变化又继续加剧了癫痫的发展。认知功能障碍是癫痫发作产生的损害之一,由于NMDA通过突触可塑性参与认知功能的建立,病理状态下可诱发兴奋性中毒导致细胞死亡,故 NMDA受体通道与癫痫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NMDA受体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癫痫和癫痫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护理干预对35例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持续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形式,观察组35例实施持续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平均哮喘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100%;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对照组发生1例心力衰竭。观察组平均哮喘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预见性、科学性的护理干预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患儿哮喘持续状态,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作者:李伟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田静教授治疗婴儿湿疮经验分析

    婴儿湿疮俗称“奶癣”,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导师田静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头面部,与脾、肺、心三脏有着密切关系,其致病主要是“外感风热之邪”和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上应予祛风除湿,养阴清热之法,善用中医外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作者:朱卉雯;田静;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年龄越小症状体征越不明显;(2)由于受年龄小等因素的限制,新生儿肺炎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有假阳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漏诊;(3)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不可少的手段。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早诊断并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作者:卢君;林广;林良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佐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4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8/41),高于对照组70.7%(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平均热程、热峰消退时间、体温反复次数、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明显缩短发热、咳嗽、咽部红肿症状的持续时间,其应用值得儿科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贺从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频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34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观察组,和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超声诊断对两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声像图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34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存在超过3个肿大淋巴结,沿淋巴门有血流信号分布,长横径之比在1.5以上,分流血流的阻力指数多在0.65以上,而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进行超声诊断发现仅有5例儿童存在淋巴结1~2个,淋巴结长径都小于0.7cm,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布少。结论高频超声诊断能够有效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孙微;姜薇;丁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评定

    目的:观察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方法40例痉挛性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M88项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积分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结论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患儿下肢肌力均有提高,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患儿肌力及运动能力均高于常规康复功能训练。

    作者:冯喆;胡晓丽;王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风热感冒5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风热感冒患儿以疏风解表为治疗原则,主要通过手法刺激天门、坎宫、三关、天河水、六腑、推脊、迎香、合谷等有关穴位。结果痊愈25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56%。结论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疗效好,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可在风热感冒患儿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边慧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实体肿瘤5例临床分析

    儿童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儿童肿瘤的诊治水平,现分析本院20040429/20111219收治的5例儿童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4岁2个月,20110811初诊。主诉:腹痛3d。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主,无发热,无吐泻。既往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全腹未及包快、无压痛反跳痛,脊柱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腹部CT 未见异常;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尿粪常规、血尿淀粉酶、电解质、C反应蛋白、支原体抗体均无异常。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腹痛无好转。

    作者:施品英;沈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对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的急救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102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的急救与护理。结果102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经有效急救与护理后,显效9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平均住院时间为(7.12±1.46)d。结论通过对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进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3位观察者在对肺门等级评判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评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对肺门“正常”的评判K值0.427~0.643( P<0.05);对“轻度增大”的评判K值0.531~0.617( P<0.05);对“明显增大”的评判K值0.786~0.844(P<0.05)。结论小儿肺门影增大等级主观判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对“正常”“轻度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差,对“明显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好。

    作者:江红;焦旭东;张矿梅;杨磊;江建华;蒋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与鉴别诊断

    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 HD ),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AD HD的发病有所增加,已经引起了儿童家长们的广泛重视。ADHD是指儿童时期起病,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伴或不伴明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分场合地点的过度活动、行为冲动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6~10岁儿童,智力大多正常范围内,病程长或严重时可出现轻度的认知障碍或学习困难。当小儿出现多动、注意力涣散或情绪冲动时应首先注意其病因,判断是否为生理性多动,然后再进行AD HD的诊断、智商测定等,后寻找其伴发的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继发性AD HD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那些早产、母孕期异常、出生后患过各种脑膜炎、颅脑外伤、热性惊厥、癫痫、脑出血、药物或食物中毒、营养不良或过剩等或就诊时存在发育落后、语言障碍、学习困难、代谢异常等的儿童。诊断ADHD时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必要。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期膳食营养状况对新生儿出生及母婴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营养状况对新生儿出生及母婴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4例产前检查的孕妇,对其孕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随访新生儿结局及母婴血生化指标。结果新生儿的体质量与孕期摄入营养物质相关,且其体质量随着摄入量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脂蛋白α水平较高的孕期脂肪摄入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胰岛素、C肽较高的孕期总能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膳食营养状况对新生儿出生即脐血生化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孕妇的营养指导对于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改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作者在投稿时,应写明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按顺序列出大学、医院、科室名称;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由不同单位作者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并由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文稿作者为集体作者,应列出本文稿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如文稿第一作者在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作者单位项中,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的原单位及现在单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婴幼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2例并文献复习

    婴幼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transient hyper-phosphatasemia of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THI)是指婴幼儿在无肝或骨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血碱性磷酸酶(ALP)暂时性、孤立性升高。虽临床报道不多,但其在婴幼儿可能为一种相对常见现象,对儿童生命无威胁,为一种良性现象。下面本文就通过两例病例介绍及相关文献复习与大家共同学习THI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疗相关知识。

    作者:徐娜;张宛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固表祛风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固表祛风汤口服,对照组40例予孟鲁司特钠口服,疗程2周,2周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其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对其治疗目前强调综合干预,药物治疗是基础,行为治疗及必要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中枢兴奋剂类和非兴奋剂类药物。行为治疗包括正性强化法、反应代价法等。

    作者:郗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潘立酮口服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6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口服液配合非营养性吸吮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67例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予保暖、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外加早期鼻饲管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多潘立酮口服液及在喂养前后15 min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喂养耐受发生率和从静脉营养过渡到完全胃肠道营养需要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静脉营养过渡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对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明显效果,且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张景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护理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探讨对早产儿NRDS的理想治疗与护理方式。方法将128例极低体重早产儿NRDS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65例采用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63例仅行机械通气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高、大吸气峰压(PIP)时间、高平均气道压(MAP)时间、高吸入氧浓度(FiO2)时间及上机时间;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死亡与致残率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P、MAP、FiO2、上机与住院时间、死亡率与致残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各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极低体重早产儿NRDS,可明显改善其呼吸机条件,有利于缩短上机与住院时间,对并发症降低与预后的改善均具显著作用,该法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陈爱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药干预儿童多动综合征相关神经递质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并不明了,目前认为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多基因参与,并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中医药的研究进入基因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疗法在治疗ADHD时其疗效显著。在中医药的实验研究中,应用中医药干预疗法,观察实验动物神经递质的变化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本文就中医药疗法,主要为中药复方制剂、单味中药活性成分及针刺疗法,对儿童多动综合征相关神经递质基因影响的研究做以综述。

    作者:胡楠楠;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前言的书写要求

    前言主要说明“因为什么而要研究什么”的问题,一般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明确说明研究的目的,包括主要和次要目的。可少量引用切题的重要参考文献并加以分析,作为自己设想的依据。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研究过”之类的提法。一般不超过250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