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玲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8/41),高于对照组70.7%(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平均热程、热峰消退时间、体温反复次数、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药浴散联合穴位按压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明显缩短发热、咳嗽、咽部红肿症状的持续时间,其应用值得儿科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贺从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橘红痰咳液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腧穴拔罐疗法治疗,疗程7d。结果观察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中医技术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外感咳嗽(风寒咳嗽)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且此种方法有效,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秀玲;郭亦男;冯晓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肾脓肿在儿童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出现误诊和漏诊,对于肾脓肿的随访,临床报道较少。现将大连市儿童医院肾脏外科收治并随访的1例儿童肾脓肿报道如下。
作者:许咏青;韩梅;刘义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珚x ± 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 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82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儿术前、术后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82例患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患儿的依从性100%。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保证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杜晓红;李莉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儿童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儿童肿瘤的诊治水平,现分析本院20040429/20111219收治的5例儿童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4岁2个月,20110811初诊。主诉:腹痛3d。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主,无发热,无吐泻。既往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全腹未及包快、无压痛反跳痛,脊柱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腹部CT 未见异常;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尿粪常规、血尿淀粉酶、电解质、C反应蛋白、支原体抗体均无异常。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腹痛无好转。
作者:施品英;沈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在静脉滴注时整体护理干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滴注护理方面,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静脉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促进疗效,对患儿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在投稿时,应写明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按顺序列出大学、医院、科室名称;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由不同单位作者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并由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文稿作者为集体作者,应列出本文稿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如文稿第一作者在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作者单位项中,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的原单位及现在单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首选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单纯服药不能有效解决时应考虑行为矫治等非药物治疗。行为矫治需要患儿有良好的领悟性,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见效性及个体化。行为矫治需分阶段进行,长期坚持,由明确靶行为、行为矫正、行为强化、行为固定等步骤循序渐进。
作者:韩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的急救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102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的急救与护理。结果102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经有效急救与护理后,显效9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平均住院时间为(7.12±1.46)d。结论通过对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进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固表祛风汤口服,对照组40例予孟鲁司特钠口服,疗程2周,2周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表祛风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治疗采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结果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有效率高,疗程短。结论小儿轻症手足口病可以应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有效率高,简单易行,缩短疗程,方便有效。
作者:陈艳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对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微剂量组、小计量组和中剂量组各30例,分别应用不同剂量的肝素50 U/kg ,100 U/kg ,200 U/kg ,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肝素前后监测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结果微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纠正高凝状态,APTT ,PT ,D二聚体水平,BP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两组和中剂量组比较,凝血指标有较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剂量肝素纠正肾病患儿高凝状态,无需连续监测凝血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王莉;王林中;倪文昌;何火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革,启示《母婴护理》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护理职业能力,提高护理职业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双证”,实现就业,从而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
作者:熊瑛;张丽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NMDA受体为谷氨酸离子型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兴奋性传递作用。NMDA受体形成的离子通道同时受电压及配体的双重调控,当条件满足时受体通道开放,在进入通道的离子中Ca2+所引起的级联反应参与了诸如学习记忆,细胞兴奋性中毒等生理病理反应。NMDA受体通道与癫痫的关系非常密切,当癫痫发作后NMDA受体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种变化又继续加剧了癫痫的发展。认知功能障碍是癫痫发作产生的损害之一,由于NMDA通过突触可塑性参与认知功能的建立,病理状态下可诱发兴奋性中毒导致细胞死亡,故 NMDA受体通道与癫痫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NMDA受体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癫痫和癫痫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焦聚;马融;任献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年龄越小症状体征越不明显;(2)由于受年龄小等因素的限制,新生儿肺炎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有假阳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漏诊;(3)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不可少的手段。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早诊断并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作者:卢君;林广;林良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方法40例痉挛性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M88项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积分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结论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患儿下肢肌力均有提高,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患儿肌力及运动能力均高于常规康复功能训练。
作者:冯喆;胡晓丽;王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儿童大叶性肺炎期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0例肺炎患儿中,大叶性肺炎61例,非大叶性肺炎59例。测定患儿血清中的 TNF-α、IL-10及IL-6含量。结果大叶性肺炎组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症状的人数明显多于非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的TNF-α、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大叶性肺炎组,IL-6水平低于非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儿童患大叶性肺炎期间,TNF-α及IL-10过度分泌,IL-6分泌不足。TNF-α、IL-10及IL-6均可作为大叶性肺炎病况参考指标。
作者:宋庆梅;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及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二联用药组、三联用药组,每组4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二联用药组给予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口服,三联用药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口服,疗程14 d。用药后记录3组患儿咳嗽改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高于单一用药组57.5%(23/40)、二联用药组8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单一用药组与二联用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7)。二联用药组、三联用药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及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章礼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3位观察者在对肺门等级评判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评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对肺门“正常”的评判K值0.427~0.643( P<0.05);对“轻度增大”的评判K值0.531~0.617( P<0.05);对“明显增大”的评判K值0.786~0.844(P<0.05)。结论小儿肺门影增大等级主观判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对“正常”“轻度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差,对“明显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好。
作者:江红;焦旭东;张矿梅;杨磊;江建华;蒋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