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极脑反射治疗脑卒中的疗效与机制

吴卓华;许宝云;谭红愉;李少明;梁利安;卢礼贤;庞履廉

关键词:脑反射治疗仪, 脑卒中, 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多极脑反射治疗仪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讨.方法将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脑反射治疗,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再次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减少5.56±3.32对照组为2.36±2.40,经u检验,p<0.01发现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是一种治疗脑卒中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有效的方法.并初步分析了脑反射的治疗机理.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佛山市电信职工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为了解广东佛山市电信局职工空腹血糖(FBG)水平及糖尿病(DM)、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方法受检者1084人FBG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FBG 男性4.77±0.66 mmol/L ,女性 4.70±0.68 mmol/L,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随年龄而升高.DM患病率为1.11%(12/1084),IFG患病率为1.66%(18/1084),两者均随年龄而升高.结论 FBG筛查DM简单易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DM的筛查有利于DM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佑明;赵敏;李瑞芳;谭礼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晚期肝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时,做好基础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中晚期肝癌并发MOF病人的特点.结果患者出现MOF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感染.首发和多发衰竭器官是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同时出现2个或3个器官衰竭较多见,故病情复杂而危重,处理不当病死率较高.结论避免其诱发因素,及早发现MOF,加强护理并积极治疗是延长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广州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特点与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EHF)新流行区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广卅地区41例已确诊的EHF病例的临床表现,血尿常规,肝功能指标,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地区EHF病例表现多不典型,季节性不明显,缺少典型五期经过,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等疾病,误诊率达73%.结论根据患者是否发热、早期出现肾损害,颜面及球结膜水肿等表现可与其他疾病区别.

    作者:许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病416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及区分假性心梗样改变与心肌梗死.方法结合文献,对4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65.9%,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假性心梗样改变和心肌梗死.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常见为ST-T改变,即ST段下移,T波倒置或平坦、双向.其次是心律失常,又以早搏、房纤、束支传导阻滞常见.还可以出现假性心梗样改变,大多数表现为异常Q波不伴心肌酶升高,少数出现酷似心梗样改变且伴心肌酶升高,可以从QRS波形态上的动态变化结合心肌酶来区分鉴别假性心梗样改变与心肌梗死.

    作者:谭贺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使用PCR-SSP方法检测HLA-DR抗原

    目的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建立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的DNA分型方法.方法合成29个特异性引物和1对阳性对照引物,组成20个PCR反应用于DR位点,建立一步法PCR-SSP.结果所有样本PCR-SSP基因分型获得成功,分型结果经标准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证实符合,特异性和重复性100%.结论 PCR-SSP检测HLA-DR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高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盛强;徐霞;燕启江;邓维意;刘利东;陈柏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应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阑尾炎

    目的了解应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探讨本术式的优点,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技术为28例阑尾炎病人进行治疗,追踪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全部病人被治愈,住院时间4天,本组无术后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一个月后手术疤痕消失或不明显.结论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效果良好,手术损伤达到小,并发症少,是优点多的治疗阑尾炎的一种术式.

    作者:刘衍民;侯东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骨转移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57例骨转移癌的X线照片、CT扫描和ECT骨扫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X线片未发现转移病灶37例(64.9%).CT扫描未见骨质破坏24例(42.1%),ECT全身骨扫描均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57例.结论 ECT骨扫描灵敏、快捷、简便是早期诊断骨转移癌的首选方法.X线照片、CT扫描早期阳性率低,只宜用于骨转移病灶定位后再作定性的补充检查.

    作者:杨可扬;林志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测量方法导致的血压值差异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量血压的差异.方法对3组病人(每组50人)分别测量右上肢、左上肢;餐前、餐后;听诊器胸件置于正常位置和塞进袖带的血压数值.结果除左右上肢的舒张压外,收缩压舒张压数值均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测量方法的不规范导致血压值的误差,这是基础护理需重视的问题.

    作者:吴桂梅;余湘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火药烧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火药烧伤的临床特色及治疗.方法对136例火药烧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火药烧伤除有热力损伤外,还具有特殊的损伤作用,即吸入呼吸道和残留在创面上的硫磺、硝石类物质能吸收中毒和腐蚀创面,可加重伤情,易引起心、肾功能障碍,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而且创面愈合缓慢,致残严重.结论认为促进毒性物质排泄和重视残留于创面火药的处理在火药烧伤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游贵方;赵孟君;罗新中;阳纯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进一步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采用Sysmex K-1000型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47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明显降低.临床上有多个部位出血表现的患者,其MPV和PCT比仅有皮肤粘膜出血点的患者显著降低.至恢复期,上述三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动态监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对了解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及估计患者出血倾向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宇;叶晓光;唐正运;李贵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孕妇缺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缺铁状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87名孕妇血液和产时脐血的5项铁参数进行跟踪,其中77名分为补铁组和对照组. 结果(1)随着孕周的增加, 孕妇的SI、TS、 SF下降, TIBC上升, Hb先下降后上升,t检验各项铁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孕妇缺铁越早, 其脐血Hb、SI、TS、 SF越低,TIBC越高,孕20~26W 与临产比较SI和SF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脐血SI和SF与母血SF正相关(r=0.31 p<0.01和r=0.18 p<0.05);(3)补铁组脐血的Hb、SI、TS、 SF比对照组高,TIBC比对照组低,两组SI、SF差异显著(SI:p<0.05;SF:p<0.01).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新生儿铁贮备降低,必须进行补铁治疗.

    作者:何志毅;符玉亭;黄晓军;凌慧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清VCA-IgA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VCA-IgA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清VCA-IgA检测所得结果,并对临床怀疑鼻咽癌者作病理活检确诊后进行比较,从而说明测定血清VCA-IgA阳性特别注意要排除鼻咽癌,要定期复查.防止漏诊.在高危人群中检测血清VCA-IgA筛选鼻咽癌作用十分重要.

    作者:彭向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苯那普利辅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辅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疗效.方法将E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5mg/日,至明显进入多尿期停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各期越期率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各期越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组血Gr平均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Cr平均恢复天数及尿蛋白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苯那普利作为治疗EHF辅助药物有减轻蛋白尿、降低血Cr、改善肾功能、提高越期率等作用,可改善预后.

    作者:陈红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其发病与环境、感染、遗传、免疫因素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细菌感染是一种促发因素,炎症性肠病有遗传性并发现了与其可能有关的易感基因,异常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的发病机理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又有不同特征.

    作者:彭仲生;胡品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自制硅胶短支架治疗前尿道狭窄

    目的减少尿道扩张次数,降低治疗费用.方法从1993年~1997年,对36例前尿道狭窄患者,在经尿道切开或经尿道扩张术后,于前尿道内留置带线多孔硅胶短支架管,并对置管时机、支架物及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 36例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率达29例(80%),无需作多次尿扩.结论尿道内置硅胶短支架治疗复发性前尿道狭窄是一种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伟豪;袁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紧急处理与预防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紧急处理的指征和方法.方法总结了5例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结果 2例再次术后出血,5例次有咳嗽、发绀、呼吸困难和颈部肿胀、伤口溢血,1例发生休克,5例次残面和创面渗血,2例次甲状腺上动脉内侧支结扎线滑脱,均经手术止血.结论出血原因有术中血管处理不当、腺体残面和手术创面渗血、麻醉效果不佳、手术操作过粗、甲亢病人术前准备不充分.早期发现出血,及时手术止血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止血后仍有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

    作者:陈润成;梁柳森;张继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迈向新世纪的医院科研管理与医疗新体系

    市场竟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求医院顺应社会发展,分析研究目前形势,把握机遇,走科技兴医的之道,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以科研为后盾,为医疗工作开创新局面.

    作者:刘宇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B超显像肝内胆管壁回声增强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超显像肝内胆管壁回声增强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206例患者的肝内胆管的超声改变.结果根据超声所见,并结合不良饮食习惯如生吃鱼虾、在外就餐机会多、卫生条件差等均是造成感染的原因,可提示肝吸虫的存在.结论腹部B超无痛、无创、简便易行,特别是在常规体检中,对于肝内胆管壁回声增强的病例进行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艳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体外反搏联合药物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与疗程、反搏起始时间、年龄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对241例脑血栓形成体外反搏与治疗者的疗效,应用秩和检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脑血栓体外反搏疗效与疗程、发病至体外反搏时间、年龄存在一定关系,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栓形成发病二周内,在脑水肿消退后进行2~3个疗程的体外反搏,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可获得佳的疗效.

    作者:马细兰;邹芳招;马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教育在老年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糖尿病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糖尿病病友协会活动的方式,对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及追踪观察,与同期另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研究.结果参加教育组的糖尿病知识积分较入组时及对照组显著升高,糖代谢指标及TG、BMI显著下降;教育组指尖血糖≥15mmol/L者逐年明显减少.结论连续长期的糖尿病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改善其血糖、血脂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文星;王晓军;唐洪彦;甄毅锋;周季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