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豪;袁坚
目的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建立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的DNA分型方法.方法合成29个特异性引物和1对阳性对照引物,组成20个PCR反应用于DR位点,建立一步法PCR-SSP.结果所有样本PCR-SSP基因分型获得成功,分型结果经标准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证实符合,特异性和重复性100%.结论 PCR-SSP检测HLA-DR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高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盛强;徐霞;燕启江;邓维意;刘利东;陈柏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22例疗效及预后.结果全组22例均术后痊愈,其中出现暂时性尿失禁2例,尿道狭窄1例,均经提肛训练及尿道扩张后恢复.结论经尿道TURP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对于高龄及有合并症的前列腺增生症不是绝对禁忌征.
作者:刘锦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应用抗P53抗体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5例乳腺癌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及19例乳腺组织良性增生病变标本的石蜡包埋切片的P53蛋白表达,结果35例乳腺癌标本中有8例呈阳性,19例良性病变标本全阴性.在原发和淋巴结转移配对标本中,同一病人不同部位的P53表达无明显差异,提示P53基因异常发生在肿瘤转移前;临床病理发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P53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可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翁映玲;刘锦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只有在1951年kika首例报道发生在肺的癌肉瘤,以后陆续有个案病例报道.对其组织发生学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组织培养及放射组织照片等.而发生在我院现报道的喉癌肉瘤更罕见,国内文献仅有1例报道.现报告该病例,并做文献复习.
作者:钟霭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晚期出血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54例妊娠晚期出血孕产妇的胎儿情况,全部病例均经产后证实.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0.4%.结论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超声是诊断二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协助查找出血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处理依据.
作者:李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住院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幻觉特征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幻觉特征调查表检查104例初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前后的幻觉特征.结果治疗8周后仍有46例病人存在幻觉,但幻觉特征与治疗前明显不同,幻觉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减少,形象模糊,伴随的负性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减弱.结论即使治疗不能消除幻觉,也能改变幻觉特征,减低幻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金龙;姜楠;谢永标;朱福坚;张双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的PCR快速分型法.方法采用以PCR扩增为核心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分析方法,扩增其中含有112位和158位两个氨基酸位点之间的编码序列,产物为267bp apoE基因经扩增后,扩增产物经HhaI 内切酶消化后,然后进行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快速鉴定apoE的基因型.结果本法检测了85名健康人apoE 基因型,求出三个等位基因E2、E3、E4的频率分别为0.0824、0.8412、0.0764.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开展.
作者:张婷;陈盛强;陈柏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预防与减少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化疗质量.方法通过预防性地给予止吐剂、调整给药时间、指导食疗、护理松弛等防治与护理.结果 90%患者胃肠道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和进食,无需做特殊的处理;消除对化疗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结论控制患者恶心、呕吐的综合性措施是保证化疗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
作者:李峙;张还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及区分假性心梗样改变与心肌梗死.方法结合文献,对4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65.9%,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假性心梗样改变和心肌梗死.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常见为ST-T改变,即ST段下移,T波倒置或平坦、双向.其次是心律失常,又以早搏、房纤、束支传导阻滞常见.还可以出现假性心梗样改变,大多数表现为异常Q波不伴心肌酶升高,少数出现酷似心梗样改变且伴心肌酶升高,可以从QRS波形态上的动态变化结合心肌酶来区分鉴别假性心梗样改变与心肌梗死.
作者:谭贺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辅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疗效.方法将E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5mg/日,至明显进入多尿期停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各期越期率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各期越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组血Gr平均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Cr平均恢复天数及尿蛋白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苯那普利作为治疗EHF辅助药物有减轻蛋白尿、降低血Cr、改善肾功能、提高越期率等作用,可改善预后.
作者:陈红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糖尿病病友协会活动的方式,对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及追踪观察,与同期另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研究.结果参加教育组的糖尿病知识积分较入组时及对照组显著升高,糖代谢指标及TG、BMI显著下降;教育组指尖血糖≥15mmol/L者逐年明显减少.结论连续长期的糖尿病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改善其血糖、血脂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文星;王晓军;唐洪彦;甄毅锋;周季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其发病与环境、感染、遗传、免疫因素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细菌感染是一种促发因素,炎症性肠病有遗传性并发现了与其可能有关的易感基因,异常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的发病机理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又有不同特征.
作者:彭仲生;胡品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广东佛山市电信局职工空腹血糖(FBG)水平及糖尿病(DM)、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方法受检者1084人FBG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FBG 男性4.77±0.66 mmol/L ,女性 4.70±0.68 mmol/L,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随年龄而升高.DM患病率为1.11%(12/1084),IFG患病率为1.66%(18/1084),两者均随年龄而升高.结论 FBG筛查DM简单易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DM的筛查有利于DM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佑明;赵敏;李瑞芳;谭礼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VCA-IgA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测定血清VCA-IgA检测所得结果,并对临床怀疑鼻咽癌者作病理活检确诊后进行比较,从而说明测定血清VCA-IgA阳性特别注意要排除鼻咽癌,要定期复查.防止漏诊.在高危人群中检测血清VCA-IgA筛选鼻咽癌作用十分重要.
作者:彭向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烟酰胺(Nicotinamide,NAA)对1型糖尿病(1-DM)的防治作用.方法 NAA 1.2g/m2.d治疗1型糖尿病48例,连续口服4个月.结果 16例血基础C-肽(CP)和胰高糖素刺激后6分钟C-肽(6'-CP)显著升高;其中8例出现蜜月期,5例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均阳性,3例为ICA阳性;蜜月期发生于治疗后第3~12周;随访18个月,其中5例需恢复INS治疗.其余的32例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C-肽有上升趋向.结论烟酰胺对1型糖尿病早期的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庄万江;陈玉驹;黄伟文;麦坤仪;李万根;张志学;熊玉冰;刘冬年;宫雅南;余爱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缺铁状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87名孕妇血液和产时脐血的5项铁参数进行跟踪,其中77名分为补铁组和对照组. 结果(1)随着孕周的增加, 孕妇的SI、TS、 SF下降, TIBC上升, Hb先下降后上升,t检验各项铁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孕妇缺铁越早, 其脐血Hb、SI、TS、 SF越低,TIBC越高,孕20~26W 与临产比较SI和SF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脐血SI和SF与母血SF正相关(r=0.31 p<0.01和r=0.18 p<0.05);(3)补铁组脐血的Hb、SI、TS、 SF比对照组高,TIBC比对照组低,两组SI、SF差异显著(SI:p<0.05;SF:p<0.01).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新生儿铁贮备降低,必须进行补铁治疗.
作者:何志毅;符玉亭;黄晓军;凌慧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显像肝内胆管壁回声增强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了206例患者的肝内胆管的超声改变.结果根据超声所见,并结合不良饮食习惯如生吃鱼虾、在外就餐机会多、卫生条件差等均是造成感染的原因,可提示肝吸虫的存在.结论腹部B超无痛、无创、简便易行,特别是在常规体检中,对于肝内胆管壁回声增强的病例进行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艳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采用Sysmex K-1000型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47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明显降低.临床上有多个部位出血表现的患者,其MPV和PCT比仅有皮肤粘膜出血点的患者显著降低.至恢复期,上述三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动态监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对了解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及估计患者出血倾向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宇;叶晓光;唐正运;李贵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病例及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病例资料我们收集了同时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病(脑卒中)24例,均为广医一院住院病人,男12例,女12例,年龄50~77岁,平均59.63岁.先出现高血压病18例,先出现糖尿病6例.高血压按WHO1998年制定高血压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根据WHO标准诊断;脑梗死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诊断标准.脑卒中均在诊断为高血压和糖尿病后出现.14例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10例有不同类型急性脑血管病家族史.24例中脑梗死8例,其中再发2例;腔隙性脑梗死13例,其中再发6例;脑血管血栓形成4例,其中再发2例;脑出血1例;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典型心绞痛伴心电图改变或急性、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所有病例高血压及糖尿病均间歇治疗,未能理想控制.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方法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结果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代谢有明显紊乱,以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多见为特征.结论胰岛素抵抗患者有明显血脂代谢紊乱,此对早期预防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赵凡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