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腓骨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曾昭昌

关键词:胫腓骨, 骨折, 治疗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及适应症.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等治疗方法,平均随访1.7年.结果和结论作者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虽有较多优点,但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外固定器对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理想.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血管病416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及区分假性心梗样改变与心肌梗死.方法结合文献,对4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65.9%,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假性心梗样改变和心肌梗死.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常见为ST-T改变,即ST段下移,T波倒置或平坦、双向.其次是心律失常,又以早搏、房纤、束支传导阻滞常见.还可以出现假性心梗样改变,大多数表现为异常Q波不伴心肌酶升高,少数出现酷似心梗样改变且伴心肌酶升高,可以从QRS波形态上的动态变化结合心肌酶来区分鉴别假性心梗样改变与心肌梗死.

    作者:谭贺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骨转移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57例骨转移癌的X线照片、CT扫描和ECT骨扫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X线片未发现转移病灶37例(64.9%).CT扫描未见骨质破坏24例(42.1%),ECT全身骨扫描均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57例.结论 ECT骨扫描灵敏、快捷、简便是早期诊断骨转移癌的首选方法.X线照片、CT扫描早期阳性率低,只宜用于骨转移病灶定位后再作定性的补充检查.

    作者:杨可扬;林志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P53蛋白异常表达的探讨

    应用抗P53抗体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5例乳腺癌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及19例乳腺组织良性增生病变标本的石蜡包埋切片的P53蛋白表达,结果35例乳腺癌标本中有8例呈阳性,19例良性病变标本全阴性.在原发和淋巴结转移配对标本中,同一病人不同部位的P53表达无明显差异,提示P53基因异常发生在肿瘤转移前;临床病理发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P53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可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翁映玲;刘锦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孕妇缺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缺铁状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87名孕妇血液和产时脐血的5项铁参数进行跟踪,其中77名分为补铁组和对照组. 结果(1)随着孕周的增加, 孕妇的SI、TS、 SF下降, TIBC上升, Hb先下降后上升,t检验各项铁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孕妇缺铁越早, 其脐血Hb、SI、TS、 SF越低,TIBC越高,孕20~26W 与临产比较SI和SF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脐血SI和SF与母血SF正相关(r=0.31 p<0.01和r=0.18 p<0.05);(3)补铁组脐血的Hb、SI、TS、 SF比对照组高,TIBC比对照组低,两组SI、SF差异显著(SI:p<0.05;SF:p<0.01).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新生儿铁贮备降低,必须进行补铁治疗.

    作者:何志毅;符玉亭;黄晓军;凌慧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运用马斯洛理论护理临产孕妇

    女性在妊娠与分娩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强烈的情感的改变过程,如何做好孕妇临产期的护理,帮助孕妇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通过临床实践,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给我们提供一个认识孕妇在临产时有哪些需要的心理护理,使我们能更好护理临产的孕妇,有效地对她们实施整体护理.应用这一理论对临产孕妇进行整体护理,使孕妇的顺产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使手术率显著下降.

    作者:林岸芸;卢玉贞;何伍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尿激酶溶栓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7日溶栓疗法,于溶栓前、溶栓后第3~4d及第7~8d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除HCT外,溶栓后第3~4d及第7~8d血液流变学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溶栓前,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尿激酶7日溶栓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现象.

    作者:费建林;黄舜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极度升高的病因和死亡率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极度升高的病因和死亡率.方法对39例AST极度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AST极度升高常见原因为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急性低血压.死亡率高的为急性低血压.39例中AST/ALT>1组死亡率显著高于AST/ALT<1组.结论 AST极度升高是多因素的,AST/ALT比值对评估肝细胞坏死及估计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洪彦;周季英;钟亮伊;唐建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进一步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采用Sysmex K-1000型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47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明显降低.临床上有多个部位出血表现的患者,其MPV和PCT比仅有皮肤粘膜出血点的患者显著降低.至恢复期,上述三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动态监测HFRS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对了解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及估计患者出血倾向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宇;叶晓光;唐正运;李贵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球麻痹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球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了60例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一般资料、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及转归.结果致球麻痹的病因多样,以脑血管病多见.球麻痹可合并多种症状.病因治疗基础上物理训练及中医针炙治疗有效.急性假性球麻痹预后佳,真性慢性球麻痹预后差.结论应从病变部位及病情过程来重点分析球麻痹的临床特点.

    作者:黄立安;黄舜韶;蒋亚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胫腓骨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及适应症.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等治疗方法,平均随访1.7年.结果和结论作者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虽有较多优点,但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外固定器对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理想.

    作者:曾昭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方法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结果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代谢有明显紊乱,以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多见为特征.结论胰岛素抵抗患者有明显血脂代谢紊乱,此对早期预防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赵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操作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相应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巩固的联系时,学习便产生,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反复尝试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在操作技能的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基础护理技术,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原则和具体条件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作者:麦小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蝰蛇咬伤的综合救治措施评价

    目的探讨提高蝰蛇咬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3例蝰蛇咬伤急诊救治措施的分析,验证综合救治措施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结果综合救治措施可减少轻型蝰蛇咬伤向危重型转化及降低危重型蝰蛇咬伤的死亡率.结论综合救治措施可提高蝰蛇咬伤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梁永源;梁子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测量方法导致的血压值差异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量血压的差异.方法对3组病人(每组50人)分别测量右上肢、左上肢;餐前、餐后;听诊器胸件置于正常位置和塞进袖带的血压数值.结果除左右上肢的舒张压外,收缩压舒张压数值均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测量方法的不规范导致血压值的误差,这是基础护理需重视的问题.

    作者:吴桂梅;余湘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出血患者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晚期出血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54例妊娠晚期出血孕产妇的胎儿情况,全部病例均经产后证实.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0.4%.结论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超声是诊断二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协助查找出血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处理依据.

    作者:李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支架上粘附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支架上的粘附生长的影响因素,寻求佳细胞粘附条件.方法 HUVEC培养按文献方法进行.利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Ⅷ因子以鉴定细胞纯度,分别比较细胞代数、Fibronectin、poly-L-lysine及Ca2+浓度对HUVEC在支架上的粘附率的影响.结果 (1)第2、3、4代HUVEC在裸支架上的粘附率分别为(20.05±2.1)%、(16.12±4.02)%、(10.61±5.01)%(n=4);(2)Fibronectin(n=6)、poly-L-lysine(n=4)处理支架,HUVEC的粘附率分别为(64.3±6.19)%、(39.88±1.31)%;(3)与1mM、2mM、3mM、4mM、5mM Ca2+相对应的细胞粘附率分别为(59.81±2.58)%、(66.88±3.15)%、(78.35±3.43)%、(81.67±1.91)%、(84.83±1.31)%.结论 (1)Fibronectin、poly-L-lysine可提高HUVEC在支架上的粘附.(2)Ca2+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HUVEC在Fibronectin包被支架上的粘附.

    作者:刘录山;杨永宗;危当恒;尹卫东;袁中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和护理

    目的预防与减少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化疗质量.方法通过预防性地给予止吐剂、调整给药时间、指导食疗、护理松弛等防治与护理.结果 90%患者胃肠道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和进食,无需做特殊的处理;消除对化疗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结论控制患者恶心、呕吐的综合性措施是保证化疗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

    作者:李峙;张还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自制硅胶短支架治疗前尿道狭窄

    目的减少尿道扩张次数,降低治疗费用.方法从1993年~1997年,对36例前尿道狭窄患者,在经尿道切开或经尿道扩张术后,于前尿道内留置带线多孔硅胶短支架管,并对置管时机、支架物及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 36例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率达29例(80%),无需作多次尿扩.结论尿道内置硅胶短支架治疗复发性前尿道狭窄是一种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伟豪;袁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肝管狭窄综合征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本文介绍了Mirizzi综合征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初步经验,探讨了应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可能性.方法在腹腔镜手术条件下,使用特殊设计的牵引器,将肝脏引向头端,显露胆囊,仔细解剖胆囊至适当部位,切开胆囊取出嵌顿的结石,完成Ⅰ型手术.对于Ⅱ型病人,则经过胆囊管残端及瘘管放入Folley管,进行胆总管造影,探明并处理结石,仔细关闭瘘管并在其远端另行放置T型管作暂时性外引流,放置引流管完成手术.结果本组17例病人在腹腔镜条件下顺利完成手术,效果良好.结果 Mirizzi综合征的Ⅰ型及Ⅱ型病人都可以在腹腔镜条件下完成手术,为扩大腹腔镜手术范围积累了经验.

    作者:叶建宇;麦克马洪;McMahon MJ;拉维Larvin M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眼轴长>26mm的39例(43只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2~48个月),眼轴26~28mm 25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5的22只眼,占88%,眼轴长>28mm 18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5的4只眼,仅占22%.术后未见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角膜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可靠,手术并发症少.视力差的主要原因为眼底病变,并随眼轴长增加而增加.

    作者:金敏;邓奋刚;邝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