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6例疗效观察

李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骨质疏松, 绝经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及骨密度均有所改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84.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余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患者血压变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分别监测7天平均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 hDBP)均值;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均值尿毒症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BP夜间下降率(d-nSBP)尿毒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毒症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24h平稳降压对于改善预后,减轻靶器官受损至关重要.

    作者:金杯;范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后感染原因的分析及预防

    锁骨下静脉置管所引起的导管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可引起导管性败血症,处理不当可致2%~3%的死亡率.为此必须了解患者置管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在留置过程中的一些需加以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抗炎修复的作用

    目的:评价臭氧水对感染性创面抗炎修复作用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 2010年3月的87例伴不同程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伤口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臭氧消毒水伤口冲洗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甲、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67.5%、17.5%0、15.0%,观察组则分别为89.4%、8.5%、2.1%,观察组患者创面抗炎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消毒水冲洗引流感染性创面可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易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带下病中医诊断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别称“带下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宫颈炎分急性宫颈炎与慢性宫颈炎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较常见,慢性宫颈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或黄白相兼,有异味.《傅青主女科》将带下分为白、黄、赤、青、黑五种.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上则以白带、黄带为常见,其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着重探讨宫颈炎对妇女的危害及中医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盛薪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环丙氟哌酸致良性高颅压综合征2例报告

    1病例1患儿,女,8个月,腹泻4周,大便先稀水样3天前转脓样便,每天4~5次,院外拟肠炎给予环丙氟哌酸口服,1/3片tid,(0.2g/片),合用654-2、叶酸等治疗,3天后仍腹泻,于2007年5月23日入院,无发热、呕吐及抽搐症状,无四环素、鱼肝油等服用史.

    作者:李传学;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磺酸酚妥拉明抗心律失常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甲磺酸酚妥拉明(PM)对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了PM对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表明PM降低正常心室肌细胞INa电流密度峰值,钠离子通道失活加速,失活后再恢复时间延迟.结论:PM对心室肌细胞0相动作电位快钠电流有抑制作用,能使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许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病机制,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E峰,A峰,E/A,DT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异常、能量代谢障碍和心肌僵硬是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痛证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善用于治疗各种痛症,疗效显著.综述近十年来该方在各种疾病引起的病症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关枫;张衍秀;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16例体会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患者1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行8~1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均为肱骨头坏死、钢板断裂、骨不愈合或感染的情况发生,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对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可减少对组织剥离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康复,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苏忠德运用血府逐瘀汤经验

    武汉第一人民医院苏忠德老中医认为疑难杂病常有气结络淤存在,而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之功正适于此病机.列举苏老之鼻衄、脱发、失眠验案各一例,皆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化裁得良效,说明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功效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值得引起重视和选一步研究.

    作者:李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氟烷的发育期神经毒性及干预研究进展

    异氟烷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之一,其对发育期神经元可能存在毒性作用包括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凋亡增加、影响神经突和突触联系以及对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都已初步得到证实.对近十年来发现的异氟烷发育期神经毒性的特点、机制和药物干预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项传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6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及骨密度均有所改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84.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余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1年接受治疗的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孕妇1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瘙痒症状、黄疸明显好转,临床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甘胆酸、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降低分娩危险,改善分娩结局,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国华;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出血原因,对照组临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临床给予奥曲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上消化道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主要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原因引起的.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比较复杂,是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质量.

    作者:陈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久哮从瘀论治

    在“喘有夙根”等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根据古代文献的相关论述,探析伏痰、气滞、血瘀、络病与哮喘的关系,结合血瘀证的现代研究,提出久哮当从瘀论治的观点.

    作者:杨继兵;高紫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五色梅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对药用植物五色梅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理化鉴定等.结果与结论:对原植物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所得结果可以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郑达敏;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随机抽取8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科,将其分为治疗组(泮托拉唑)与对照组(奥美拉唑)两组,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对比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作者:袁骥;艾彦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川乌在痹证中的配伍应用

    川乌是一味具有大毒但疗效确切的药物,历代医家常以川乌为主治疗痹证,临床上诸多医生畏而不用或少用.就其在治疗痹证中的配伍应用,从寒邪偏胜、湿盛邪恋、营卫不和、瘀血阻滞、久病入络、痰瘀闭阻等六个方面加以论述,强调辨证东治,注重配伍,才能大限度地提高川乌治疗痹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张永鹏;刘静;张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从中药药理及临床探讨张仲景应用厚朴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从中药药理以及临床探讨的角度探讨张仲景在应用厚朴的临床和理性分析.方法:对张仲景所使用过的含有中药厚朴的方剂进行整理,从中总结厚朴的临床药理作用,分析应用的合理性,以及药理学作用.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张仲景在临床用药上,立法严谨,使用药物精当,在临床上,主要利用厚朴化湿除胀,通降胃气;行气解郁,平抑肝逆;宣肺平喘,苦温下气;活血利气,通阳行滞的功效.在药理作用上具有抑止细菌的作用;对横纹肌的松弛作用;抗抑郁的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抗血小板凝集的的作用.结论:张仲景在应用厚朴上用药严谨,立法严谨,从现代中药药理学的角度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使厚朴在不同的方剂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应用厚朴方面十分合理.

    作者:黎潭辉;罗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功效研究综述

    白花蛇舌草是一种传统中药,目前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共有50余种,主要为黄酮类、蒽醌类、萜类、甾醇类、酚酸类和糖类等.白花蛇舌草各类溶剂的提取物及部分单体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单体成分的功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是其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作者:宋凤艳;李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