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兵;高紫璇
川乌是一味具有大毒但疗效确切的药物,历代医家常以川乌为主治疗痹证,临床上诸多医生畏而不用或少用.就其在治疗痹证中的配伍应用,从寒邪偏胜、湿盛邪恋、营卫不和、瘀血阻滞、久病入络、痰瘀闭阻等六个方面加以论述,强调辨证东治,注重配伍,才能大限度地提高川乌治疗痹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张永鹏;刘静;张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分别监测7天平均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 hDBP)均值;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均值尿毒症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BP夜间下降率(d-nSBP)尿毒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毒症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24h平稳降压对于改善预后,减轻靶器官受损至关重要.
作者:金杯;范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消化内科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为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应该采用保守综合治疗,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布来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甲磺酸酚妥拉明(PM)对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了PM对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表明PM降低正常心室肌细胞INa电流密度峰值,钠离子通道失活加速,失活后再恢复时间延迟.结论:PM对心室肌细胞0相动作电位快钠电流有抑制作用,能使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许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大白鼠肠穿孔建立脓毒血症模型,观察大白鼠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探讨大白鼠脓毒血症引起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和参附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手术造成大白鼠肠穿孔并引发脓毒血症.健康大白鼠6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实验组(CLP组)和治疗组(SF组).NS组开腹,分离出盲肠,穿线不结扎—穿孔,然后关腹,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CLP组开腹,分离出盲肠,结扎并穿孔,然后关腹,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然后关腹.SF组术后腹腔注射参附,然后关腹,并每隔10h追加一次给药.根据不同时间点将CLP组和SF组分为3h、6h、12h、24h四个亚组,每个亚组各5只大鼠,在4个不同手术时间点分别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并无菌提取肝组织标本,检测单个核细胞中NF-κB活性、TNF-α水平.结果:与NS组对比,CLP组:①单个核细胞中NF-κB活性明显增高,6h明显(P<0.01);②血清TNF-α浓度明显升高,6h明显(P<0.01);SF组与CLP组对比,参附注射液可显著降低NF-κB活性、TNF-α水平(P<0.01).结论:①NF-κB和TNF-α参加了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导致肝脏损伤;②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NF-κB以及TNF-α的释放,减轻肝脏损伤,对脓毒血症起治疗作用.
作者:丁文博;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黄连生物碱单体(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及其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活性和氧化应激能力.方法:细胞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及其复合生物碱促进葡萄糖消耗的能力;动物实验评价3种生物碱,复合生物碱、高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糖脉康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液丙二醛(MDA),SOD和醛糖还原酶(AR)活性.结果:三种生物碱单体均能促进细胞葡萄糖消耗,都有抗氧化作用,但是复合生物碱的效果好.动物实验表明复合物的降糖能力优于单体,且能明显增加SOD活力,降低mALB和MDA含量和AR活性.结论:黄连复合生物碱较强的降糖和抗氧化能力可能通过黄连生物碱单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实现.
作者:陈新;黄静;李盼盼;李学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炎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120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并且正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炎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检查结果达标率更高.结论:炎热清注射液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全瓷冠在无髓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4例无髓牙患者进行全瓷冠修复,处理各种牙齿问题,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共修复治愈154例患牙,多数使患者达到满意效果,治愈并满足无髓牙患者美观要求.结论:全瓷冠在无髓牙修复中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钟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加替沙星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治疗后NIH-CPSI、疼痛不适、排尿症状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变化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替沙星联合普适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白细胞个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张芬芝;宁群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预混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低血糖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控制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共发生8例低血糖事件,实验组低血糖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8.4%)(P<0.05).两组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可靠.
作者:黄敏瑜;梁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恶性肿瘤是人们健康的杀手,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放疗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乏氧状态易引发放疗的敏感性问题,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临床经验对肿瘤放疗增敏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希望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廖云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宫颈成熟评分、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出血量、胎盘残留率、软产道裂伤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剖宫产术后孕中晚期瘢痕子宫引产率高,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帅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99mTc-DTPA与99mTc-EC两种核素肾动态显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20例正常对照组、70例慢性肾脏病肌酐正常组和48例慢性肾脏病肌酐升高组进行两种显像剂的肾动态显像,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慢性肾脏病肌酐正常组的GFR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PF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ERPF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肾脏病肌酐升高组的GFR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PF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FR/ERPF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GFR与ERPF均呈正相关,相关性依次为r=0.647、r=0.794、r=0.863.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GFR是评价其肾功能早期变化的敏感指标,同时检测GFR和ERPF可对其肾功能受损程度提供更全面的信息.GFR与ERPF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陈海龙;邵小南;张云;邵晓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采用BiPAP通气方法对患有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4例患有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低流量吸氧治疗和BiPAP通气治疗.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H、PaO2、SpO2、PaCO2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发生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Bi-PAP通气方法对患有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谭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喘有夙根”等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根据古代文献的相关论述,探析伏痰、气滞、血瘀、络病与哮喘的关系,结合血瘀证的现代研究,提出久哮当从瘀论治的观点.
作者:杨继兵;高紫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方法:对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3例好转,病情严重或者无好转患者16例,病死4例.结论:在现有技术下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外,并没有十分有效的疗法.早期诊断可以提高糖尿病人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汤英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在伤口愈合障碍的患者皮下放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伤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剖宫产手术妇女42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210例.治疗组,进行腹壁缝合时,在脂肪层放置自制的引流管引流;对照组切口和缝合部位相同,只是不放置引流管.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210例患者中,伤口愈合为甲级者176例,乙级30例,丙级4例,没有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甲级116例,乙级70例,丙级20例,丁级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和手术完成后住院的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其皮下置引流管引流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梁淑君;陈解萍;邓丽芳;胡建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对其实施保肛手术,术后随访病人对控便能力的满意度、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显示,三组术后1年排便反射和控便能力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术后3年复查时对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手术治疗效果完全满意的有120例,基本满意的有48例,没有不满意病例.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避免造成永久性的造口,术后患者排便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基本上可以根治,并且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主要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文光;文武魁;蔡旌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锁骨下静脉置管所引起的导管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可引起导管性败血症,处理不当可致2%~3%的死亡率.为此必须了解患者置管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在留置过程中的一些需加以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薏苡仁及其麸炒品对正常动物,脾虚模型动物胃肠动力的影响和比较,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验证其炮制工艺的原理和意义.方法:采用正常动物、脾虚模型动物,研究和比较薏苡仁生制品对其胃排空、小肠推进率、腹泻指数、脾虚指数和胃肠激素MTL、GAS、SS、VIP的影响.结果:薏苡仁生制品能够提高并促进正常及脾虚小鼠胃肠动力,改善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紊乱异常水平,且制品作用强于生品.结论:验证了炮制理论中提出的薏苡仁麸炒品更善于健脾止泻的药效作用.
作者:李爽;沈晓庆;章琦;伊丽波;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