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寅;王晓凤
我院于2001年7月收治1例男患,因外伤致右眼上睑约2×2cm范围的皮肤缺失.我们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覆盖创面,促使自身皮肤上皮组织生长,终覆盖创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丽;王世光;高野;杨玉华;赵艳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眼眶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揭示MALT淋巴瘤的特征,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佳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7眼眼眶MALT淋巴瘤的影像学、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6例9眼位于泪腺部,6例位于结膜,12例位于眼眶内;三种影像学检查,假阴性率为22.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上肿块血流Vmax40.96cm/s;21眼单型免疫球蛋白检测阳性,其中15眼к阳性,6眼λ阳性;15眼CD45RA阳性,18眼CD45R0弱阳性,23眼CD20阳性,24眼CD3阴性.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眼复发再次切除.结论:眼眶原发MALT淋巴瘤诊断需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眼眶MALT淋巴瘤治疗上采取局部切除或放射治疗,疗效佳,复发率低,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证实.
作者:孙亚斌;魏锐利;赵岳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脑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位于蝶鞍区.由于视交叉在蝶鞍之上,肿瘤往往会侵犯视路,使患者首先出现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而就诊眼科.但因肿瘤侵犯位置不同及检查的忽视,使之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的病例仍有发生.现将所遇2例报告如下.
作者:傅佾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女性 64岁 2年前因左眼视物不清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未予治疗.又因右眼视物不清10天前来我院就诊.全身体检未见异常.
作者:关娟;盛豫;周历;王慧霞;王萍;司艳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4例,行囊外或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取中央部晶状体前囊膜,分别行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改变有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扁平细胞多无正常细胞结构,低柱状及柱状细胞,细胞结构大体正常,但细胞间隙增大,胞浆内可见空泡变性,部分细胞溶解坏死,部分细胞皱缩,呈早期细胞调亡改变.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坏死与凋亡均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
作者:庞辰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ARN视力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31例38只眼ARN患者的视力、眼部表现和治疗方针.结果:治疗后22只眼(57.9%)视力提高;单纯药物治疗后3只眼(60%)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脱离,明显高于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后(15.38%);玻璃体手术术后15只眼视网膜平复,2只眼未愈.结论:预防性激光光凝可减少ARN患者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发生率,预防性玻璃体切除术可稳定视网膜结构、保持并增进视力.
作者:明月;庞利民;吴雅臻;张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卡××女 57岁维族头痛、头昏1年,半年前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右眼视力下降明显,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双眼视神经乳头炎,双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收住眼
作者:胡长涛;张莉;李忠荣;孔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观察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开角型青光眼视乳头筛板血流的作用.方法:选择31例60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年龄30~77岁,平均52岁,其中女性12例23眼,男性19例37眼.A组口服尼莫地平20mg/次,每日三次,17例(34眼),连续服用,平均随访4.3月.B组口服尼莫地平40mg/次,每日三次,总共为14例(26眼)平均随访5.3月.用药前后应用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图仪测量视乳头筛板的血流参数.结果:口服20mg尼莫地平组,血供改善,血流量从9.29±5.69提高到13.99±7.46;血液流速从159.41±90.15提高到225.70±87.81:红细胞移动速率从0.58±0.33提高到0.92±0.57.口服40mg尼莫地平组,血流量从6.70±3.23提高到8.57±3.93;血液流速从113.25±56.36提高到168.97±74.57;红细胞移动速率从0.42±0.20提高到0.61±0.26.经过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A、B二组服药后血流参数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地改善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乳头筛梅区的血流.
作者:肖明;孙兴怀;沈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视觉器官特别是视网膜、视路以及分布于视器各组织中的支配神经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管怀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巩膜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变态性反应有关,因常与胶原性疾病并存,亦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近来,我门诊部遇到1例单眼后巩膜炎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误诊为上颌窦炎、视神经乳头炎、眼眶内肿物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角膜异物是临床常见眼外伤,治疗上一般在异物剔除术后联合应用抗炎药物治疗.但对于角膜缘异物,常见有角膜缘上皮结膜化,新生血管长入,假性翼状胬肉及造成患眼散光等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坚寅;王晓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转移性眼内容炎起病急、发展快,早期易漏诊而致视力丧失.本文就我院所遇由于肝、胆道系统感染并发转移性眼内容炎3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复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是引起婴幼儿白瞳症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科2001年6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病例两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爽乐;李正时;古世芳;侯叔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疱病毒Ⅰ型(HSK-1)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角膜病,其发病率日益增多,治疗困难,临床表现复杂.该病的特点是HSK-1具有在人体三叉神经节永久潜伏,并可经轴浆运输到角膜,产生复发感染.
作者:张晓将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7只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结果:9例17只眼,眼轴14.36~19.33mm;均合并有高度远视,屈光度+7.00~+16.00D.所有的患眼均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其中9只进展期的患眼经过激光虹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使青光眼得到控制;有1只眼在就诊时已是绝对期,予以睫状体光凝以改善疼痛症状;另外7只晚期患眼均接受了滤过手术,其中3只在随诊期内出现了严重眼后节并发症导致失明.结论: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的治疗很复杂,在早期进行激光虹膜手术是治疗真性小眼球合并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密闭性的眼内手术和预防性的涡静脉减压术、前巩膜切开术、巩膜切除术可以减少滤过手术灾难性的眼后节并发症.
作者:余敏斌;黄圣松;叶天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观察其视力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90.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佳矫正视力≥0.3者17眼,约占81%;其中佳矫正视力≥0.5者12眼,占57.14%.两眼术后视力无提高,其中一眼为陈旧性黄斑病变,另一眼为视神经萎缩;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陶润平;郑景华;梁文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可能的发病机理、手术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对12例(16眼)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情况、联合手术的方案以及手术治疗的时机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手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青光眼患者全部有效.结论:恶性青光眼发病的机理可能与睫状突、晶状体和玻璃体前界膜之间的异常关系有关.对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而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廖洪斐;陈蔷娟;张向荣;刘永琰;黄宾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22例累及眼部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作一初步临床分析.方法:收集1990~2000住院的SJS病例105例.回顾性分析其中眼部受累的患者22例(占20.95%).根据致敏药物、发病前所患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总结分析其可能的病因、眼部表现规律及治疗.结果:累及眼部的22例SJS病人中,肯定或可能是药物过敏引起的占86.36%,其中,抗生素类占45.45%.眼部充血是常见的体征占100%,有50%的病人结膜和/或角膜形成假膜,视力下降占31.82%.眼部治疗主要是应用抗感染和人工泪液治疗.结论:药物过敏是SJS常见的原因.以结膜充血和假膜形成为特征的卡他性结膜炎是SJS眼部受累的常见表现,重者可导致视力下降,早期合理的眼部治疗对预防晚期并发症非常重要.
作者:霍丽君;廖瑞端;吴善宏;陈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男 15岁生后4个月右眼球结膜出现小米粒大灰色肿物,逐渐变黑,生长缓慢,14岁才达黄豆大小.入院前3个月黑色物突然生长加速,无视力下降及其它不适.
作者:陈梅珠;曲丽娟;陈国苍;余鹰翔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现将我们在1984年2月~2001年10月遇到的10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桂玲;刘凤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