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指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膜,是由许多不同的原因使玻璃膜损坏破裂,脉络膜毛细血管引发的纤维组织膜,导致黄斑部表现出相似的病变,直接危及病人中心视力,成为致盲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淑兰;何洪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观察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开角型青光眼视乳头筛板血流的作用.方法:选择31例60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年龄30~77岁,平均52岁,其中女性12例23眼,男性19例37眼.A组口服尼莫地平20mg/次,每日三次,17例(34眼),连续服用,平均随访4.3月.B组口服尼莫地平40mg/次,每日三次,总共为14例(26眼)平均随访5.3月.用药前后应用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图仪测量视乳头筛板的血流参数.结果:口服20mg尼莫地平组,血供改善,血流量从9.29±5.69提高到13.99±7.46;血液流速从159.41±90.15提高到225.70±87.81:红细胞移动速率从0.58±0.33提高到0.92±0.57.口服40mg尼莫地平组,血流量从6.70±3.23提高到8.57±3.93;血液流速从113.25±56.36提高到168.97±74.57;红细胞移动速率从0.42±0.20提高到0.61±0.26.经过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A、B二组服药后血流参数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地改善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乳头筛梅区的血流.
作者:肖明;孙兴怀;沈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6例36只眼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视力、眼压、房角、人工晶体情况、青光眼类型、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36眼视力为无光感~0.8,平均眼压为42.8±15.1mmHg.26只眼(72.2%)房角关闭,9只眼(25%)房角开放.11只眼(30.5%)人工晶体偏位(6只眼人工晶体夹持);人工晶体袢位置异常者7例(19.4%).继发闭角型青光眼26只眼(72.2%),开角型青光眼9只眼(25.0%).15只眼行UBM检查,图象显示4只眼虹膜膨隆房角关闭,5只眼虹膜平坦房角关闭,3只眼为宽角;2只眼睫状体水肿,9只眼人工晶体位置正常,6只眼人工晶体和/或袢位置异常,2只眼晶体皮质残留.33只眼施手术治疗,3只眼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后眼压为12.0±4.6mmHg,治疗后视力低于0.3者26只眼(72.2%).结论: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棘手,视功能恢复不良.UBM对人工晶体术后继发青光眼诊断、分析及处理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刘杏;梁远波;蔡小于;陈秀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男 18岁学生患者因近视,于3月前开始配戴角膜塑形术(OK镜).配戴后视力明显提高.1周前,左眼疼痛、畏光、流泪伴视力下降.在外诊治无效,来我院.
作者:王冰;蔡福;李茜;王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泪小管断裂是眼外伤中一类常见病.吻合泪小管使之畅通是手术目的.本文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01年4月收治该类病例56例56眼.
作者:陈力;罗又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ICGA引导激光治疗AMD的疗效.方法:本组27例(30只眼)AMD患者.根据FFA、ICGA的结果,对不同的AMD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①有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及渗漏者,采取拱环外直接光凝;②合并有视网膜水肿者用格栅状光凝;③可见明显滋养血管者,则直接封闭该血管.在光凝后2月复查FFA、ICGA,如仍有CNV,渗漏者再次光凝.结果:本组27例,随访3~10个月:①显效4例,视力提高0.4~0.8,CNV消失;②有效10例,视力提高0.15~0.3,CNV基本消失或有明显减轻;③无变化有10例,视力在0.01~0.1,CNV变化不明显;④退步有2例,视力由0.1下降到指数/眼前,CNV增加,伴有视网膜水肿.结论:①ICGA能发现FFA中不能显示的滋养血管,直接光凝滋养血管,就可治疗黄斑下的新生血管膜,既可使疾病得到治疗,又能较好地保存原有视力.②在出血或渗出遮盖的情况下FFA不能发现CNV,而ICGA检查,则能早期发现这种隐匿性CNV,及时光凝就可防止CNV的漫延,保护中心视力.本组资料显示,病程短者其效果明显好于病程长者.因此,对AMD患者,应早期用ICGA检查,发现CNV后及早采用光凝,病变不致扩大而影响中心视力.
作者:杜立芳;喻长泰;巩丽青;余运娴;朱研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是引起婴幼儿白瞳症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科2001年6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病例两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爽乐;李正时;古世芳;侯叔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细菌性泪小管炎临床较易诊断.伴有结石形成的泪小管炎,常常因形成局部肿块、结膜溃疡、瘘道而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我院曾遇到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疱病毒Ⅰ型(HSK-1)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角膜病,其发病率日益增多,治疗困难,临床表现复杂.该病的特点是HSK-1具有在人体三叉神经节永久潜伏,并可经轴浆运输到角膜,产生复发感染.
作者:张晓将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Stargardt's病的临床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38眼Stargardt's病的临床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资料,分析其视力损害程度、年龄分布状态及病灶表现形态.结果:视力0.02~0.1者115眼(83.33%),0.2~0.5者23眼(16.66%);近视力高Jr=2、低Jr=0.其中10岁前起病者33例、11~20岁起病者26例、21~30岁起病4例、31~40岁起病6例.病灶形态:①单纯黄斑病灶型24例48眼;②黄斑病灶联合眼底黄色斑点型29例54眼;③黄斑病灶与后极部色素脱失相融合型16例32眼.第三型病灶形态与前两型病灶在起病年龄与病程长短方面差别无明显意义(P>0.05).三种病灶形态的病变程度差别亦无意义(P>0.05).结论:①Stargardt's病对视力的影响较大,但暂未见到视力全部丧失的病人;②Stargardt's病主要出现于青少年时期,亦可在成年人后期发病;③黄斑病灶与后极部色素脱失融合为一体的特殊病灶可能是Stargardt's病的另一种特殊的FFA变异形态.
作者:唐朝珍;姜德咏;聂爱光;曹丹;蒋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ARN视力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31例38只眼ARN患者的视力、眼部表现和治疗方针.结果:治疗后22只眼(57.9%)视力提高;单纯药物治疗后3只眼(60%)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脱离,明显高于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后(15.38%);玻璃体手术术后15只眼视网膜平复,2只眼未愈.结论:预防性激光光凝可减少ARN患者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发生率,预防性玻璃体切除术可稳定视网膜结构、保持并增进视力.
作者:明月;庞利民;吴雅臻;张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角膜异物是临床常见眼外伤,治疗上一般在异物剔除术后联合应用抗炎药物治疗.但对于角膜缘异物,常见有角膜缘上皮结膜化,新生血管长入,假性翼状胬肉及造成患眼散光等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坚寅;王晓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两种全眼球深低温冷冻保存法保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效果,为临床应用长期保存材料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奠定基础.方法:将60只兔眼球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全眼球深低温冷冻保存.一组采用前房注气法,二组采用前房注DMSO法.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小组,分别保存7d、30d、60d.通过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内皮细胞电镜检查及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染色,判定两种方法保存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状态.结果:①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注气组在复温结束后角膜中央厚度比保存前明显增厚(P<0.01),7d、30d、60d组保存前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399.6±26.7μm、406.0±31.6μm、404.8+40.7μm,复温后分别为511.6±69.5μm、515.3±45.7μm、506.2±31.4μm.前房注DMSO组在复温结束后角膜中央厚度比保存前明显变薄(P<0.01),7d、30d、60d组保存前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419.2±30.3μm、419.3±41.8μm、403.7±33.0μm,复温后分别为352.2±32.0μm、362.3±64.3μm、346.2+25.2μm,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一种方法不同保存时间的角膜厚度变化无显著差异性.②电镜检查:两实验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程度明显不同.前房注气组电镜下见大面积角膜内皮细胞膜破裂,胞核裸露,核染色质固缩,但无核溶解现象.前房注DMSO组电镜下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完整,细胞器存在,只有少量细胞发生破裂性改变.同一种方法不同保存时间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基本相似.③活性染色:前房注气组显示角膜内皮细胞广泛破坏,测不出角膜内皮细胞存活率.前房注DMSO组显示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均匀,边界清楚,保存7d、30d、60d后,角膜内皮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0±6.3)%、(84.8±6.6)%、(86.1±5.7)%,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1.前房注DMSO法深低温保存全眼球可长期保持角膜内皮细胞活性,具备了临床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条件.2.前房注气法深低温保存全眼球角膜内皮细胞活性基本破坏,不适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作者:祁辉;洪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巩膜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变态性反应有关,因常与胶原性疾病并存,亦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近来,我门诊部遇到1例单眼后巩膜炎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误诊为上颌窦炎、视神经乳头炎、眼眶内肿物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抗青光眼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眼内压以达到缓解症状和消除疼痛.其方法大致为两类,一类是增加房水排出量的手术,如周边虹膜切除术,各种滤过性手术,外路小梁切开术等;另一类是减少睫状体分泌房水量的手术,如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高强度聚焦超声术等.
作者:胡博杰;季建;孙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卡××女 57岁维族头痛、头昏1年,半年前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右眼视力下降明显,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双眼视神经乳头炎,双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收住眼
作者:胡长涛;张莉;李忠荣;孔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视觉器官特别是视网膜、视路以及分布于视器各组织中的支配神经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管怀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于2001年7月收治1例男患,因外伤致右眼上睑约2×2cm范围的皮肤缺失.我们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覆盖创面,促使自身皮肤上皮组织生长,终覆盖创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丽;王世光;高野;杨玉华;赵艳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男 15岁生后4个月右眼球结膜出现小米粒大灰色肿物,逐渐变黑,生长缓慢,14岁才达黄豆大小.入院前3个月黑色物突然生长加速,无视力下降及其它不适.
作者:陈梅珠;曲丽娟;陈国苍;余鹰翔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现将我们在1984年2月~2001年10月遇到的10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桂玲;刘凤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