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平;朱卫芳;徐湖波
目的 研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骨窗血肿清除术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微骨窗组和内镜组(各47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残余血肿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颅内感染、再出血及脑脊液漏).结果 内镜组残余血肿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微骨窗组(P<0.05).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明显高于微骨窗组的89.36%(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13%,明显低于微骨窗组的12.77%(P<0.05).结论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治疗效果显著,血肿清除更彻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龙宇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措施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为干预前时期,设为对照组(90例急诊危重患者);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干预期,设为观察组(90例急诊危重患者).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为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优化措施中,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是应对急诊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
作者:关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慢性左上腹痛是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者急性发病后时发时愈的左侧上腹部疼痛. 从解剖学对腹部分区来看,临床上常以脐为中心作相互垂直的垂线和横线,将腹部划分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和右下腹. 位于左上腹的主要脏器有胰腺、脾脏、左半结肠、部分胃腔. 对于慢性左上腹痛的诊断与鉴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病年龄、起病因素、腹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现本文就引起慢性左上腹痛的常见疾病进行简要讲述.
作者:周晓黎;时昭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当前人类死亡的两个主要原因,关于高血压与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始于1975 年,但是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暂不明确. 较多学者认为恶性肿瘤和高血压均是增殖性病变,两者具有相似的发病机理,因此推断高血压可能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另一方面,高血压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易栓倾向能加快肿瘤的进展及转移,对整个肿瘤的进程起推动作用. 有研究表明,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较,高血压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更大. 谢良地等[1]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大,比正常血压者提前了10年,发生肿瘤的危险性为血压正常者的2 .15 倍.因此提示高血压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将从高血压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机制、抗高血压药物对肿瘤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洪卫卫;周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在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CSP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经超声引导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块面积、血β-HCG、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①总治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疗效可靠.
作者:黄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为提高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质量,培养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技能扎实、科研思路创新的综合型人才,本文从优化教学体系、更新教学手段、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完善考核手段及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建设等方面推陈出新,同时对教学改革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对策分析,力图赋予依托基础、衔接临床、辐射科研的医学机能实验学新内涵.
作者:徐丹;董婉婷;汪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足月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38例为观察组,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27例)和重度窒息组(11例).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标准分为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采用脑功能监护仪于出生后6h内对研究对象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从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SWC)及有无癫痫样活动3个方面分析各组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背景活动均正常.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患儿,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及重度HIE组患儿背景活动及SW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癫痫样活动.轻度窒息组患儿偶次痫样放电2例,重度窒息者组患儿偶次痫样放电、反复放电及癫痫持续状态分别为2、3、1例;轻度HIE组患儿偶次痫样放电1例,中度HIE组患儿偶次痫样放电及反复放电分别为3、2例,重度HIE组患儿偶次痫样放电、反复放电及癫痫持续状态分别为1、2、2例;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及重度HIE组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839,P<0.05).结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可早期发现脑损伤,有助于窒息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诊断.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功能性胃肠病( fi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 FGIDs) ,又称肠脑互动异常,是一组因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黏膜免疫功能改变、肠道菌群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难以排出食物或粪便为特征的非器质性消化道紊乱性疾病. 为帮助医生及研究者理解此疾病病理生理并作出确切诊断,进而作出有效治疗决策,近几十年来,相继制定了罗马标准,即1994年的罗马Ⅰ标准,1999年的罗马Ⅱ标准,2006年的罗马Ⅲ标准及2015年的罗马Ⅳ标准.
作者:安婧;刘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术置管.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94.44%、导管平均留置时间(9.23±0.12)d、并发症发生率5.56%,均较常规置管方法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术,可提高新生儿置管成功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琳;鲁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离的MRSA菌株,用WHO-NET 5.6软件分别按照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年龄段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3年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97株,其中MRSA 105株,分离率为13.2%.MRSA的标本来源以痰液、伤口分泌物、血液为主,分别占47.6%、27.6%、8.6%.临床科室分布以普外科、ICU、骨外科为主,分别占20.00%、14.30%、13.30%.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敏感.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A的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宋江勤;欧阳娟;姚文丽;胡晓蓉;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磁控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检查中受检者的焦虑状况、耐受性及依从性.方法 纳入2016年4月~2016年10月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受检者385例,分成研究组(胶囊内镜检查)181例,对照组(胃镜检查)204例.两组检查前均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检查结束后完成耐受度和依从性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受检者在焦虑状况、耐受性和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完成率为100%(181/181),对照组完成率为96.1%(196/204).研究组SAS评分为12~55(29.87±10.53)分,对照组SAS评分为30~69(56.63±9.13)分,两组SAS评分比较P<0.05;耐受度调查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研究组耐受度分值为(0.017±0.128)分,对照组耐受度分值为(2.657±0.570)分,两组比较P<0.05;两组依从性比较,P<0.05.结论 磁控胶囊内镜较常规胃镜检查,受检者不易产生焦虑状况,耐受性好,依从性高,有利于提高上消化道检查的接受度.
作者:孙洁;史肖华;朱琪麟;刘杰;王良晶;郑家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眼科门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9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将护理质量、效果及满意度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1±6.4)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2.1±5.9)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发生率分别为8.0%和3.0%,对照组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发生率分别为24.0%和1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93.0%vs.75.0%,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眼科门诊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张何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产妇均实施常规子宫背带缝合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欣母沛.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48 h血红蛋白水平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8 h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2 h及出血量在500~1000 ml的患者占比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缝合术与欣母沛联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促进产妇临床症状改善,出血量减少和出血时间缩短.
作者:吴美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联用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心肌炎按随机抽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联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P<0.05);观察组α-氢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联用治疗小儿心肌炎,可有效改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福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仪的应用是否能提高脑外伤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20例脑外伤术后患者均在术中植入颅内压监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探头,术后连续监测颅内压.同时按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每1小时观察1次患者瞳孔.观察持续颅内压监测是否有利于提高重型脑外伤病人术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均出现颅内压中度增高,其中16例出现术后迟发血肿(80%),13例患者再次手术前检查瞳孔出现单侧或者双侧瞳孔放大.其余4例持续观察瞳孔24小时,未见瞳孔扩大.结论 持续ICP监测较常规神经外科护理灵敏度更高,综合效果显示其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胡琴;陈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 IBD )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 UC )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IBD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黏膜免疫异常、遗传易感性、环境饮食因素、微生物因素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相关. 研究发现过度激活的粘膜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在IBD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IBD患者肠道局部聚集大量活化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分泌多种致炎细胞因子并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整合素等,趋化循环中的白细胞向炎症肠道局部迁移,从而使肠黏膜发生持续性炎症. 生物制剂是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一个代表,针对黏膜免疫异常的各个靶点(图1),不同生物制剂成功应用于临床,能有效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 现就目前常用的几种生物制剂在IBD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讲述.
作者:郭荻;朱良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CRF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120例CRF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cr(104.08±12.06)μmol/L、NO(194.04±18.29)μmol/L、AngⅡ(50.49±20.78)ng/L、ET-1指标(114.08±10.35)ng/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CRF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可改善Scr、NO、AngⅡ、ET-1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金;黄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慢性右上腹痛通常起病缓慢,病程偏长,或急性发病之后间断发作间断缓解. 慢性右上腹痛病因繁多,不易诊断,一些少见疾病甚至需经过长时间的观察随访才能诊断明确. 引起慢性右上腹痛的疾病多数是肝胆疾病,部分为毗邻的胃、十二指肠、结肠肝曲疾病,少数可见于非消化系统疾病.
作者:韩峥;田霞;王艳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1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学扩张型心肌病( DCM)特征在于左心室(或两个心室)的进行性扩张和功能障碍,在没有异常压力或体积过载或冠状动脉疾病的情况下,这种进行性的改变可以解释为自身的功能障碍[ 1 ]. 目前DCM是相当普遍的,Hershberger 等[2]报道,其患病率约为1/250,并且影响了理论上有长期预期寿命的年轻患者. 一旦症状发展, DCM通常导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它是西方世界心脏移植常见的原因之一[3]. 另一方面,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SCD )是DCM病程的重要特点或代表疾病的突然发作[4]. 对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的持续性缺乏,导致重要领域的不确定性(例如早期心律失常风险分层,在健康亲属中发现的遗传突变的后果以及在标准化的患者中治疗持续时间)和缺乏独特的分类[5,6].
作者:陈静;刘中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摘除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眼内炎发生时间、症状、体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眼内炎12例12眼.12例患者均取房水及玻璃体标本送细菌及真菌培养+药敏、局部抗感染治疗、全身应用万古霉素+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前房灌洗及注药、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头孢他啶;4例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经积极治疗,12眼均成功控制感染,随访6个月时与治疗前视力比较,10眼(83.3%)视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正确地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顺;余爱华;韩梦瑶;蔡小军;柯敏;罗红;严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