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造清;胡章良;田礼义;刘斌;陈维钧;黄承胜
目的揭示蛋白合成抑制剂对脑缺血的不同时期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制成MCA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成放线菌酮(CHX)组、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放线菌酮组从缺血前15min开始连续测脑室放线菌酮灌注(1mg/kg·d-1),于缺血60min后再灌注l、3、7、14d处死动物,取脑冠状切面,用TUNEL染色,DNA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现象.对照组则用复方氯化钠溶液连续灌注.结果CHX组在l、3d时间分别发现(158±16)、(86±10)个阳性细胞.Tunel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7、14dCHX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HX组在缺血l、3、7d发现DNA梯带,第14d未发现DNA梯带形成;对照组4次均出现DNA梯带.结论脑梗塞过程一直伴随DNA片段形成.在早期,蛋白生成抑制剂似乎不能阻止DNA片段的形成,而在晚期则能有效地阻止TUNEL阳性细胞的出现.缺血早期DNA片段形成可能不依赖蛋白质合成,而1周以后,蛋白质合成才成为DNA片段形成的前提.
作者:肖劲松;李晓宁;黄怀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70年代开始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诊断性手术以来,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逐渐扩展到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并成为当前世界医学发展的三大主要标志(微创手术、大器官移植、基因治疗)之一.但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逐渐增多的相关并发症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术中心跳骤停就是其中之一.提高认识和处理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的能力十分必要.
作者:陶国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过敏反应(anaphylactic reaction)和类过敏样反应(anaphylactoid reaction)是麻醉期间发生率较低,而一旦发生却对病人的生命有严重威胁的并发症.其发生过程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要原因是:①病人在麻醉前存在对药物、辅佐剂及手术用品的致敏现象;②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应用了大量的麻醉药物、辅佐剂、血浆代用品,病人可能对其中一种或几种物质敏感.因此,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和类过敏样反应应予以充分重视,大限度地减少发生,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细辛水煎剂与硝苯地平伍用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结果在研究不同剂量细辛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中确定26.6mg/kg为阈下镇痛值.细辛26.6mg/kg和硝苯地平2.5mg/kg单用均无镇痛作用,而联用后有明显镇痛作用,扭体次数较蒸馏水组降低50%(P<0.01),与单用细辛组相比减少54%(P<0.01).结论硝苯地平可增强细辛水煎剂的镇痛作用,二者合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中西药结合组方的镇痛药.
作者:周影虹;戴婧;皮雪敏;秦云;敖英;汪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肩胛冈血供丰富,有多条营养血管分布,其供骨量在肩胛骨中居首位,是自体带血管蒂三大供骨源之一,仅次于腓骨和髂骨.多年来我们为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共设计5条带不同血管蒂的肩胛冈骨瓣,为显微骨移植开拓新供区,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选择术式[1~11].
作者:陈振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颅后窝枕极的骑跨性(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如不能早期诊治,病死率较高.2001年2月~2004年2月我科收治了36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焕斌;陈谦学;夏伟;何贵山;彭付学;王汉平;蔡曙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孕妇牙周状况可直接影响全身健康状况,进而影响胎儿健康发育和妊娠过程.为加强孕期保健,促进优生优育,作者对60例正常孕足月孕妇进行口腔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哲勤;徐燕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因不同的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造成股骨头与软骨坏死的一种常见疾病.国内外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治疗仍未很好地解决.我科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进行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键;朱素莲;刘玲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以确定塞来昔布对SAOS-2的有效剂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光镜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塞来昔布抑制SAOS-2的增殖,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塞来昔布能够诱导SAOS-2细胞凋亡,当浓度为100μmol/L时,凋亡率增加了44.3%,但是塞来昔布的这种抑制SAOS-2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不能被PGE2所拮抗.结论塞来昔布对于人类骨肉瘤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治疗和化学预防药物,塞来昔布并非通过前列腺素E2(PGE2)途径抑制SAOS-2生长和诱导凋亡.
作者:余毅;蔡林;廖智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在鼻咽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72例,MRI扫描采用Marconieclips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所有病例行横断位和冠状位T1WI,横断位和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T2WI横断位,24例在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72例鼻咽癌MRI均见长T1长T2信号鼻咽部肿块,其中67例可见咽旁间隙侵犯,47例可见颅底骨质信号改变,6例侵犯蝶窦,14例可见海绵窦内软组织影,3例累及后颅窝,61例可见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MRI可以清晰显示鼻咽癌肿块、邻近结构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在鼻咽癌的诊断和分期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玉林;陈宪;徐宁;张照喜;葛鸿惠;付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壳聚糖介导人胰岛素基因在糖尿病鼠体内外转染及表达.方法采用壳聚糖体外转染鼠成纤维细胞,对转染后72h的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的表达.27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pCMV.INS组、pCMV组、生理盐水组),体内转染通过尾静脉注射糖尿病大鼠,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结果pCMV转染细胞无胰岛素表达,pCMV.INS转染大约10%的细胞有胰岛素表达;pCMV.INS转染大鼠血浆胰岛素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和pCMV对照组(P<0.01).结论人胰岛素基因可通过壳聚糖直接转染至糖尿病大鼠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及壳聚糖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基因载体.
作者:沈亚非;郭青云;徐焱成;郭敏;孙家忠;谢海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通过积极的调脂治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脂(TG),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进程.我们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病人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球部瘢痕性狭窄所致幽门梗阻是十二指肠溃疡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及胃潴留.过去对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狭窄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有创伤大、费用高及术后并发症多[1]的不足.我们采用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瘢痕性狭窄2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文成;刘兴玉;陈可;华开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当归的成分当归多糖(ASP)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株K562,培养时添加25μg/ml、250μg/ml、2500μg/mlASP,分别于第2、4、6d取细胞,用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活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1-2、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2500μg/ml的ASP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ASP诱导细胞后bc1-2、c-myc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ASP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bc1-2、c-myc表达降低可能是ASP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曾炜炜;邹典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严重感染常可诱发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衰竭,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我科2002年2月~2004年2月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42例老年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旨在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实用性.
作者:李萍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浮肿、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为特征.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NS的主要药物,但在激素治疗过程中蛋白尿易反复出现.近年来,有学者报道,黄芪可以提高NS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血脂,减轻蛋白尿.我们应用黄芪注射配合强的松治疗小儿NS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30例拟行肺叶部分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于麻醉平稳后分别输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溶液和乳酸林格氏液15ml/kg,输液时间均为30min.于输液前、输液后30min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A组输液后心输出量、降主动脉血流量、每搏量和降主动脉每搏量与输液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②A、B两组输液后体循环阻力与输液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③B组输液后加速度、峰值流速与输液前相比显著增加(P<0.05);④3组病人输液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左心室射血时间指数与输液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显著升高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心肌功能无抑制作用.
作者:夏磊铭;姚尚龙;袁世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异体输血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的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全髋置换术一般创伤大,出血多.针对如何减少输血、节约血源,防止不良反应和并发感染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安全,我们采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髋置换术,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枢;江军;孙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2004年乳腺癌根治术标本9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中Bcl-2,C-erbB-2和ER、PR的表达,并分析Bcl-2与预后因子C-erbB-2、ER、PR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Bcl-2阳性率为60%(54/90),其表达与预后正性因子ER、PR呈正相关,而与预后负性因子C-erbB-2、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cl-2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的正性相关因子之一.
作者:吴智勇;范扬航;许嘉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和乳酸的变化.方法18例行非转流肝肾联合移植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监测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电解质、血糖和乳酸的变化.并依此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紊乱进行纠正.结果肝移植期间循环系统变化明显,表现为腔静脉阻断期间中心静脉压、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门静脉开放后低血压明显,15例病人需静脉分次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动脉血酸碱度(pH)和剩余碱(BE)于无肝期有所下降.血钾均值虽然无明显变化,但肝血管开放后血钾个体间波动在3.4~6.5mmol/L.血钙也于无肝期和肝血管开放初降低,随后有所恢复.血糖于肝血管开放后显著升高.动脉血乳酸则于无肝期后升高.肾移植期间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肝肾联合移植术中,肝移植时阻断和开放门静脉和腔静脉对循环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影响较大,应加强监测并及时纠正.
作者:李士通;汪正平;王莹恬;徐国辉;庄心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