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汉市某医院2008-2012年住院病人慢性疾病构成分析

邹玲

关键词:慢性病管理, 疾病构成, 疾病防控
摘要: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医院近5年住院病人慢性疾病谱基本情况,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并为医院合理调配各科室人员、物资、设备的分布和医院重点特色科室的建设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08-2012年该院疾病分类报表数据库的数据,应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该医院住院病例中前15位慢性疾病累积构成比为38.72%-52.69%,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3种疾病的排序虽稍有变化,但始终位列前5位.除颈椎病和腰椎间盘脱出外,慢病患者均以男性居多.住院病例慢性病主要集中在70-89岁年龄段;精神疾病多发于49岁以下青壮年人群;颈椎病集中在50岁以上,腰椎疾病集中在49岁以下和50-69岁2个年龄段.结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该院老年病、慢性病治疗之特色,为控制慢病、减少慢病、促进人群健康作出应有贡献.
医学与社会杂志相关文献
  • 多源流理论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应用

    《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运用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对《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作政策学意义上的分析,对其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进行简单梳理.《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遵循“政策之窗”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其问题源流为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政策源流为专项监督机构的成立、条例文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完善及专家的意见;政治源流为国民情绪和政府的执政理念.这三大源流汇集在一起,在“2·1”收购医保卡非法牟利团伙案的推动下,政策之窗开启,从而使《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出台的过程很好地展现了多源流理论在公共卫生政策领域中的应用,为我国医改背景下公共卫生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依据.

    作者:叶红梅;王红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武汉市某医院临床仪器设备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分析临床仪器设备日常使用中运用细节管理的具体办法与方案,评价效果并提出建议,为完善医院临床仪器设备管理提供借鉴.了解并分析临床仪器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仪器维护情况和护士满意度.细节管理涉及临床仪器设备使用前、使用时和使用后的各个时间段,做到了完整无缝隙管理;实施细节管理方法后,仪器维修、更换零配件发生率有所下降(P<0.05),备用仪器性能完好率、护士满意度均有所提高(P<0.05).细节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是科学可行的,临床仪器设备日常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满意度、减少仪器维修成本并降低仪器损耗程度,确保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杨柳;徐素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初步阐述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对专家意见汇总分析后终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出各指标项目的权重系数.后,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系数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信度及主要内涵展开深入讨论与分析.

    作者:马亚;申俊龙;王高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我国医院规模经济研究进展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日趋增多,医院规模也不断扩张.然而,医院规模的扩张并没有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医院的发展不能单纯地只考虑其规模扩张,不仅需要增大人员、床位、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还要优化医院内部资源配置,以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武剑;林庆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现代医院互补性制度治理演化均衡研究

    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两种治理制度的复制者动态方程,构建现代医院互补性制度元素的演化模型,发现现代医院互补性制度形成路径依赖:即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协同的纳什长期均衡.现代医院的治理机制应当将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协调使用,加强现代医院互补性制度的出台和医疗保险支付监管制度的建设,尝试在现代医院中引入独立董事会制度,建立激励与规制协调治理的现代医院治理模式,保障现代医院医疗服务支付制度的实现,使现代医院真正体现医院的社会公益性.

    作者:李习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的研究进展

    传染病预测预警是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传染病预测预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监测早期发现传染病发生的异常先兆或事件发展的不良趋势,进而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目前传染病预测预警的方法包括应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手段进行预测预警,利用症状监测进行预测预警,通过监测传染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预警,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种数学模型进行预测预警等.传染病预测预警工作的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流行病学理论,已经向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转变,对现代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曲江文;聂绍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上海市郊区某综合性医院开展社会志愿者工作的探索

    探索在上海市郊区某综合性医院开展社会志愿者工作的有效方案,初步评价其效果,为进一步拓展志愿者工作领域打下良好基础.借鉴相对较成熟的中心城区综合性医院的志愿者工作情况,根据郊区综合性医院特点,从建章立制、社区招募、岗位设置、人员培训等环节,开展社会志愿者医院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并通过相关调查,如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对项目进行初步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在郊区综合性医院有效开展社会志愿者工作,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丽娜;施庆红;康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认知干预对武汉市某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市某医院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干预后,在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

    作者:黄玲;胡莉萍;袁柳;秦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种模型下的武汉市医院床位数测算及比较

    目的:以武汉市为例,采用不同方法对床位数进行预测,并比较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同时结合供需平衡的原则,为该市的床位资源调控提供建议.方法:利用Holt模型、ETS模型以及GM(1,1)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武汉市的床位数进行预测.结果:在所选模型中GM(1,1)模型所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在标准床位利用较低的情况下,武汉的住院床位处于短缺状态的可能性较大;而在标准床位利用较高的情况下2020年住院床位过剩的可能性较大.结论:2015年武汉市床位数基本可处于供需平衡状态,而2020年病床很可能处于供需过剩的状态.

    作者:李滔;陈山泉;籍文雪;王珺;陈诗亮;柯贤军;方鹏骞;刘智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觉察压力对浙江省某医院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觉察压力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觉察压力量表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22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觉察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觉察压力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28.91 ±3.87)分和(54.26 ±9.63)分.不同年龄、家庭收入、疾病分期、化疗次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觉察压力各维度评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负相关(均P <0.05).觉察压力、年龄、家庭收入、疾病分期和化疗次数均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觉察压力较大,生活质量较差,觉察压力能够影响其生活质量.

    作者:干露;李萍;蒋伟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药品和医疗器械缺陷认定标准探析

    药品、医疗器械致人损害时,缺陷的认定应采用不合格标准,理由如下:一是如采用不合理危险标准,该标准与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展风险免责制度及医疗服务的行为债务性质相矛盾;二是合理性判断本身困难重重;三是鉴定机构只能提供合格与否的鉴定意见;四是司法实务界倾向采用不合格标准;五是采用不合格标准并不明显降低患者保护水平,其他制度可以弥补.

    作者:马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探析

    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是多维度的: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大化的追求公民的健康权益,从制度上保障医师职业精神的构建.加强医院管理伦理建设,树立医师道德标准,改革绩效管理体制,强化冲突管理,调节医患关系,引领医师的职业精神构建;强化继续医学教育,促进医师自律,不间断的对医师进行职业精神培育.

    作者:汤金洲;舒真鹏;王志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患互动关系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患互动关系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阶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支持性互动关系与工作满意度(β=0.276,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与离职意愿不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35,P >0.05);抑制性互动关系与工作满意度(β=0.276,P <0.01)具有显著的负向相关性,与离职意愿(β=0.199,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结论:医患互动关系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构建和谐的医患互动关系不仅有利于医疗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

    作者:梁子君;王蕊;王硕;王娜;孟德昕;马玲娜;孙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管理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人员流动不断增强的社会背景下,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已成为一个热点民生问题.通过分析异地就医管理过程中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异地就医参保人员、政府、医疗机构4大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认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更新管理服务理念,异地就医参保人员要规范就医行为,政府部门要着力研究如何加快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步伐,医疗机构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程雨蒙;胡况;梅启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公共卫生体系构建

    在生态文明的前提下构建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将对我国的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生态文明与公共卫生理论,辨析生态文明与公共卫生的关系,指出公共卫生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农村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不均、政府及民众缺乏对生态环境与公共卫生联系的认知等问题,提出对于构建生态文明公共卫生体系应以农村乡镇为基点,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卫生服务队伍的培训,完善卫生立法的生态化等建议.

    作者:段伟;吴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2012年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目的:通过对广西2003-2012年儿童保健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寻找薄弱环节,为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密切值法对广西2003-2012年儿童保健工作状况相关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密切值法纵向评价中,2003-2012年广西儿童保健工作质量逐年提高,2012年度的儿童保健工作评价好,密切值为11.648;2003年度的儿童保健工作评价差,密切值为0.000.密切值法横向评价中,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存在地区差异,广西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在全国排位仍然比较落后.结论:各级政府部门应全面强化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宣传教育,合理配置妇幼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邹雄;李连凤;黄李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武汉市某医院2008-2012年住院病人慢性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医院近5年住院病人慢性疾病谱基本情况,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并为医院合理调配各科室人员、物资、设备的分布和医院重点特色科室的建设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08-2012年该院疾病分类报表数据库的数据,应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该医院住院病例中前15位慢性疾病累积构成比为38.72%-52.69%,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3种疾病的排序虽稍有变化,但始终位列前5位.除颈椎病和腰椎间盘脱出外,慢病患者均以男性居多.住院病例慢性病主要集中在70-89岁年龄段;精神疾病多发于49岁以下青壮年人群;颈椎病集中在50岁以上,腰椎疾病集中在49岁以下和50-69岁2个年龄段.结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该院老年病、慢性病治疗之特色,为控制慢病、减少慢病、促进人群健康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邹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州市某区家庭病床服务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基本情况,为家庭病床服务的健全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广州市某区2012年1-12月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分析家庭病床建床数、患者基本情况、疾病构成、药品费用.结果:该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总共建立了2176张家庭病床;患者年龄偏高,主要集中在70-79岁,占38.6%,疾病主要是脑血管意外康复期等慢性病为主;家庭病床的日均费用较低,有54.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费用低于50元/天,而药品费用占总费用30-50%之间,药占比较高.结论:家庭病床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综合性的医疗服务,是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卫生服务形式,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全方位发展家庭病床服务,实现家庭病床的广覆盖,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郑雅婷;姚卫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本文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弊端、医疗体制改革的迟滞、媒体舆论的不良导向、医患自身4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从政府、医院、媒体和医患4个层面提出适合未来医患关系管理的应对策略.只有协调好政府、医院、媒体、医方、患方的关系,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郑洁;唐家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基本状况以及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齐齐哈尔市6个区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577份有效问卷.结果:被调查老年人自评为“不好”的占9.88%,自评为“一般”的占33.97%,自评为“好”的占33.10%,自评为“很好”的占23.05%,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健康自评比较消极.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对健康自评有较大影响.结论:女性、高龄老年人群体需要重点关注;需要加强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和健康促进,促使老年人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晓峰;张幸福;孙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学与社会杂志

医学与社会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