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红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疏导疗法对大学生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心理疏导疗法对样本进行集体治疗,评估其治疗后的即时和一年后的效果.结果:采用Yale-Brown强迫评定量表、SCL-90自评量表进行评定.集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和一年后得分差异较显著.结论:集体心理疏导有效改善了大学生强迫症状,一年后评估其疗效稳定.
作者:彭艳;黄爱国;陈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平凉市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及对医院医疗行为的满意度,为当地卫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医院医疗技术的提高.方法:以全市10所医院为监测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100名住院患者,调查其过去1年由于生病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及对医疗结果的满意状况;经差异性分析,找出影响平凉市住院患者医疗结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平凉市城乡居民医疗需求比预想中高,医疗费用是家庭主要支出之一;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薄弱;大多数患者就医行为和习惯不良;医疗行为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所做的检查、服用的药品满意度较高,但治疗效果和期望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及格线.结论:平凉市城乡居民医疗需求和费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医疗保健机构、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得到满足和保障;制定科学严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案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可促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齐海波;贾喜平;马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的需求,便于孕妇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接受系统、规范而全面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建卡的孕妇(主要是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调查.结果: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需求的前5位内容依次是孕期营养、孕期心理、新生儿喂养、新生儿护理、胎教,同时对孕妇操、丈夫参与“怀孕”也有较高的关注度.结论:对孕期营养与心理应高度关注并加强早期干预;应该加大新生儿喂养和护理这部分知识的传授;应重视胎教,科学、客观地进行胎教,指导她们平安地渡过怀孕、分娩期;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应该科学、客观、积极地加以引导;加强孕妇操宣教、保障母婴安全;应鼓励丈夫参与“怀孕”,以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作者:马蔚;蒋君珺;宋艳;彭民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早孕检查的历史数据,从实证的角度为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提供数据和建议.方法:对1996-2010年武汉市某中心城区妇幼卫生年报数据以及2003-2006年1796例孕产妇的《孕产妇围产保健手册》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早孕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2008年以前,样本地区孕产妇早孕检查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40%),但2008年后明显上升(达到80%以上).文化程度、产次以及孕期是否剧吐是影响早孕检查的因素.结论: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优势,完善早孕建册模式;生育保险覆盖面要进一步扩大,促进更多妇女进行早孕检查;早孕检查需要根据文化程度、产次及妊娠反应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予以服务指导.
作者:姚静;叶晓娟;刘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210例病人开展测量,旨在分析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的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一般,其身体疼痛、躯体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活力等维度基本合格,而其它方面不尽理想.从总体上看本研究中的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除躯体角色一项以外,SF-36量表的各维度与SSRS量表的总分之间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P<0.01).结论: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程度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提高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社会支持程度将会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军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视空间工作记忆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首发抑郁症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0例,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估、神经心理背景测试和视空间工作记忆测试.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记忆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患者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损害显著(P=0.035),位置记忆相对保留(P=0.518).抑郁程度与视空间工作记忆受损程度以及距离记忆受损程度相关(r=-0.272,P=0.036;r=-0.323,P=0.012),与位置记忆受损程度不相关(r=-0.083,P=0.572).视空间工作记忆受性别和教育程度的影响(P=0.0 11,β=0.298:P=0.000,β=0.536),不受年龄的影响(P=0.345,β=0.129).其中教育程度对距离记忆有较大影响(P=0.000,β=0.568),性别和教育程度对位置记忆有影响(P=0.029,β=0.263;P=0.001,β=0.484).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距离记忆受损,位置记忆相对保留.且距离工作记忆损害严重程度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距离和位置工作记忆加工应用不同的神经环路.
作者:吴宇棋;吴晓珺;杨漫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作者:李彬;向璨;夏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应用模式等角度详细分析介绍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在武汉市某医院的应用.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在优化该院门诊输液流程、管理工作模式,提升护士护理、医嘱执行效率与质量,降低医疗事故,改善护患关系等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作者:蔡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产科临床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对照设计,选取深圳市某医院产科实施临床路径中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前后各两组共1200例住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而产妇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按照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及产妇的自理康复,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有利于产妇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产妇产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张燕;贺晓红;陈丽;温国花;凌彩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虹口区驾驶员人格倾向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方法调查2011年6-8月在虹口区车辆管理所正常验审的机动车驾驶员,内容主要包括驾驶员艾森克人格量表测量以及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结果:47.25%的驾驶员自我报告发生过交通事故,艾森克量表结果显示驾驶员性格外向、情绪稳定,有事故驾驶员相对无事故驾驶员性格更为内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型血型、有过违章记录、驾驶行为得分低、艾森克量表E维度得分低是驾驶员多发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结论: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人格倾向有一定的特异性,建议有关部门结合调查发现的危险因素对驾驶员开展针对性的行车安全宣传和教育,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谭俊;冯学山;黄智勇;姚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领域中作者与机构的合作关系,揭示当前健康素养研究的核心机构和作者及其之间的合作关系.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结合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并运用可视化软件NetDraw绘制机构和作者的合作网络图,揭示国内外健康素养领域研究现状.结果:国际核心机构合作紧密,但是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而国内两方面均呈缺失状态,且作者合作局限在单位内部.结论:我国健康素养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跨越界限,广泛合作”是我国健康素养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姚强;戴婧;张研;裴益;夏海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居民健康档案建设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随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中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为使健康档案中的个人信息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文章从居民健康档案的法律保障,居民健康信息的收集、保管和使用几个方面探讨了涉及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问题,并为保障居民健康档案中的个人信息安全,从法律角度提出了建议.
作者:高蕾;李莉;李恒;樊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从法律角度对环境权和生命健康权的关系分析,明确人类的生命健康权为环境权的基础所在,而人本理念应是环境法的重要内涵.由此,从人本理念出发提出解决环境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环境标准制订、环境法运行和环境健康损害补偿法律机制等环境健康法律问题的建议.
作者:朱晓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采用社会技能训练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维持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以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社会技能训练,观察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评分及SDSS评分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半年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及SDS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PRS和SD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采用社会技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其预后,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付可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湖北省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寻医行为的现状,科学分析患者寻医行为的特点,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改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乡居民寻医行为进行调查,对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寻医现状的差异进行t检验或卡方分析.结果:湖北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覆盖率高,患者首诊选择基层的比例较高(城市73.5%,农村911%);患者对医疗保健知识的关注积极性不高,城市患者要显著高于农村患者(x2=32.69,P<0.01),获得途径均主要为电视:患者旨先自我治疗的比例较高(城市61.5%,农村44.1%),城市显著高于.农村(x2=10.96,P<0.01);农村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要高于城市患者,两组不满意的原因都足觉得基层医疗机构技术低和设备差;农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x2=8.02,P<0.05)和行为控制依从性(x2=5.54,P=0.02)都显著高于城市患者.结论:应改善患者获得医疗保健知识的渠道,提高基层医生的健康教育力度;依据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特点和疾病特点,引导患者作出合理医疗决策;规范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徐娟;高红霞;陈晶;方鹏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分析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策略和难点,提出完善各项落实基本公其卫生服务策略的建议,对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策略、公共卫生组织策略、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策略和公共卫生服务宣传策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更好地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月的相关建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新医改5项工作重点之一,分析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策略,对于克服各地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遇到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障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姚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责任缺失、补偿机制扭曲、医院公益性意识淡化、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坚持政府主导,增加政府投入,强化行业监管;改革医院运行机制.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河池市某院近5年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及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的防治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7年-2011年住院死亡677份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98%;男性病死率1.37%,女性病死率0.57%,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为该院前3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64.11%.结论:男性、中老年、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患者为死亡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这些高危人群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立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分析2001-2011年我国医院流程重组的应用状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流程的转变和研究提供参考.结果:53.5%的流程重组发生于门急诊领域;流程重组中使用的前3位干预措施分别为服务整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优化、流程组织或流程顺序的改变.结论:流程重组需重点关注管理层的支持、信息和交流系统的构建、功能的横向整合、团队建设和科学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
作者:何媛;薛迪;王珏;周满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叔本华基于痛苦哲学视阈,对幸福的性质、衡量幸福的标准、影响幸福的因素和构建幸福的路径进行了独到的论述,提出了否定性的幸福观.叔本华的幸福观对于人们避免浮躁心理、培养健康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武永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