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118例临床分析

李军尧;杨剑虹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手术治疗,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1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手术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右半结肠梗阻38 例,3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2例行回肠造口术;其余80例低位梗阻患者中53例行一期切除吻合,10例行Mile's术,8例行Hartmann术,9例行结肠造口术,术后低位梗阻一期切除吻合43例患者中4例出现吻合口瘘,10例Dixon+横结肠造口术者未出现吻合口瘘.死亡 2例.结论 一定条件下,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可行、有效的方法.顺行结肠灌洗可提高一期根治切除率.直肠癌行Dixon+横结肠预防造口术是值得借鉴的手术方式.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军事飞行员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军事飞行员496名,进行自我和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自我和谐总分和SCL-90总均分与应对方式因子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自我和谐程度组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P<0.01=,而低自我和谐程度组更多地是采取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P<0.01=.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自我和谐程度影响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的选择.

    作者:肖支仁;陈喜林;刘玉华;王煜蕙;王开辉;赵春华;Zhao Chun-hua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全身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与全身静脉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36例,随机分为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组(A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B组),治疗4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近期疗效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63.2%、B组17.6%,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症状两组分别为:A组15.8%、B组64.7%,A组低于B组(P<0.05);腹痛腹胀症状,A组36.8%、B组5.9%,A组多于B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全身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建军;谢金龙;周波;谢卫民;许威华;吕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隐静脉曲张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病人146例,162肢体.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分别行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及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在单肢手术时间、单肢手术出血量、单肢术后2年复发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与传统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之间的单肢平均手术时间、单肢平均手术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膝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在膝以下者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杨毅;何效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常乐康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常乐康协同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饮食调节和训练排便方法,适量运动.对照组予常乐康口服,治疗组予小麦纤维素颗粒和常乐康口服,服药两周后停药2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7.5%,停药2周后复发率为5.6%和40.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乐康联合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侯艳苗;刘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0.25%左布比卡因用于双侧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0.25%左布比卡因双侧肌间沟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拟行双上肢手术的患者,采用0.25%左布比卡因行双侧肌间沟臂丛阻滞,监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患者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变化.结果 麻醉后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0.25%左布比卡因用于双侧肌间沟臂丛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许培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在老年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妇科疾病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12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老年妇科疾病患者中有合并内科疾病患者90例 (71.42 %).其中122例(96.83%)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4例(3.17%)中转开腹.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积极控制手术合并症,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妇科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田瑞;高健;黄立;宋桂英;高亚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癌1063例介入治疗并发症处理的研究

    目的 总结及研究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0年3月-2010年2月确诊的1 063例肝癌患者,其中男671例,女392例,原发性肝癌907例,转移性肝癌156例.均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 并发症包括胸闷、腹胀、热源反应、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胆囊炎、肝癌破裂、上消化道出血、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全组共发生肝癌破裂5例,占0.47%,3例死亡;上消化道出血13例,占1.22%,4例死亡;肝脓肿6例,占0.56%;普遍发生胃肠道反应,发热等栓塞综合征.结论 研究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改进介入治疗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张明德;李珂;马小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1例

    病人,男,57岁,哈萨克族.左侧阴囊进行性增大2年,平卧不消失,近期感阴囊明显增大,囊性感,可触及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查体:左侧阴囊可触及5.3 cm×4.2 cm×3 cm 大小包块,质中等,有轻压痛,右侧阴囊、睾丸、附睾及输精管正常.双侧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血常规正常,透光试验透光不均匀.B超示:左阴囊内可探及6.1 cm×4.6 cm 无液性暗区,内见细小光点漂浮.鞘膜壁上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区,大约1.8cm×l.5cm.肝、胆、脾、胰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陈大仓;余凤萍;高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ilon骨折39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0月的39例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5例,Ⅱ型13例和Ⅲ型21例)中的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2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21例肿胀消退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25例以植骨修补骨缺损.结果按照Mazur评分标准,优14例,良21例,可3例,差1例.结论 Pilon骨折类型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是否根据骨折分型及软组织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合理的治疗方式、干骺端缺损区充分植骨,术后早行功能锻炼,晚负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薇;唐敏;王建云;姜世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哌替啶用于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哌替啶用于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90例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哌替啶组(Ⅰ)组,单纯哌替啶组(Ⅱ)组.观察术后VAS法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VAS和总体评分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性,两组都能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小剂量的哌替啶用于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志云;查本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雷米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芬全麻用于剖宫产的比较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组)和硬膜外组(E组).观察产妇麻醉前、切皮时和胎儿取出后10 min 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新生儿体质量和胎儿娩出后1、5 min 的Apgar 评分.结果 切皮时,R和K组收缩压高于E组(P<0.05),K组心率高于E组(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新生儿的影响小于氯氨胺酮复合丙泊酚.

    作者:焦文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肾癌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期提高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小肾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及病例资料,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小肾癌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8%(92/96);声像图表现为肾实质内均可见异常回声区,其中肾外形改变者72例,CDFI显示瘤体血流丰富者72例,少血流者20例,其中无肾脏外形改变仅表现为血流丰富的小肾癌20例;误诊4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小肾癌的二维声像图及血流分布状况,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小肾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亚雄;杨璐;党笑坤;朱胜;宋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氢氧化钙与派丽奥治疗窦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

    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窦道经久不愈,反复急性发作,我们采用派丽奥加氢氧化钙调和成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2010年6月在本口腔中心诊断为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病人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14~85岁.病程1~3年,前牙52例,后牙48例.纳入标准:(1)临床通过口腔检查和拍摄X线牙片诊断为窦道型根尖周炎病人;(2) 参加本实验前一周未用过抗生素;( 3)患者自愿参加,并能按时复诊,所有病人用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四环素族药物有过敏者,依从性较差者(不能按时复诊); (2)早期及近期有妊娠计划者.

    作者:蔚庆玲;刘宝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12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hunt分级Ⅰ~Ⅲ级10例,Ⅳ级2例.在发病3 d 内行显微手术夹闭,其中6例手术经额锁孔入路完成.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12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8例术后复查头部CTA显示夹闭满意,所有患者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重要方式,急性期手术及个体化选择锁孔手术对减少再出血几率、减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靖宇;熊剑;陈军;范迪;唐涛;高旭;张海峰;卢天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NICU)由于病人病情重,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之一,监测NICU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对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9-2010年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呼吸道、脑脊液及其他标本(尿液、血液),共分离细菌1 117株.

    作者:关靖宇;熊剑;陈军;贺维珍;季文伟;杜军;卢天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双肾巨大多发错构瘤1例

    病人,女,23岁.下腹部逐渐增大包块4年余.查体:患者智力正常.面部鼻翼两侧可见蝶形分布的粉红色坚硬蜡状丘疹,口唇周围也可见同样皮损.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腹部呈中度不规则性隆起,左中下腹可扪及一肿物约20 cm×15 cm,右中上腹可扪及一肿物约15 cm×15 cm,两处肿物均呈椭圆形,质中,似有波动感,边界尚清,固定,不可推动,左侧有轻度压痛,未及搏动感及血管杂音.CT提示:双肾可见多发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大部分为脂肪密度,伴有明显斑片、条索样中等密度影;右侧巨大病灶大小约16 cm×11 cm×26 cm,左侧巨大病灶大小约10 cm×15.8 cm×17.5 cm,边界较清;左侧肿块向下突入盆腔,增强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分隔及包膜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强化略减低.

    作者:刘焜;江城;陈世伟;黄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小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0年收治的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的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黑便和贫血.光镜下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中见弥漫浸润的小圆细胞,细胞胞浆较丰富,核仁明显,部分细胞的胞浆内可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HMB45、vim、Melan-A和S-100阳性;CK(AE1/AE3)、LCA、Syn和CgA阴性.Gomori氏网织纤维染色显示单个肿瘤细胞周边阳性.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是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更差,没有找到原发灶不能肯定肿瘤是原发.

    作者:岳颖;任力;李德昌;毛志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1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手术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右半结肠梗阻38 例,3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2例行回肠造口术;其余80例低位梗阻患者中53例行一期切除吻合,10例行Mile's术,8例行Hartmann术,9例行结肠造口术,术后低位梗阻一期切除吻合43例患者中4例出现吻合口瘘,10例Dixon+横结肠造口术者未出现吻合口瘘.死亡 2例.结论 一定条件下,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可行、有效的方法.顺行结肠灌洗可提高一期根治切除率.直肠癌行Dixon+横结肠预防造口术是值得借鉴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军尧;杨剑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目的 探讨一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7例16个颅内多发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一侧入路显微手术处理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方法,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动脉瘤直接夹闭16个.依据GOS判断:优良5例,轻残2例.结论 一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可处理部分颅内多发动脉瘤,选择好适应证、正确判断责任动脉瘤并首先处理可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洪生;赵佩林;殷尚炯;孙晓峰;张海琴;范胤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巨大增生结节型复杂性肛瘘的诊治

    目的探讨肛旁巨大增生结节型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巨大增生结节型复杂性肛瘘行复杂性肛瘘切除加部分切开橡皮筋挂线术治疗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16~25 d,平均19 d.术后随访2~5年无1例出现肛门失禁、畸形、复发及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正确的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法,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该方法治疗效果确切、术后瘢痕小、愈合时间短,避免了术后肛门失禁、皮肤缺损、畸形等并发症,使肛门外形保持更完整.

    作者:夏虎平;买买提艾力·买提尼亚孜;梁凯渤;何慧;曹敏;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