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陈侣林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血脂等常规对症治疗,11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11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11d及90 d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郭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红元胶囊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老年髋部骨折60例,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口服红元胶囊3粒,3次/d;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同时用药至术后3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I)]、骨质疏松三项(T-PINP、β-Crosslaps、N-MID)和肿胀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FIB、DDI较术前均降低,而APTT和PT与手术前比较均延长,但两组用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质疏松三项均升高(P<0.01);试验组患肢肿胀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元胶囊可以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对骨折愈合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峰;邵明星;石晶;武永东;董晶晶;刘国强;潘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抗真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抗真菌治疗,与临床医师协商,提出药学建议,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临床个体化治疗及合理用药中体现其作用.
作者:熊建群;陈文颖;高晓波;张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PDCA循环在临床药学中的作用.方法 在提升临床药师工作效率、改善药学培训、降低住院不合理用药和提升药师处方点评正确率等工作中运用PDCA进行管理.结果 PDCA循环使临床药学工作目标更加科学规范,改进了工作模式和方法,增加了临床药师主动管理的兴趣和意识.结论 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持续提高临床药学工作效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促使临床药学管理质量循环上升.
作者:刘洋;杜婧;冯梅梅;顾丽亚;贺克;武妙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国内药物重整服务的可行工作模式.方法 对1例中药致严重肝损伤患者进行药物重整服务,主要通过收集用药史、整理药物治疗清单、用药信息传递3个环节制定药物重整流程,从激素应用、抗菌药物应用、口服用药顺序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药物治疗清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结果 通过药物重整服务,避免了药物治疗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 通过临床案例阐述了药物重整服务可行模式,诠释了药物重整这一新的药学服务理念,为药物重整的完善及药学服务的拓展提供参考.
作者:张杰;李沁园;于玲;刘波;李艳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IL-12和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雷公藤甲素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结肠组织炎症程度.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2、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2和IFN-γ的表达水平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2、IFN-γ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IL-12、IFN-γ表达明显降低(P<0.05).雷公藤甲素治疗对大鼠结肠组织及大体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肠组织IFN-γ和IL-12的阳性细胞表达与结肠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结论 雷公藤甲素能有效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雷公藤甲素下调大鼠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IL-12和IFN-γ的表达,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杨立;肖明明;李艳;邢煜;王岩;姚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015年1-12月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血培养证实阳性的31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081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培养阳性314份(占10.2%),其中革兰阳性菌151株、革兰阴性菌145株、真菌18株.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占21.6%)、粪肠球菌(占15.7%)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2%)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占35.7%)、大肠埃希菌(占7.6%)及阴沟肠杆菌(占1.0%)为主,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高,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是敏感的.结论 临床应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方法,对于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提高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岳冬梅;佟雅洁;崔金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查阅长春西汀产品说明书内容、不良反应以及配伍禁忌,评价长春西汀的安全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方法 对比国内外长春西汀药品说明书,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有关长春西汀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国内不同厂家不同剂型长春西汀的说明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检索长春西汀不良反应文献31篇,其中循环系统的ADR发生率居首位,占33.3%,其次为精神神经系统,占25.9%.检索长春西汀配伍禁忌文献27篇,其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且多发生于两种输液续滴过程,比例高达39.53%.注射周长春西汀的溶剂宜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在溶剂体积方面,宜选用500 mL溶剂.结论 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对长春西汀安全性和风险防范措施的理解存在差异,有必要向医务人员开展针对性的用药宣传教育,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建议以原研药品说明书提供的信息为参照,掌握此类药物的安全用药信息,为临床提供完善的药学服务.
作者:杨小英;张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异硫氰酸-萘酯致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1.012 5 g/kg)及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30、15、30 mL/kg),每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其余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0 d.各组于实验第8天,灌胃ANIT造模,48 h后取血,分离血清,取血清并检测血清ALT、AST、TNF-α等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血清中ALT、AST、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复方黄栌口服液对ANIT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苏峰;郝少君;孙建华;马珍珍;李文俊;黎丹东;张正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ICU脓毒症患者谵妄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入住我院ICU的脓毒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给予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泵入,q8h,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均予以标准脓毒症束集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 试验组谵妄发生率为32.3%,ICU入住时间为(8±2)d,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为58.3%,ICU入住时间为(7±3)d,试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明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降低ICU脓毒症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对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但不缩短患者的ICU入住时间.
作者:何艳;陈侣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急诊常用抢救设备的终末消毒前后对比,与常用擦拭消毒液的消毒时间比较,研究三氯羟基二苯醚醇消毒凝胶用于抢救设备终末消毒工作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抢救设备终末消毒前后物表进行采样,进行标本细菌培养与鉴定,比较终末消毒前后物表细菌数量变化,与常用擦拭消毒液进行消毒时间比较.结果 使用三氯羟基二苯醚醇消毒凝胶对使用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消毒,仪器设备物表菌落数与擦拭前相比较达到了Ⅲ类环境的菌落数要求(P<0.01),并且三氯羟基二苯醚醇消毒凝胶可以有效杀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与常用擦拭消毒液相比三氯羟基二苯醚醇消毒凝胶消毒起效时间更短.结论 利用三氯羟基二苯醚醇消毒凝胶对急诊抢救设备进行终末消毒可有效降低设备物表暂居菌的数量,提高病区环境卫生质量,减少抢救设备消毒所需的时间,提高仪器物品的使用周转效率.
作者:姜艳;石天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营养成分之一,婴幼儿哮喘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维生素D与婴幼儿哮喘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很多,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希望给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肖硕;文九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间苯三酚联合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治疗妊娠中晚期肾积水的可行性予以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治疗的妊娠中晚期肾积水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间苯三酚联合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术和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术治疗,并对其基线资料、疗效、安全性及新生儿质量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3.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和1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率和新生儿质量评分分别为22.4%和(8.6±1.3)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是治疗妊娠中晚期肾积水安全有效的疗法,且能改善术后疼痛和新生儿质量,具有可行性.
作者:郑伟;薛亚辉;宫小勇;薛超辉;李勇强;雷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闭再灌注模型,探讨右美托咪定(Dex)3种不同干预方式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影响、机制及差异性.方法 将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Dex预处理组(Dex1组)、Dex后处理组(Dex2组)和Dex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Dex3组),每组20只.应用Dex对动物模型做预处理、后处理、预处理联合后处理3种方式的干预,并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①与Sham组比较,其他4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血清NSE含量升高(P<0.05).②与I/R组比较,3个Dex组脑组织SOD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血清NSE含量降低(P<0.05).③Dex1组、Dex3组脑组织MDA含量和血清NSE含量低于Dex2组(P<0.05);Dex3组脑组织MDA和血清NSE含量低于Dex1组(P <0.05);Dex3组脑组织SOD活性高于Dex2组(P<0.05).结论 三种不同干预方式的Dex处理均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Dex预处理联合后处理能够产生效果更佳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Dex抑制过度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过量氧自由基生成,可能是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唐春永;王瑛;夏乐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婴儿双歧杆菌双联活菌制剂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34例诊断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组).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用药组给予美沙拉嗪加酪酸梭菌婴儿双歧杆菌双联活菌制剂,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Mayo评分、结肠镜评分、总有效率和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Mayo评分由(7.12±2.54)分降至(2.32±1.68)分,对照组由(7.23±1.98)分降至(4.57±2.36)分,两组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ayo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Azzolini内镜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Azzolini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增加,肠球菌数量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菌落数明显增加,肠球菌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婴儿双歧杆菌双联活菌制剂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促进肠黏膜愈合,其机制可能与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李卉;宫艺;李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神经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樟柳碱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6.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患眼EDV与PSV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患眼的EDV与PS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P100振幅和潜时分别为(6.98±1.72) μV和(105.33±12.45)ms,而对照组分别为(5.67±1.65) μV和(112.14±13.58)ms,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神经状况,促使多焦视网膜电图恢复正常,从而提高综合疗效,是临床上较为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吴育芝;黄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1例67岁中老年女性患者,因过敏性皮炎口服左西替利嗪,长期用药约3周后出现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尿黄成浓茶色,伴有食纳差.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13.5 i.μmol/L,直接胆红素140.3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9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 248 U/L,γ-L-谷氨酰转氨酶272 U/L,碱性磷酸酶149.82 U/L.自身抗体检查: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停用左西替利嗪,给予保肝、退黄治疗,17 d后肝功能逐渐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白荷荷;聂晓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优选舒肝颗粒柴胡醇提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含量,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总含量及固形物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 醇提佳工艺为7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过程中针对血液净化丢失量提高生长抑素输注速度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EICU诊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血液净化过程中是否提高生长抑素输注速度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血液净化过程中根据废液中生长抑素含量予以针对性补充,对照组(56例)血液净化过程中不改变生长抑素输注速度.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改变、并发症、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连续血液净化过程中观察组血清生长抑素水平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及APACEHⅡ评分降幅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及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针对生长抑素丢失量提高生长抑素输注速度,可以稳定体内生长抑素浓度,从而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及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沈海涛;赵俐杰;梁媛媛;胡晓;吴娜;赵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女性的雄激素水平与身体脂肪含量的分布,探讨身体脂肪分布与雄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423例40 ~ 60岁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本资料、月经情况、绝经史及既往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脂肪分布,并计算体质指数、全身脂肪含量、总脂肪含量比例、男性脂肪比例、女性脂肪比例和躯干/下肢脂肪含量比值.采用ELISA法测定DHEA、SHBG,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r,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结果 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早期女性全身脂肪含量及总脂肪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脂肪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殖衰老期女性的DHEA、TT及FA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EA水平与总脂肪含量比例及男性脂肪比例呈正相关,但与全身脂肪含量、女性脂肪比例及TL比值无相关性;TT、FAI水平与全身脂肪含量及总脂肪含量比例呈正相关,但与男性脂肪比例、女性脂肪比例及TL比值无相关性.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其身体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但相关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宇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