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更换电子邮箱通知

关键词:药物, 临床, 电子邮箱
摘要: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安非他酮组和喹硫平组,每组34例,分别口服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定其临床疗效,用生活质量问卷( GQOLI )评定生活质量,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第1、2、4、6、8周,喹硫平组较安非他酮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显效率高于安非他酮组(P<0.05)。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GQOLI总分提高( 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ESS评分低于安非他酮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安非他酮。

    作者:林承凤;赵俊雄;黄惠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和静脉应用的止血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和静脉应用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符合标准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的47例患者作为A组,静脉使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的53例患者作为B组。分别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术前和术后3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术后5~7d 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有无深静脉血栓( DVT)。结果 A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输血量少于B组,未输血患者术后1、3、5 d血红蛋白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随访均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和静脉应用比较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量,二者均不增加DVT形成的风险。

    作者:席少华;周朝波;赵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硫化氢对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目的:评价硫化氢( H2 S)对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8~20月龄,体重50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 C组)、模型组( M组)、NaHS 组( N组)、生理盐水组( S组)。 N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射H2 S外源性供体NaHS(28μmol/kg);S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不行任何处理。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致急性脑梗死模型。于急性脑梗死后第1~5天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进行测试,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于急性脑梗死后1、3、5 d( T1~T3)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取海马组织,电镜下定量测定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各项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M组、N组和S组大鼠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3区突触数减少,间隙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与M组比较,N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海马CA3区突触数增加,间隙变窄,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厚,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突触界面曲率增大(P<0.05);与N组比较,S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3区突触数减少,间隙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 P<0.05)。结论 H2 S可改善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CA3区突触结构改变有关。

    作者:郭丹丹;章以杰;刘志成;常国江;林俊;田苗苗;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重症手足口病( 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重症HFM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选择同期30名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收集体检儿童和重症HFM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儿血浆S-100β蛋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水平。分析比较两组重症 HFMD 患儿临床疗效及 NSE、S-100β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NSE及S-100β分别为(17.49±4.36)μg/L、(490.17±119.57)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8.74±2.21)μg/L、(295.60±90.96)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3、-6.18,P <0.01)。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转阴时间分别为(3.62±1.14)、(3.25±0.96) d,均较对照组[ (4.50± 0.99)、(4.32±0.93) 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7、3.08,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90.91%、5.45%,观察组为76.36%、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27,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儿血浆NSE及S-100β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NSE及S-100β差值分别为(-9.26±1.98)μg/L、(-179.14±42.66) ng/L,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NSE及S-100β差值为(-4.58±2.91)μg/L、(-70.80± 18.02)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9.06, 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重症HFMD患儿疾病的转归。

    作者:朱磊;刘冉;许凤;孟露露;尹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 n=25):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综合治疗;Ⅱ组(n=25):单用神经阻滞治疗。以治疗前后VAS评分、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合用止痛药物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Ⅰ组、Ⅱ组治疗前的 VAS 评分分别为8.92±0.76、8.52±1.05,治疗后1~3周,VAS 评分分别为3.24±0.78、2.64±0.49、1.28±0.79,5.08±0.64、4.12±0.78、3.12±0.67,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VAS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合用止痛药物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综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神经症状,疗效显著而安全。

    作者:蒋晶晶;姚鹏;田悦;张锦;吴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滥用曲安奈德导致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一例

    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或滥用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中以导致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的一系列综合征为常见。曲安奈德是一种较新的人工合成的长效糖皮质激素,较天然糖皮质激素有着更强、更持久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可缓解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报道了1例由滥用曲安奈德所导致的严重的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作者:吴娟娟;董鹏;王玉环;荆爱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国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分析点评

    目的:对住院患者胸腺法新的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6月我院使用胸腺法新的100例住院患者病历,对胸腺法新临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点评。结果胸腺法新存在明显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和配伍禁忌等不符(占抽样处方的69%)。结论应加强处方点评与反馈,对临床不合理的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干预,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司继刚;段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凉血通瘀方对大鼠脑出血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尾状核内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大鼠分为凉血通瘀方治疗组、脑出血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凉血通瘀方治疗组采用凉血通瘀方灌胃,其余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观察脑出血后12h、1d、2d、3d、5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法及聚合酶链反应监测脑水肿组织AQP-4蛋白、AQP-4 mRNA表达水平。结果凉血通瘀方治疗组和脑出血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神经功能缺损均高于对照组,其脑组织含水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与脑出血组相比较,凉血通瘀方治疗组在脑出血后2、3、5 d时,AQP-4表达显著降低,在3、5 d后,大鼠AQP-4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凉血通瘀方能够降低脑水肿组织AQP-4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李建军;马铁柱;梁晋;孙世中;王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肺内外各种致伤因素引起的症状严重、发展快、病死率高的临床危重症,由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为常见。因此对于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极其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期刊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论述,为进一步研究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提供依据。

    作者:赵利利;戎浩;孙芳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伊立替康的用药风险与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ADRs)及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检索近5年国外有关伊立替康ADRs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整理。结果伊立替康的ADRs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及时处理伊立替康引起的ADRs,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王喆;李萌;朱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复方α酮酸片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复方α酮酸片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 A组患者采用普通通量血液透析模式,B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C组患者在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三组透析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生化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微炎症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C组患者BMI、MAC、TSF、TP、ALB 升高( P <0.05),且高于 A 组( P <0.05);hs-CRP、IL-6水平降低( P <0.05),且低于其他两组;TNF-α明显降低(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复方α酮酸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微炎症状态控制良好,优于单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或普通血液透析。

    作者:王霞飞;郑欢欢;黄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对一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药学服务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救治,根据患者的尿量、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等指标,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经合理优化治疗方案,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带药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使患者用药方案优化,通过与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可以为临床提供需要的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胡涛桃;程小峰;赵军礼;王岩;黄美艳;李晓宇;席宇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S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PSA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二甲双胍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8例T2 DM男性患者和96例健康体检男性分为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年龄和民族匹配)均排除既往或同时患有前列腺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急性感染(包括活动性的结核)和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行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结果①糖尿病组PSA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②T2 DM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者的总PSA水平及游离PSA水平低于非二甲双胍组(P<0.01,P<0.05)。结论 T2DM 患者血清PSA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二甲双胍可能有降低前列腺癌风险的作用。

    作者:郭颖;吴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芪多糖配合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配合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心理护理组、黄芪多糖组和黄芪多糖配合心理护理组(联合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外周血T 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浓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黄芪多糖组患者手术后3项免疫指标( CD4+、CD4+ /CD8+及NK)升高,血清中TNF-α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心理护理组患者治疗后NK升高,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细胞免疫4项指标( CD3+、CD4+、CD4+ /CD8+及 NK)升高,CD8+下降,血清中 TNF-α、IL-6、IL-8和IL-12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黄芪多糖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细胞免疫2项指标( CD3+和NK)升高,TNF-α和IL-12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黄芪多糖配合心理护理不仅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还能降低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强直肠癌患者免疫力。

    作者:张娆;潘琳;张露露;张显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中盐酸普鲁卡因含量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Ultimate XB-C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2%三乙胺水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至4.0)(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对照品和供试品均以水为溶剂。记录色谱图,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盐酸普鲁卡因在0.008~0.040 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精密度(n=6)为0.79%;平均回收率(n=9)为100.9%。结论本样品制备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剂中盐酸普鲁卡因含量测定的样品制备方法。

    作者:贾燕花;高磊;王晓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院MICU病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我院MICU病区的用药情况,规范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方法制定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使用调查表,使用美康PASS系统记录患者姓名、ID号、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使用情况等,对我院MICU病区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MICU病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使用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主要用于颅内血管性疾病、脓毒血症及肺部疾病和心脏疾病等患者,超说明书和超剂量使用的情况比较严重。结论目前,我院MICU病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的使用属于超说明书用法。临床科室超说明书用药情况需备案,确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医生和药师必须做到谨慎行事并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作者:黄琳琅;彭海莹;万春燕;刘雯;林鸿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瘤平体内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研究消瘤平体内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和Survivin含量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eLa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消瘤平,MTT法分别检测培养3个时段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HeLa细胞接种于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以及消瘤平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观察荷瘤裸鼠的一般状况。腹腔注射给药4周后,取瘤块和脾脏,称重计算抑瘤率和脾脏指数。取血,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Survivin蛋白的含量。结果消瘤平体内外均能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体内可明显增加荷瘤裸鼠的脾脏指数;中、高剂量的消瘤平可促进Bax的表达,抑制Bcl-2和Survivin的表达,高剂量的消瘤平还促进 Fas的表达。结论消瘤平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与抑制HeLa细胞增殖,以及Bcl-2、Bax、Fas和Survivin基因蛋白诱导的凋亡有关。

    作者:付盈盈;司应明;李林;李瑞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配伍问题。方法检索、分析近年来有关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配伍禁忌的国内医药文献。结果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匹胺钠等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应避免将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匹胺钠等药物配伍。

    作者:黄娟;冯仕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恩利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恩利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7例应用恩利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入院时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在入院前、治疗后3个月及出院后半年评价恩利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患者出院半年后再次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患者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晨僵时间和夜间背痛VAS平均评分值及ESR、CRP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利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护理干预后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梁红霞;李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