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凤;赵俊雄;黄惠舜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 n=25):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综合治疗;Ⅱ组(n=25):单用神经阻滞治疗。以治疗前后VAS评分、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合用止痛药物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Ⅰ组、Ⅱ组治疗前的 VAS 评分分别为8.92±0.76、8.52±1.05,治疗后1~3周,VAS 评分分别为3.24±0.78、2.64±0.49、1.28±0.79,5.08±0.64、4.12±0.78、3.12±0.67,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VAS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合用止痛药物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综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神经症状,疗效显著而安全。
作者:蒋晶晶;姚鹏;田悦;张锦;吴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复方α酮酸片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 A组患者采用普通通量血液透析模式,B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C组患者在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三组透析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生化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微炎症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C组患者BMI、MAC、TSF、TP、ALB 升高( P <0.05),且高于 A 组( P <0.05);hs-CRP、IL-6水平降低( P <0.05),且低于其他两组;TNF-α明显降低(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复方α酮酸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微炎症状态控制良好,优于单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或普通血液透析。
作者:王霞飞;郑欢欢;黄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溃疡性结肠炎( UC)在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措施,常用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严重并发症,且在维持治疗阶段易复发。近年研究发现,氨基水杨酸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UC的维持治疗效果较好,本文就氨基水杨酸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UC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赛;周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安非他酮组和喹硫平组,每组34例,分别口服安非他酮与喹硫平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定其临床疗效,用生活质量问卷( GQOLI )评定生活质量,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第1、2、4、6、8周,喹硫平组较安非他酮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显效率高于安非他酮组(P<0.05)。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GQOLI总分提高( 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ESS评分低于安非他酮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安非他酮。
作者:林承凤;赵俊雄;黄惠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住院患者胸腺法新的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6月我院使用胸腺法新的100例住院患者病历,对胸腺法新临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点评。结果胸腺法新存在明显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和配伍禁忌等不符(占抽样处方的69%)。结论应加强处方点评与反馈,对临床不合理的胸腺法新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干预,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司继刚;段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气相-质谱联用法,测定利夫康洗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DB-5MS (30 m ×0.32 mm,0.25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条件为140℃保持2 min,以10℃/min升至280℃,保持6 min;进样口和接口温度为280℃。样品水浴蒸干,乙酸乙酯溶解,应用气相-质谱联用法进行测定。结果蛇床子素在1.0~50μg/mL 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1,精密度为2.01%,平均回收率为97.26%,检测限为1.0 n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利夫康洗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琴华;朱军;黄麟杰;余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PSA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二甲双胍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8例T2 DM男性患者和96例健康体检男性分为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年龄和民族匹配)均排除既往或同时患有前列腺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急性感染(包括活动性的结核)和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行回顾性的病例对照分析。结果①糖尿病组PSA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②T2 DM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者的总PSA水平及游离PSA水平低于非二甲双胍组(P<0.01,P<0.05)。结论 T2DM 患者血清PSA水平低于健康人群,二甲双胍可能有降低前列腺癌风险的作用。
作者:郭颖;吴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做好药学监护工作。方法阐述临床药师对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全过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临床药师与医生协商制定了化疗方案,并就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感染及皮肤毒性反应给出了相应的用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熟练掌握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相关知识,与临床医生协作,根据患者疗效及时调整用药,终顺利完成周期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应熟悉药物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
作者:王明媚;周亮;张鑫;王心慧;卫晋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疗,提供药学监护,在医生应用新型抗肺纤维化药物治疗时提出药学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特长参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疗,有效协助临床诊疗。结论临床药师应参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疗,为医生合理应用抗肺纤维化药物提供帮助。
作者:冯瑾;王宏虹;王实慧;徐红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猴头菇中核苷类成分腺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系统适用性、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耐用性进行研究;分别考察样品制备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结果本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准确度、重复性、线性范围、耐用性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科学合理、准确可靠,可作为猴头菇药材中腺苷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作者:岳显可;曹岗;吴瑶;陈忠;杜伟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硫化氢( H2 S)对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8~20月龄,体重50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 C组)、模型组( M组)、NaHS 组( N组)、生理盐水组( S组)。 N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射H2 S外源性供体NaHS(28μmol/kg);S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不行任何处理。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致急性脑梗死模型。于急性脑梗死后第1~5天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进行测试,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于急性脑梗死后1、3、5 d( T1~T3)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取海马组织,电镜下定量测定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各项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M组、N组和S组大鼠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3区突触数减少,间隙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与M组比较,N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海马CA3区突触数增加,间隙变窄,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厚,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突触界面曲率增大(P<0.05);与N组比较,S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3区突触数减少,间隙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 P<0.05)。结论 H2 S可改善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CA3区突触结构改变有关。
作者:郭丹丹;章以杰;刘志成;常国江;林俊;田苗苗;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尾状核内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大鼠分为凉血通瘀方治疗组、脑出血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凉血通瘀方治疗组采用凉血通瘀方灌胃,其余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观察脑出血后12h、1d、2d、3d、5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法及聚合酶链反应监测脑水肿组织AQP-4蛋白、AQP-4 mRNA表达水平。结果凉血通瘀方治疗组和脑出血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神经功能缺损均高于对照组,其脑组织含水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与脑出血组相比较,凉血通瘀方治疗组在脑出血后2、3、5 d时,AQP-4表达显著降低,在3、5 d后,大鼠AQP-4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凉血通瘀方能够降低脑水肿组织AQP-4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李建军;马铁柱;梁晋;孙世中;王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我院MICU病区的用药情况,规范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方法制定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使用调查表,使用美康PASS系统记录患者姓名、ID号、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使用情况等,对我院MICU病区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MICU病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使用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主要用于颅内血管性疾病、脓毒血症及肺部疾病和心脏疾病等患者,超说明书和超剂量使用的情况比较严重。结论目前,我院MICU病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的使用属于超说明书用法。临床科室超说明书用药情况需备案,确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医生和药师必须做到谨慎行事并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作者:黄琳琅;彭海莹;万春燕;刘雯;林鸿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与腹部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8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例,依据双盲原则分为4组:A组(应用利培酮片),B组(应用阿立哌唑片),C组(给予舒必利片),D组(应用奋乃静片),每组46例,均持续用药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28、56 d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血清催乳素水平与腹部脂肪沉积状况。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C组与D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腹部内脏脂肪面积与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均高于B组,B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期延迟率为4.35%,经量降低率为4.35%,乳房肿胀为2.17%,无溢乳发生,均低于其他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血清催乳素与皮下脂肪沉积的影响为轻微,更适用于女性患者。
作者:蒋特成;刘成文;蔡端芳;吴茂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救治,根据患者的尿量、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等指标,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经合理优化治疗方案,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带药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使患者用药方案优化,通过与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可以为临床提供需要的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胡涛桃;程小峰;赵军礼;王岩;黄美艳;李晓宇;席宇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病程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70例,按术前疼痛持续时间分为2组:A组(<3个月)35例,B组(≥3个月)35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维持麻醉。分别于术前1d、术后24 h、术后72 h进行VAS评分和简易智能评价量表( MMSE)评分。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2分以上,则认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结果各时点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 POCD发生率A组为21.2%,B组为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72 h POCD发生率A组为18.2%,B组为3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存在慢性疼痛的髋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病程≥3个月),POCD发生率更高。
作者:卞慧娴;杜海亮;王娇;王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新活素)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BioZ 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10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 HR)、收缩压( SBP)、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输出量( SV)、每搏指数( SI)、速度指数( VI)、加速指数( ACI)、预射血期( PEP)、收缩时间比率( STR)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减慢,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明显提高(P<0.05),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明显缩短(P<0.05),血浆脑利钠肽浓度(BNP)显著下降(P<0.05),收缩压、速度指数、加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活素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评估心衰治疗的量化指标。
作者:汪亚芸;陈曼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院外科围术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我院外科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36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应激性溃疡风险进行评估。结果53.06%的患者不存在应激性溃疡风险;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疗程≥6 d的患者占39.44%;无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与有应激性溃疡风险因素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费用分别占药物总费用的8.04%和6.12%。结论外科在围术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还需加强管理,共同制定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标准和规范,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防止质子泵抑制剂的过度使用。
作者:刘晓玲;李静燕;张鹏;李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内Glut-1、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 组,13只)和糖尿病模型组(32只)。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STZ )52 mg/kg,1次/d,连续5 d;正常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上述缓冲液。完成STZ 注射72 h后,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并同时测尿糖,血糖≥16.7 mmol/L、尿糖+++以上者列入糖尿病观察对象。将造模成功的28只雄性大鼠,按体重、空腹血糖随机分为DM模型组对照( DM组,14只)、雷公藤内酯醇组( TP组,14只)。结果 DM组、TP组第4、第8周的24 h尿mALB定量较C组明显增加(P<0.01),且DM组第8周高于第4周(P<0.01),TP组第8周较第4周明显降低( P<0.01)。 DM组系膜细胞及上皮细胞Glut-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Glut-4的表达均有所减少(P<0.05)。与DM组比较,TP组系膜细胞及上皮细胞Glut-1的表达降低(P<0.01);Glut-4在系膜细胞的表达升高(P<0.05),在上皮细胞的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上皮细胞内的Glut-1含量,增高Glut-4在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达。
作者:尤丽菊;郭辉;李宜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