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王逢春;王敏;张瑞麟

关键词: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 盐酸麻黄碱,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35:65)(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结果 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10.00~20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为0.54%(n=6).结论 本方法 快速、简便,可提高含量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硫脒与蒙脱石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头孢硫脒联合蒙脱石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住院的17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硫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蒙脱石散.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清NO、IgG、IgA、IgM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4.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898,P<0.05);治疗组腹痛减轻有效率为86.32%,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8,P<0.05).治疗组止泻、退热以及体征好转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9、2.436、11.14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4,P<0.05);血清IgG、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5、12.355,P<0.05).结论 头孢硫脒联合蒙脱石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不仅能降低治疗时间,还能提高患儿的自身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依从性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方法 将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氢氯噻嗪口服,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 vs.81.0%,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缬沙坦相比,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安全性好,患者治疗依从性高.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来曲唑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来曲唑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我院6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采用来曲唑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31例,以紫杉醇化疗为主,加来曲唑进行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来曲唑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组患者缓解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芳;曹德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克拉霉素与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克拉霉素与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治疗,实验组给予克拉霉素治疗.通过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内镜黏膜形态评估(Lund-Kennedy评分法)、Lund-Mackey CT评分情况以及鼻腔黏膜纤毛传输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实验组患者在治疗8周、12周和16周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 CT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治疗后黏膜纤毛传输速度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欢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为小儿哮喘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10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53例,给予止咳、祛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及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B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改变.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1.13%,B组总有效率为9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分别为(2.9±0.6)d、(3.1±1.1)d、(3.6±1.1)d,短于A组的(3.7±0.4)d、(4.2±1.3)d、(5.1±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B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2.38±0.31)L、(192.5±24.2)L/min、(1.45±0.61)L,大于A组的(2.05±0.30)L、(176.8±25.3)L/min、(1.12±0.46)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缓解喘憋、咳嗽等症状,改善肺功能.

    作者:蒋红宇;邱根祥;宋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35:65)(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结果 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10.00~20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为0.54%(n=6).结论 本方法 快速、简便,可提高含量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

    作者:王逢春;王敏;张瑞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观察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组100例,采用丙泊酚镇静治疗;咪唑安定组100例,采用咪唑安定镇静治疗.两组患者均先给予镇静诱导,再给予微量泵持续滴注,采用Ramsay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进行评估,其中Ⅰ级为镇静不够,Ⅱ~Ⅴ级为佳镇静,Ⅵ级为镇静过度;观察患者用药期间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气指标的变化,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用镇静剂至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总费用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丙泊酚组95例(95.00%)达佳镇静程度,咪唑安定组93例(93.00%)达佳镇静程度,两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有4例(0.04%)发生平均动脉压下降,在停药后15 min左右循环稳定;咪唑安定组未见明显循环、呼吸系统等指标变化.丙泊酚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用镇静剂至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25.3±4.5)s、(23.4±4.5)min、(2.9±0.4)h,咪唑安定组分别为(45.5±6.7)s、(56.4±10.3)min、(6.2±1.2)h,前者均明显短于后者(P<0.05).丙泊酚组镇静费用明显高于咪唑安定组(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均有显著的镇静效果,但丙泊酚起效快,咪唑安定镇静作用持续时间长,且丙泊酚价格相对较贵,临床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

    作者:胡碧蓉;张玲;金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氨酚羟考酮胶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的超前镇痛作用

    目的 观察氨酚羟考酮胶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前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7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患者于术前8 h、90 min口服1粒氨酚羟考酮胶囊;对照组35例,患者术前30 min注射80 mg盐酸哌替啶.术后两组均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皮时(T1)、神经根显露时(T2)、摘除突出髓核时(T3)、缝合切口时(T4)、术后2 h(T5)的VAS评分分别为(1.8±0.6)、(4.9±1.2)、(2.5±0.3)、(1.5±0.4)、(4.2±0.8),均低于对照组的(2.3±0.4)、(6.5±1.3)、(3.2±0.6)、(2.2±0.5)、(5.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盐酸哌替啶援助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8.57%,均低于对照组的22.86%、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酚羟考酮胶囊镇痛效果明显,用于LDH手术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腔炎喷雾剂与康复新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口腔炎喷雾剂与康复新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给予口腔炎喷雾剂治疗,B组25例给予康复新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溃疡愈合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30%,B组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8±1.2)d、(3.6±0.8)d,B组分别为(3.2±0.6)d、(2.8±0.5)d,B组均短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唾液SIgA水平、IgG水平分别为(64.8±11.4)g/L、(23.6±6.6)g/L,A组分别为(51.9±10.5)g/L、(35.4±7.6)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效果优于口腔炎喷雾剂,康复新液可增加SIgA水平,调节体液免疫,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胡丽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8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泮托拉唑组),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均治疗3~6 d.其中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禁饮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日呕血次数、黑便次数及出血量,仔细记录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 泮托拉唑组治疗第1天、第3天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泮托拉唑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为(1.5±0.4) d,奥美拉唑组为(2.4±0.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泮托拉唑组显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36% vs.48.72%,P<0.05);泮托拉唑组、奥美拉唑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44% vs.94.87%,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应用于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泮托拉唑显效快,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显效率.

    作者:李兴丰;陈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阳止泻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以及对其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导致肠炎的2个月~3岁小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轮状病毒性肠炎西医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定剂量的温汤止泻散.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时间、止泻疗效,测定心肌酶谱.结果 试验组患儿平均腹泻时间为(55±12)h,对照组为(102±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肌酶谱的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并能降低心肌酶谱的酶含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硝酸益康唑克霉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研制硝酸益康唑克霉唑乳膏,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以硝酸益康唑、克霉唑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所制制剂为白色均匀细腻乳膏.克霉唑的含量为标示量的90%~110%,硝酸益康唑的含量为标示量的90%~1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101.11%,RSD分别为1.4%、1.8%.结论 该乳膏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高松田;徐兴亚;周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吡柔比星不同灌注方法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不同方法 膀胱内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灌注前少量饮水,均于术后1周开始行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40 mg吡柔比星+80 mL蒸馏水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前8次灌注同观察组,在治疗8周以后每1个月行灌注治疗1次,连续治疗1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膀胱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2年术后膀胱癌复发率为14.28%,对照组为11.4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6例(17.14%)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5例(42.86%)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吡柔比星进行为期8周的膀胱内灌注治疗,控制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而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何非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对母婴安全的影响

    目的 探讨κ-阿片肽受体激动剂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产妇,均足月、头位、单胎,19~38岁,ASA Ⅰ~Ⅱ级,一般情况良好,自愿要求实施分娩镇痛.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按布托啡诺用药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A组:0.06%;B组:0.08%;C组:0.1%)和对照组(D组:不选择分娩镇痛,未经任何镇痛药物干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VAS(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同时抽取母体外周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动脉混合血检测布托啡诺血药浓度及β-内啡肽(β-EP)的浓度.结果 布托啡诺组VAS评分在整个产程进展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B、C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布托啡诺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产妇镇静表现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A、B组镇静表现低于C组(P<0.05);布托啡诺组新生儿脐带动脉混合血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母体静脉血的血药浓度(P<0.05);布托啡诺组外周静脉血β-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因其独有的κ受体激动与μ受体拮抗作用,在完善镇痛的同时,避免了很多阿片类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0.08%布托啡诺用于静脉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房先杰;彭艳红;陈新艳;牛世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目的 研究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发生的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相关的白细胞减少病例,总结用药剂量、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及转归.结果 共收集与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相关的白细胞减少11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中位数时间为用药后14 d,经过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在1周内恢复,中位数时间为3 d.结论 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其机制与免疫介导或骨髓抑制有关,停药并经对症治疗后可恢复.

    作者:毛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不阻断肝门血供;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异氟烷预处理组(ISO组),ISO预处理30 min;环胞菌素A(CsA)+ISO组,CsA 50 mg/kg 腹腔内注射,30 min后同ISO组;CsA组,I/R前30 min CsA 50 mg/kg 腹腔内注射.各组大鼠于再灌注2 h后迅速断头处死,摘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进行线粒体游离钙、MPTP含量检测.结果 线粒体游离Ca2+浓度I/R组明显高于S组和ISO组(P<0.05);而CsA+ISO组明显高于ISO组(P<0.05);CsA组与I/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组ΔS值与S组和ISO组相比明显降低,即MPTP开放程度明显增加(P<0.05),I/R组与CsA组和CsA+ISO组Δ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SO组相比,CsA+ISO组的ΔS值明显降低,即MPTP开放程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异氟烷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MPTP开放,防止了线粒体Ca2+超载有关.

    作者:沈洁;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氯胺酮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后痛觉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后痛觉缓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63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在缝皮时给予氯胺酮.记录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如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Ramsay镇静程度分级对患者进行镇静程度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苏醒后疼痛水平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为(54.7±23.1)min,对照组苏醒时间为(55.8±27.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15%)与对照组(42.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后15 min Ramsay分级(3.0±0.7)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P<0.05);观察组苏醒后15 min、1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可以明显缓解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后的痛觉敏感,且不影响患者的拔管、苏醒时间,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卓先;陈瑶;柴平锋;秦龙;赵卫海;戴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单纯应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每日睡前应用1次地特胰岛素(Det)联合三餐口服二甲双胍(Det组,32例)、每日睡前1次中效胰岛素(NPH)联合三餐口服二甲双胍(NPH组,28例),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blood glucose,2h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BG、2hBG、HbA1c、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1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FBG、2h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t组发生3例(3/32)低血糖,NPH组发生13例(13/28)低血糖.Det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明显低于NPH组(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控制血糖,但地特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低,在控制体重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邵洋;杜强;王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阴囊潮湿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阴囊潮湿(ASE)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67例ASE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进行抗组胺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TH1/TH2比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总评分(TSS)为(4.2±1.2)分,低于对照组的(5.8±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H1/TH2比值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SE,可有效缓解瘙痒、疼痛、糜烂症状,使TH1/TH2比值趋于平衡,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作者:雷振春;林京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d,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O与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明显升高,E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庞洲;查赣;许尔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