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沪津;何丽洁;叶鑫武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经直肠微波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预实施TURP的患者分为4组,非那雄胺组(19例):行TURP前口服非那雄胺(保列治)5 mg/d,疗程10 d;微波组(17例):行TURP前经直肠前列腺微波治疗1个疗程(10 d);联合组(21例):行TURP前经直肠微波,加口服非那雄胺(保列治),疗程10d;空白组(21例):行TURP前无特殊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出血量并计算出血指数.结果 四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那雄胺组、微波组、联合组和空白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35.03±74.97)、(247.92±94.07)、(201.76±65.94)、(392.71±112.92)mL;出血指数分别为7.08±0.83、7.60±1.04、6.05士1.12、11.75±0.80.非那雄胺组、微波组和联合组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空白组(P<0.05),非那雄胺组出血指数小于微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少于非那雄胺组和微波组(P<0.05).结论 非那雄胺联合经直肠前列腺微波可显著减少TURP的术中出血,效果优于单用非那雄胺或经直肠微波.
作者:赵晓风;张予才;刘亮;潘家波;王顺雨;赵志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哮喘颗粒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水(21∶79);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苦杏仁苷的线性范围为0.161 4 ~3.228 μg,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 =0.8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苟小军;黄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门诊对小儿行上消化道内镜术时,复合少量芬太尼、丙泊酚静脉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 观察47例ASA Ⅰ级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患儿,首先均静推芬太尼1μg/kg,5min后再按1 mg/(kg· min)的速度静脉泵注丙泊酚.丙泊酚的起始诱导剂量为2 mg/kg,根据麻醉诱导是否能满足检查需要,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减少或增加0.5 mg/kg丙泊酚,确定下一位患儿的诱导剂量.如出现眼睑反射未消失,下颌紧闭,牙垫,胃镜导管不能置入或置入时患儿有明显体动,出现呛咳及喉痉挛阳性反应,下例患儿丙泊酚诱导剂量增加0.5 mg/kg,若能满足检查需要未出现阳性反应,则下例患儿丙泊酚诱导剂量减少0.5 mg/kg.结果 Probit 分析表明,小儿在胃镜检查时复合1 μg/kg芬太尼,丙泊酚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4.2 mg/kg(95% CI:3.9 ~4.7 mg/kg),95%的有效剂量(ED95)为5.7 mg/kg(95%CI:5.2 ~ 6.3 mg/kg).结论 复合1μg/kg芬太尼时,能使50%的儿童满足无痛胃镜检查的丙泊酚静脉诱导剂量为4.2 mg/kg,使95%的儿童满足无痛胃镜检查的诱导剂量为5.7 mg/kg.
作者:汪莉;何旋;柳璐;向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浆中异烟肼和乙酰异烟肼的浓度.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μm),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调pH=5.6)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μL,检测波长:261 nm.结果 三组分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 >0.9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 10%,平均回收率为80% ~ 120%.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好,样品处理简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作者:张亮;侯文洁;钱智磊;周秋云;丁红梓;王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对1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钠过程的具体分析,评价泮托拉唑钠在该类患者中超剂量使用的科学性.结果 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泮托拉唑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超剂量使用.结论 应建立泮托拉唑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合理用药指南,加强用药干预,以改善其不合理使用现状.
作者:杜慧;徐丽婷;孙爱军;任俊;刘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地高辛时的药学监护内容.方法 对1例使用地高辛的肾功能损害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根据肾功能进行剂量调整,监测电解质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提出药学监护中需要关注的相关药学信息要点.结果 建立个体化用药监护计划及处理措施,解决了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药物治疗中潜在的风险.结论 通过实施个体化的药学监护可降低地高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朱勤;陆小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化浊通脉散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家兔的动脉硬化斑块中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 纯种新西兰雄性白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化浊通脉散组(C组)、西洛他唑组(D组)、通塞脉片组(E组),予高脂饮食及股动脉球囊扩张术建立ASO家兔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测定药物干预后ICAM-1 mRNA在家兔股动脉标本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化浊通脉散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斑块中ICAM-1阳性的表达率(P<0.01).结论 化浊通脉散具有保护动脉血管内膜、防治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的作用.
作者:李慎贤;吴迪;程磊;陈苏宁;金钟太;胡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ASE)的方法.方法 ZorbaxSB-C18色谱柱(30 mm ×2.1 mm,3.5 μm),流动相:甲醇-20 mM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4 mL/min.以补骨脂甲素为内标,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监测离子对分别为m/z333→233和m/z 323→221.结果 ASE LC-MS/MS法的低检测浓度为0.5 ng/mL,在0.01 ~ 10.0μg/mL(r =0.9914)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下ASE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2.18% ~5.62%,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72% ~6.23%.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3.2%~109.2%.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ASE体内血药浓度和生物等效性的测定.
作者:朱军;陈琴华;熊琳;余飞;李梦颖;李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我院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各科室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发生ADR主要累及皮肤、神经及消化系统.结论 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应引起重视,做到辩证和个体化给药,尽量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朱昆;马海明;尹鹏;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乳腺增生丸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乳腺增生丸中鸡血藤、当归、蒲公英3味药材.采用HPLC法三波长同时测定乳腺增生丸中绿原酸、咖啡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C18(4.6 mm ×250 mm,5μm);以乙腈-水(含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为320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230 nm,丹酚酸B为280 nm;柱温35℃;进样量20 μL.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咖啡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分别在10.0 ~70.0、20 ~140、55 ~385、42 ~294、10.0 ~ 75.0、250 ~1 75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100.5%、5.9%,100.2%、3.8%,101.2%、1.4%,99.9%、5.1%,100.6%、1.9%,99.8%、3.7%.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乳腺增生丸的药品质量,为完善和提高乳腺增生丸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徐英宏;张娴;齐军;杨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甲巯咪唑严重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及处理对策,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甲巯咪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甲巯咪唑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对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甲巯咪唑的严重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损害及肝损害为多见,另外可见皮肤损害、骨骼肌肉损害及内分泌异常等.结论 临床医药人员应重视甲巯咪唑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加强临床用药监测,防止和减少ADR的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晓虹;马建丽;罗艳;黄欣欣;刘京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初步探讨90% PICU气管插管患儿(ED90)有效止痛的芬太尼推注剂量.方法 应用行为疼痛量表(Behavioural Pain Scale,BPS)从移动到侧卧位期间进行疼痛评估.纳入BPS评分达到3或4分、入住PICU 48 h内Ramsay评分为3~5分的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患儿.在72 h连续侧卧位研究期间,采用BPS量表评价推注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每次翻身侧卧位直到BPS评分为3~4分,芬太尼剂量从0开始按比例升高.收集患儿的Ramsay评分、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共纳入25例患儿,进行超过6个月的研究.ED90芬太尼的推注剂量是0.15 μg/kg,之后40%的患儿BPS量表评分增加.结论 治疗5d内,90%的患儿镇静有效剂量为0.15 μg/kg,无不良反应.经常定期给予PICU患儿急性疼痛评估、预防性推注0.15 μg/kg芬太尼可以镇痛,并且可指导医生如何应用低有效剂量的镇痛药和麻醉药,达到充分镇静止痛的目的,但是应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调整相应剂量.
作者:翁志媛;张又祥;肖雪;罗梅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喹硫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按数字表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首次使用喹硫平200 mg/d,以后每天增加200 mg,4d内剂量达到600 mg/d.观察组喹硫平首剂100 mg/d,以后每天增加100 mg/d,7d内使用剂量达到600 mg/d.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和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喹硫平100 mg/d快速加量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肾内科住院医嘱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我院肾内科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的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20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其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取的240份病例中,长期医嘱3 718条,超说明书用药医嘱684条,主要包括超适应证(16.0%)、超用法用量(3.8%)等.其中心血管系统药物超说明书用药比例为39.36%.结论 肾内科超说明书用药较为普遍,医疗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医生和药师均应加强重视,共同促进药物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因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晓荧;李艳娇;张四喜;肖旭;宋燕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凝胶剂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制剂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本文就凝胶剂的特点与分类、处方组成与优化、质量评价、毒性及刺激性评价、临床应用等进行全面介绍,旨在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该新型制剂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马维娜;谷福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含0.4U胶原酶(Ⅶ型)的生理盐水2μL,诱导脑出血.S组大鼠与模型大鼠手术过程相同,仅向尾状核注入2L生理盐水.D组于制作模型前经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00 μg/kg,N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不行任何处理.评估高血压脑出血大鼠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UNEL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计算凋亡指数,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血肿周围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s组比较,M组、D组和N组大鼠高血压脑出血后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1、3、5d血肿周围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D组大鼠高血压脑出血后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l、3、5d血肿周围脑组织凋亡细胞减少,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与D组比较,N组大鼠高血压脑出血后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1、3、5d血肿周围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抑制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表达和下调Bax表达有关.
作者:栾宏权;姚柱炜;蒙剑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老年患者的耐药性特征,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老年患者病例233例,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和CLSI 2013年版判断标准进行耐药性监测,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其他耐药率低于60%的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罗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结论 老年患者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呈现出多重耐药且耐药率不断上升的特点,建议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并联合用药.
作者:张毅斐;武元赫;张毅;牛慧彦;何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表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周给予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膀胱内灌注表柔比星,对照组采取丝裂霉素治疗,每周1次,维持8周,以后每月1次,持续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6.7%)、9例(30.0%)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患者的无病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 vs.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乾浩;刘伟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利福平与硝苯地平的药物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及相关文献,对1例伴高血压的肺结核病例的用药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利福平可引起硝苯地平血药浓度降低,可能与利福平对CYP3 A4的诱导作用有关.结论 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的观察和研究,以促进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陈旭丽;王金明;杨赛成;王石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调查我院住院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静脉配置中心审方药师、住院药房配置药师和发药药师提供药品超说明书使用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2013年4-10月静脉配置中心电子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分析各超说明书的用药情况、用药类型,对超说明书用药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基本药物、非处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共抽取130 000张处方,涉及有关药品192种.静脉配置中心总超说明书的用药发生率为0.4%,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为0.57%,2013年4-10月为0.2%.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主要包括给药次数、适应证和剂量.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前3位为:抗感染药、中成药、心血管系统药.结论 随着静脉配置中心审方药师逐渐熟练,医院信息化设施的完善,医院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有所减少,医生和临床药师及时沟通,保证了新指南和临床实际用药相结合,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王宇;徐颖颖;张相彩;王怀冲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