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评价不同MRSA感染人群利奈唑胺给药方案

刘晓东;于丹;张智洁;马喆;肇丽梅

关键词:蒙特卡罗模拟法, 利奈唑胺,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摘要: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的PK/PD原理,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国内外健康人群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 测定我院2013年1-3月144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低抑菌浓度(MIC),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 000例患者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对于国外健康人群,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健康人群,PTA均<90%.对于国外肾功能不全患者,当肌酐清除率在40~80、10~39 mL/min,PTA均<90%;对于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各群体的CFR均<90%.结论 当MIC=1时,国外健康人群、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及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 q12h的剂量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而国内健康人群及肌酐清除率在10~39、40~80 mL/min的患者则达不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应考虑联合用药.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环丙沙星用药频度与5种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06-2011年我院环丙沙星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环丙沙星使用强度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对DDDs与常见5种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环丙沙星用药频度呈下降趋势,2011年略有提高.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60%,但未超过75%.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约为30%,均未超过40%.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除2007年超过50%,其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亦较低,约为30%,均未超过40%.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耐药率高,超过75%.耐药率与用药频度相关性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存在负相关(r=-0.933,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无相关关系.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存在高度相关.

    作者:张芫;黄玉斌;李赞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GMC,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GMC增殖,选择佳刺激浓度,并在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不同剂量的条件下,比较GMC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增殖情况.结果 葡萄糖佳刺激浓度为0.6 g/L;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高剂量组对葡萄糖刺激的GMC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G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治疗糖尿病肾病.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90例老年DPN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9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采用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的TSS对患者DPN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KEYPOINT型肌电图测定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密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及2hPG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刀割样疼痛、烧灼痛、针刺样疼痛及麻木4项评分、DPN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3例因输液过快致输液局部疼痛,在调整滴速后疼痛感消失,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α-硫辛酸治疗老年DPN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郑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在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透析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研究,先后给予常规血透(A组)、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B组)各6个月,共12个月.观察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平均动脉压水平、血清钠浓度、尿素清除率、C反应蛋白以及内瘘闭塞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后平均动脉压降低.与A组比较,B组低血压及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内瘘闭塞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0.05).患者透析前后血清钠水平及尿素氮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左卡尼汀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改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减少内瘘闭塞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能改善微炎症状态.

    作者:周惠;邢昌赢;陈连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一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期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以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例,结合国内外治疗指南及相关研究报道,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案,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本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期治疗方案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结论 药师对治疗过程的全程监护,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用药合理化.

    作者:马阳妹;闻晶;赵庆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五倍子外用制剂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年已报道的五倍子外用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五倍子的外用制剂、临床应用等情况,并对中药外用剂型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五倍子外用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姜清华;王磊;杨跃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钆喷酸葡胺致不良反应误吸二例

    目的 探讨钆喷酸葡胺在头部伽玛刀放疗患者行磁共振增强定位时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报道2例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致误吸及抢救经过.结果 钆喷酸葡胺存在不良反应,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导致误吸.结论 钆喷酸葡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但其在头部伽玛刀放疗患者行磁共振增强定位时有误吸现象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应做好用药前的告知、预防误吸训练及用药中的急救准备工作.

    作者:王津立;陈积民;陈泽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中药对肝功能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疫毒蹯肝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HBV-DNA转阴率71.6%,临床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HBV-DNA转阴率44.4%,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血清水平及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显著提高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促进肝功能转归.

    作者:戴以顺;齐兴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地佐辛不同时间点给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佐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时间点应用对患者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术中静吸复合麻醉,A组在气管插管后给予地佐辛0.1 mg/kg;B组于关闭气腹时给予地佐辛0.1 mg/kg;C组给予生理盐水.记录三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的血压(MAP)、心率(HR)和呼吸(RR)的变化,术后5 min的VAS评分、苏醒时间、改良OAA/S评分.结果 B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状态优于其他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其他两组延长(P<0.05);术后5 min的VAS评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改良OAA/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手术近结束时给予地佐辛可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建议地佐辛在全身麻醉中镇痛时尽量早期使用.

    作者:田春梅;苑妍新;高瑞英;赵丽;李阳;王丹;董有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中MTHFR C677T的多态性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外周血代替肿瘤组织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首诊为结直肠癌且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26例,术前未接受任何化学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比较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型的一致性.结果 2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MTHFR 677CT基因型、TT基因型、CC基因型一致的病例数分别为7、7、4例.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MTHFR C677T的基因型一致率为69.2%.结论 外周血中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可以反映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型的突变.

    作者:杨玲;邵锁;王常丽;任天舒;赵庆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杨黄总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研究杨黄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研究.方法 以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法对杨黄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进行筛选.结果 主药含量10%,填充剂为MCC与乳糖(6:2),粘合剂为5% PVP K17乙醇溶液,湿法制粒,外加7%立崩为崩解剂,压力选择3 kg,为制备杨黄总黄酮分散片的佳处方工艺.结论 该法制备杨黄总黄酮分散片工艺简单,崩解快,性质稳定,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门急诊输液室487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探索分析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因素,为防范和应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 整理分析我院门急诊输液室2010-2011年上半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并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上半年门急诊输液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487份,新的和严重报告数量178份(36.6%),严重报告27份(5.5%).通过分析发现,其中219例次(44.97%)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统计分析,临床药师可以有的放矢地提供药学服务,能有效防范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作者:段丽芳;梁莉;周学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8、IL-3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IL-18、IL-33水平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后,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IL-18、IL-33水平有关,可以将检测血清IL-18、IL-33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艳敏;成旭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0.03%他克莫司软膏和得宝松注射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和得宝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法 选择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皮损处外用,连续4周;对照组皮损局部应用得宝松2周1次连续注射4周治疗.按REU评分评价4周后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7%,两组疗效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3.33% vs 34.48%,P<0.05).结论 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与得宝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他克莫司乳膏更为安全.

    作者:陈诚;程绍航;狄正鸿;许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211份中成药说明书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调查,为临床安全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药房的中成药说明书211份,对其药品基本信息、药品质量保障信息、药品安全性信息、药品特性信息和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1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药品基本信息和药品质量保障信息的标示率近100%;而药品安全性信息和药品特性信息匮乏,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标注率几乎为0.同时在项目内容表述方面也存在问题.结论 应加强中成药说明书规范化管理,为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罗艳;黄显金;裴丽;刘京伟;邵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类型.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1-2012年56例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后ADR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ADR 17例(30.3%);总ADR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无关;ADR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47.2%),其次为腹泻、皮疹、精神异常(均为11.7%),罕见药物热、癫(癎)、肝功能异常(均为5.9%).结论 利奈唑胺注射液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赛成;牟琼雅;王石健;王金明;王彬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暖胃止痛贴缓解静滴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暖胃止痛贴缓解静滴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2年6-12月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暖胃止痛贴防治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暖胃止痛贴可以有效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向阳;张爱雪;潘少华;苏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连续治疗4 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0% vs.79.1%,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秀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0.1%洗必泰口腔冲洗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冲洗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进行口腔擦洗,观察组在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擦洗的基础上进行口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定植菌及VAP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痰细菌图片培养阳性率降低16.67%;痰培养阳性率降低28.3%;发生VAP风险降低28.33%;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0.1%洗必泰进行口腔冲洗可以降低患者VAP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姜艳;刘洁;田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鼠耐药蛋白的测定及耐药癫(癎)所致脑损伤的研究

    目的 制作小鼠耐药癫(癎)模型,考察耐药蛋白的表达以及实验动物脑损伤情况,为进一步耐药癫(癎)逆转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取10只小鼠,给予戊四氮制作小鼠癫(癎)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持续口服灌胃给苯妥英钠制作耐药癫(癎)模型,试验期间考察小鼠癫(癎)的发作级别和频率,以确定小鼠耐药癫(癎)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另取20只小鼠进行后续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及耐药癫(癎)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耐药癫(癎)模型组按前述方法造模.结束后将全部小鼠处死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考察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考察耐药癫(癎)小鼠脑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考察脑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耐药癫(癎)模型组中10只小鼠有8只造模成功,进入试验.脑组织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耐药癫(癎)模型组较阴性对照组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脑组织HE染色显示,耐药癫(癎)模型组呈现神经细胞核固缩、变形,神经细胞呈现部分水肿,并有神经细胞变性、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耐药癫(癎)模型组呈现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 耐药癫(癎)小鼠呈现脑内P-糖蛋白高表达,并出现脑组织损伤.

    作者:张策;陈淑良;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