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彭幼英

关键词: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口服兰索拉唑30 mg,每日晨吞服.联合用药组加用克拉霉素0.25 g/次,2次/d,阿莫西林0.5 g/次,3次/d,疗程14 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溃疡痊愈率为93%,HP清除率为82%;对照组分别为66.7%,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认为HP阳性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48例和奥美拉唑组48例.雷贝拉唑组第1周给予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口服,bid,以后每次服雷贝拉唑10 mg.奥美拉唑组第1周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0.5 g,口服,bid,以后每次服奥美拉唑20 mg.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后雷贝拉唑组疼痛消失时间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末两组的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08%,奥美拉唑组为4.16%.HP根除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雷贝扭唑对职阳性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与奥美拉唑基本相当.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腹部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奥美拉唑组.

    作者:刘晓春;魏冬云;刘晓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非急性发作期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实验组、对照组分别应用孟鲁司特钠、富马酸酮替酚治疗.出现哮喘急性加重时,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岛受体激动剂及必要的抗感染等强化治疗.结果 治疗10周后,实验组多项哮喘控制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老年哮喘临床控制率较高,可改善肺功能.

    作者:冯根养;何维雄;张翼;何玉玲;左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妇女用药安全性研究进展

    笔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综合阐述妊娠期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用药原则以及国内外妊娠期药物安全使用的评价系统.开展我国妊娠期用药评价和再评价势在必行,建立我国的妊娠期药物安全分级系统,对于正确指导孕妇用药尤为重要.

    作者:易洁梅;曾毅;谢伟乾;黄旭美;郑志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维生素K缺乏与骨损害的关系

    维生素K(VK)是特异性骨蛋白中谷氨酸进行翻译后γ-羧化的酶促反应中重要的辅助因子,也是甾族和异生素受体(SXR)介导下维持骨稳态的信号网路中某些基因的转录调节子.此外,VK对骨质再吸收,破骨效应以及炎症反应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综述,也提出关于VK在骨代谢方面一些未知的问题,旨在发掘出VK缺乏与骨损害的关系.

    作者:陈双叶;张雪娟;王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齐墩果酸磷酸酯二钠盐的小肠吸收动力学

    目的 研究齐墩果酸磷酸酯二钠盐(OANa2)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离体小肠回流实验装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循环液中OANa2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的含量.结果 在体小肠胆管结扎与不结扎的药物吸收百分率(PA)分别为43.4%、43.7%.实验浓度下,离体小肠上、下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318 h、0.300 h.此外,离体小肠实验在3种不同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70 h、0.322 h、0.284 h.胆管结扎与不结扎的药物吸收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OANa2在小肠不同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OANa2的小肠吸收机制属于被动扩散.

    作者:王文宇;姜铁夫;王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金刚化浊片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金刚化浊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浓缩制成片剂,应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对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薄层斑点明显,重现性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8%.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制剂性能稳定,质量易控,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强;公素琴;张培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我院2007年2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频率.方法 分析2007年1-12月我院213例ADR报告.结果 ADR涉及93个药品品种.抗感染药引起的ADR 122例,占57.28%;ADR引起皮肤损害较多,共107例,占46.33%.结论 应加强病区ADR报告呈报工作.

    作者:徐菲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喜炎平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 4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氨溴索治疗,连用1~2周.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PaO2值升高和PaCO2值降低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在治疗后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提高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喜炎平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麻尔光;李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病例)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比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化,是青少年猝死原因之一.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积极采取对症治疗,将有效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及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本文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提示儿科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该病猝死的发生.

    作者:孙敏;刘东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苯酰甲硝唑分散片的HPLC测定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苯酰甲硝唑分散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d 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乙腈-三乙胺水溶液(47∶53),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32 nm,以峰面积计算.结果 线性范围0.0514~0.2056 mg/mL,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65%.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苯酰甲硝唑分散片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丽妍;于丽苹;李莉;王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KAI1基因与恶性肿瘤浸润转移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性,也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改进,但总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无法控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肿瘤转移与肿瘤发生一样是由多种基因调控的,不仅有转移促进基因的激活,还伴有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逐渐转入分离和克隆肿瘤转移基因与转移抑制基因,期望通过揭示肿瘤转移在基因水平的本质,为改进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作者:朱婷;李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替沙星和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加替沙星和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124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2例,口服加替沙星0.4 g,1次/d;对照组62例,口服氟哌酸0.2 g,3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或14 d.结果 两组治疗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0.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83.9%,两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12.9%.结论 加替沙星是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乐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口服兰索拉唑30 mg,每日晨吞服.联合用药组加用克拉霉素0.25 g/次,2次/d,阿莫西林0.5 g/次,3次/d,疗程14 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溃疡痊愈率为93%,HP清除率为82%;对照组分别为66.7%,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彭幼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帕罗西汀作为抗抑郁症常用药,其药理作用为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笔者查阅国内外检索类期刊及公开发行的中文医药期刊,归纳有关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疼痛的报道,以利于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赵珲;瞿美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Pio(40、80 mg/kg)3周,脑室内注射LPS(5、30 μg),2 d后进行Morris水速宫定位航行实验,连续训练5 d,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行为学实验后,取脑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尼氏(Nissl)染色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浸润情况.结果 脑内注射LPS可以引起大鼠学习和记忆障碍,表现为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明显较对照组低,这些行为学改变伴随海马CA1区星型胶质细胞和锥体神经元的损伤.治疗组LPS所致的学习记忆损伤减轻,Pio能明显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浸润.结论 吡格列酮能对抗LPS引起的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浸润,从而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陈艳;王光楠;郭富祥;金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联合用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用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保护作用.方法 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和苯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改变.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经6周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用苯那普利治疗DN比单用苯那普利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淑香;张春玲;陈家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景天三七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景天三七胶囊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6%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71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 没食子酸线性范围为160.1~800.5 n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0.88%(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王志刚;黄岩;杨洪武;郭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氯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氯氮平及阿立哌唑治疗,疗程8周.采用潘氏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ANSS评分分析,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效,前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安成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 984份小儿全肠外营养液的使用分析与配制体会

    目的 了解我院小儿全肠外营养液(TPN)的使用情况,总结工作成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12月的小儿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配制体会.结果 小儿TPN共使用1984份,主要用于营养不良、肠梗阻手术、直肠肛门疾病手术、巨结肠手术等.结论 我院临床使用小儿TPN基本合理、规范,对提高惠儿疾病治愈率有显著的作用.为配合临床更好地使用小儿TPN,配制药师应认真做好各环节的工作,为临床提供为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

    作者:谢黎崖;伊丽;邱杏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ARB与ACEI对大鼠离体肾血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氯沙坦与卡托普利对大鼠离体肾血管的舒张作用,以及两者作用机制的差别.方法 记录苯肾上腺素(PE)、KC1预收缩的离体肾血管环张力变化,观察氯沙坦和卡托普利的舒血管作用以及不同工具药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对离体大鼠肾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两药可以显著抑制PE的缩血管作用;氯沙坦对KC1的收缩有一定的舒张作用,卡托普利则无此作用.L-NAME对两药舒张作用抑制效果的差异随两者浓度增大而变大.INDO同样使两者舒血管作用降低,但对高浓度的氯沙坦影响较小.结论 氯沙坦对肾血管的舒张作用强于卡托普利,且依赖血管内皮与电压依赖的Ca2+通道,而卡托普利可以通过不依赖NO系统舒张血管,两者作用均与前列环素有关.

    作者:薛香汀;吕吉元;张明升;赵星星;齐守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