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康唑的外用制剂与应用

郑天慧

关键词:氟康唑, 外用制剂, 临床需求, 抗真菌药, 水溶性, 三唑类, 毒性低, 半衰期, 应用, 文献, 广谱
摘要:氟康唑(Fluconazole)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第三代抗真菌药,具有广谱、高效、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半衰期长、毒性低等优点.随着临床需求的加大,各种制剂应运而生.现将近几年有关文献报道的外用制剂及应用作一简述.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的不良反应

    尼莫地平为钙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突发性耳聋等,不良反应一般为一过性消化道不适、头晕、嗜睡、皮肤瘙痒、面红等.现予以综述近年来尼莫地平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少见不良反应,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抑肽酶不良反应的探讨

    抑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它形成抑肽酶-蛋白酶复合物,可抑制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及血浆中的激肽释放酶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抑肽酶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术后出血[1].临床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纤维蛋白溶解所致的急性出血及各种休克,急性胰腺炎及胰腺坏死.抑肽酶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少,但也时有报道,本文检索了1994年~2003年中国学术期刊,对43例抑肽酶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翁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动态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中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因此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我院2001年~2002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我院临床抗高血压药的用药特点和趋势,根据各类抗高血压用药的基本情况探讨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张鲜利;崔敏;尹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用消炎止血膜的制备

    鼻腔粘膜糜烂性及渗透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中鼻中隔黎氏区为鼻出血多发部位[1].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凡士林纱条鼻孔填塞压迫止血,虽然有效,但有时使用困难,如小儿对此不易合作.为此笔者研制出一种鼻用消炎止血膜,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浓度硝普钠在体外循环手术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微循环障碍及高血压是体外心脏手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纠正,则可能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我院自1999年1月~2003年5月,采用高浓度硝普钠改善心脏手术后微循环状况及高血压50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虹;刘文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心理素质与小儿静脉注射成功的辩证关系

    小儿静脉注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儿科护士的技术水平外,与儿科护士本身的心理素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我自身工作十多年的经验教训体会到:一个护士若在心理素质良好状态下,她穿刺的成功率往往能提高50%;反之,如果心理素质薄弱,即使技术高超,也往往功亏一篑,导致穿刺失败.

    作者:袁伟丽;吴景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继发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为各种病原微生物抗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有利手段.但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免疫抑制剂、激素等的应用,也引发了各种难以治愈的继发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减少真菌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现就我院2000年~2001年院内继发真菌感染187例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高勇;王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不合理用药剖析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方面与成人有较大区别,特别是新生儿、早产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药酶、血浆蛋白总量及白蛋白的含量均比幼儿低,因此小儿合理用药尤其事关重大.

    作者:李岩;白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8例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春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替硝唑根充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疗效观察

    目前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根治方法主要是行根管治疗,消除感染根管内的炎性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感染根管内的细菌主要为需氧菌与厌氧菌共存的混合感染,以厌氧菌为优势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为感染根管内的主要菌群[1].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替硝唑与广谱抗生素配伍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治疗,作者采用替硝唑和根充糊剂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进行观察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晶;李文博;李济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异丙酚靶控输入和人工输入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对照

    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国内报道的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方法多采用人工控制静脉间断注射法,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靶控输注(TCI)异丙酚静脉给药方式已经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主要观察异丙酚TCI和人工控制输注两种给药方式,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对病人呼吸、循环的影响以及用药剂量、麻醉过程中护理方面进行对照.其结果是应用TCI节约异丙酚的用药剂量,对患者呼吸影响小,术后苏醒彻底,便于整个麻醉过程的护理.

    作者:阮桂荣;李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系统健康教育减轻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抑郁的观察

    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1].生活应激事件、个体的生理过程、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本身的复杂性等都可致抑郁的发生[2].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疾病本身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使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抑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增高,且因抑郁的多方面影响,其后果非常严重.经我们初步观察,系统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及预防预后,从而减少顾虑,减轻抑郁.因此,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于系统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向其发放抑郁量表,对照观察,以进一步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减轻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抑郁的效果.

    作者:宫英丽;孙健;肖适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东菱克栓酶有溶栓和改善微循环作用.我院于2001年3月~2002年3月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36例频发的TIA患者,并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文春;苗蔚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4例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没有彻底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盆腔炎,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目前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力;万秋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晶明滴眼液中烟酰胺的含量

    晶明滴眼液是由腺苷、烟酰胺、山梨醇等药物制成的用于治疗白内障的新药.其对能量代谢失调,能量制造不足而引起的生理化学改变所导致白内障有特殊的疗效.

    作者:王志刚;李军;宋永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6例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各器官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心理负担重,难于长期合理用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重点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秀华;赵政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药物使用分析

    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不合理的药物配伍则会降低疗效,增加毒性.为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对我院2002年门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修锐;赵丹;戴亦晖;王小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地奥心血康肠道吸收作用的研究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本文通过给大鼠灌服地奥心血康(DX)及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后,观察两者在胃肠道内吸收的状况,借以进行药效学的比较及离体观察对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给大鼠灌服DX及Dio后,收集粪样品,通过酸水解后,采用薄层扫描定量法(TLCS)测定Dio的含量;将样品与胆固醇和胆汁充分混合后,测定对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DX灌胃组经胃肠道排出的Dio占总体的40.01%,而Dio灌胃组经胃肠道排出的Dio占总体的2.98%;Dio明显抑制胆固醇与胆汁的结合,其抑制率为98.8%.DX随浓度的提高,抑制胆固醇与胆汁结合的能力逐渐加强,且具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Dio在肠道中药物吸收利用度及抑制胆固醇与天然胆汁形成微胶粒的作用强度明显优于DX.

    作者:马海英;刘玉春;宋建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配伍卡托普利治疗不伴肾衰高血压病的临床评价

    二氢吲哚类利尿剂吲达帕胺(Idp)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Cpt)因疗效确切,口服方便,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高血压病治疗的长期性,它们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也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3],但是关于两药合用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通过对Idp与Cpt不同剂量伍用后的降压效果,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钾变化,痛风、低血钾麻痹、刺激性干咳等发生与单用Idp或Cpt比较,对两药合用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周蔚然;郑德香;蒋明华;王国阳;熊一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执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之实践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保证医院制剂质量,防止制药差错和污染的基本标准.一年多来,我院认真执行了标准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制剂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基本改造,围绕<规范>的基本要求采取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霍保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