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肽酶不良反应的探讨

翁艳梅

关键词:抑肽酶,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 纤维蛋白溶解, 抑制蛋白酶, 急性胰腺炎, 激肽释放酶, 胰腺坏死, 学术期刊, 体外循环, 术后出血, 酶复合物, 临床研究, 急性出血, 归纳分析, 纤溶酶, 大剂量, 组织, 中国, 应用
摘要:抑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它形成抑肽酶-蛋白酶复合物,可抑制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及血浆中的激肽释放酶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抑肽酶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术后出血[1].临床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纤维蛋白溶解所致的急性出血及各种休克,急性胰腺炎及胰腺坏死.抑肽酶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少,但也时有报道,本文检索了1994年~2003年中国学术期刊,对43例抑肽酶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如下.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8例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春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执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之实践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保证医院制剂质量,防止制药差错和污染的基本标准.一年多来,我院认真执行了标准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制剂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基本改造,围绕<规范>的基本要求采取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霍保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晶明滴眼液中烟酰胺的含量

    晶明滴眼液是由腺苷、烟酰胺、山梨醇等药物制成的用于治疗白内障的新药.其对能量代谢失调,能量制造不足而引起的生理化学改变所导致白内障有特殊的疗效.

    作者:王志刚;李军;宋永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氟康唑的外用制剂与应用

    氟康唑(Fluconazole)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第三代抗真菌药,具有广谱、高效、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半衰期长、毒性低等优点.随着临床需求的加大,各种制剂应运而生.现将近几年有关文献报道的外用制剂及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郑天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诊治有自身的特点.我院自1996年~2001年共收治术后早期肠梗阻2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国;毕晓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替硝唑根充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疗效观察

    目前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根治方法主要是行根管治疗,消除感染根管内的炎性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感染根管内的细菌主要为需氧菌与厌氧菌共存的混合感染,以厌氧菌为优势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为感染根管内的主要菌群[1].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替硝唑与广谱抗生素配伍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治疗,作者采用替硝唑和根充糊剂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进行观察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晶;李文博;李济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不合理用药剖析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方面与成人有较大区别,特别是新生儿、早产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药酶、血浆蛋白总量及白蛋白的含量均比幼儿低,因此小儿合理用药尤其事关重大.

    作者:李岩;白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4例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没有彻底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盆腔炎,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目前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力;万秋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布洛芬片各组份的含量

    复方布洛芬片是一种可以缓解多种感冒症状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盐酸伪麻黄碱、布洛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三主要成分每1片应分别含30 mg、200 mg和2 mg.由于三者含量相差较大,而且极性相差悬殊[1],同时测定三成分含量较为困难.我们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三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2,3,4].

    作者:徐万魁;刘知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系统健康教育减轻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抑郁的观察

    抑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1].生活应激事件、个体的生理过程、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本身的复杂性等都可致抑郁的发生[2].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疾病本身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使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抑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增高,且因抑郁的多方面影响,其后果非常严重.经我们初步观察,系统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及预防预后,从而减少顾虑,减轻抑郁.因此,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于系统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向其发放抑郁量表,对照观察,以进一步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减轻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抑郁的效果.

    作者:宫英丽;孙健;肖适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地奥心血康肠道吸收作用的研究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本文通过给大鼠灌服地奥心血康(DX)及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后,观察两者在胃肠道内吸收的状况,借以进行药效学的比较及离体观察对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给大鼠灌服DX及Dio后,收集粪样品,通过酸水解后,采用薄层扫描定量法(TLCS)测定Dio的含量;将样品与胆固醇和胆汁充分混合后,测定对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DX灌胃组经胃肠道排出的Dio占总体的40.01%,而Dio灌胃组经胃肠道排出的Dio占总体的2.98%;Dio明显抑制胆固醇与胆汁的结合,其抑制率为98.8%.DX随浓度的提高,抑制胆固醇与胆汁结合的能力逐渐加强,且具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Dio在肠道中药物吸收利用度及抑制胆固醇与天然胆汁形成微胶粒的作用强度明显优于DX.

    作者:马海英;刘玉春;宋建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调节血压、液体容量和电解质平衡十分重要的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产物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分泌,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在肺部AngⅠ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转变成八肽的AngⅡ.

    作者:戴悦;戴学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附45例报告)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急症之一,基底节是出血好发ⅱ部位,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手段,我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45例此类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耀华;李金香;邓昌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开灵喷雾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清开灵喷雾剂为清开灵片的剂型改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为了控制其内在质量,本文建立了测定清开灵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HPLC方法,结果如下.

    作者:茹波;王志刚;樊东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生素临床应用常见问题分析

    抗生素是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在其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选择有效药物,应用合理方法,防止不良反应,避免引起病原菌耐药性的用药原则,其中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合理应用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就抗菌治疗而言,应关注药物浓度与抗菌效果及毒副作用的关系.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是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两者内在关系的反应,根据抗生素的药物动力学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时间依赖性和极短后效应者,如β-内酰胺类;(2)浓度依赖性具有持续后效应者,如氨基糖苷类;(3)时间依赖性又有持续后效应者,如大环内酯类.现就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的几个问题叙述如下.

    作者:刘畅;马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的不良反应

    尼莫地平为钙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突发性耳聋等,不良反应一般为一过性消化道不适、头晕、嗜睡、皮肤瘙痒、面红等.现予以综述近年来尼莫地平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少见不良反应,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用消炎止血膜的制备

    鼻腔粘膜糜烂性及渗透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中鼻中隔黎氏区为鼻出血多发部位[1].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凡士林纱条鼻孔填塞压迫止血,虽然有效,但有时使用困难,如小儿对此不易合作.为此笔者研制出一种鼻用消炎止血膜,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个隐匿发展的慢性过程,为发生冠心病的基本病因基础,临床上常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出血,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动态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中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因此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我院2001年~2002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我院临床抗高血压药的用药特点和趋势,根据各类抗高血压用药的基本情况探讨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张鲜利;崔敏;尹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目的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pH 7.0)(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联苯苄唑在35.0~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1.63%,n=5),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100.9%、102.4%、98.5%.结论该法快速、准确,可以用来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作者:张天虹;徐文;崔升淼;王立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药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