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毕晓林
目的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pH 7.0)(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联苯苄唑在35.0~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1.63%,n=5),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100.9%、102.4%、98.5%.结论该法快速、准确,可以用来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作者:张天虹;徐文;崔升淼;王立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调节血压、液体容量和电解质平衡十分重要的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产物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分泌,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在肺部AngⅠ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转变成八肽的AngⅡ.
作者:戴悦;戴学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方面与成人有较大区别,特别是新生儿、早产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药酶、血浆蛋白总量及白蛋白的含量均比幼儿低,因此小儿合理用药尤其事关重大.
作者:李岩;白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尼莫地平为钙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突发性耳聋等,不良反应一般为一过性消化道不适、头晕、嗜睡、皮肤瘙痒、面红等.现予以综述近年来尼莫地平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少见不良反应,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老年人各器官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心理负担重,难于长期合理用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重点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秀华;赵政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诊治有自身的特点.我院自1996年~2001年共收治术后早期肠梗阻2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国;毕晓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微循环障碍及高血压是体外心脏手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纠正,则可能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我院自1999年1月~2003年5月,采用高浓度硝普钠改善心脏手术后微循环状况及高血压50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虹;刘文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保证医院制剂质量,防止制药差错和污染的基本标准.一年多来,我院认真执行了标准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制剂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基本改造,围绕<规范>的基本要求采取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霍保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麻醉性镇痛药根据来源分为天然阿片类和合成阿片类两大类.麻醉性镇痛药以吗啡、芬太尼等为代表药物,近年来其它人工合成的可待因衍生物如氢吗啡酮、羟吗啡酮、羟可酮和舒芬太尼、阿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左吗喃、美沙酮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对麻醉性镇痛药的药理学、适应证、副作用、用法与用量作一综述,以便更加合理的应用,尽量减少成瘾性的发生.
作者:张德书;兆瑞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个隐匿发展的慢性过程,为发生冠心病的基本病因基础,临床上常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出血,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抗生素是临床使用广、消耗大、上市品种多、更新快的药物,各种新型广谱抗生素不断问世,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是目前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给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对我院2002年门诊抗生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合理使用抗生素产生重视,并积极倡导抗生素使用向窄谱、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作者:佟志清;姜铁夫;李媛;王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0年3月~2002年12月采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本文通过给大鼠灌服地奥心血康(DX)及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后,观察两者在胃肠道内吸收的状况,借以进行药效学的比较及离体观察对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给大鼠灌服DX及Dio后,收集粪样品,通过酸水解后,采用薄层扫描定量法(TLCS)测定Dio的含量;将样品与胆固醇和胆汁充分混合后,测定对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DX灌胃组经胃肠道排出的Dio占总体的40.01%,而Dio灌胃组经胃肠道排出的Dio占总体的2.98%;Dio明显抑制胆固醇与胆汁的结合,其抑制率为98.8%.DX随浓度的提高,抑制胆固醇与胆汁结合的能力逐渐加强,且具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Dio在肠道中药物吸收利用度及抑制胆固醇与天然胆汁形成微胶粒的作用强度明显优于DX.
作者:马海英;刘玉春;宋建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将计算机管理系统引入到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并在操作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使医院管理系统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这对于简化日常工作流程,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减少人力资源的不必要耗费以及加强管理效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阚新宇;邱枫;张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春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人没有彻底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盆腔炎,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目前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力;万秋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氟康唑(Fluconazole)是一种新型的三唑类第三代抗真菌药,具有广谱、高效、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半衰期长、毒性低等优点.随着临床需求的加大,各种制剂应运而生.现将近几年有关文献报道的外用制剂及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郑天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是一种新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吸收好,且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等特性,对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1,2].适用于治疗革兰阳性及阴性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结核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广泛,对其临床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何解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急症之一,基底节是出血好发ⅱ部位,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手段,我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45例此类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耀华;李金香;邓昌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好的一类抗生素.为改善抗生素对产酶耐药菌的作用,近年来成功开发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从而拓展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抑菌谱,降低了治疗费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戴亦晖;王小虹;赵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