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华;赵政党
尪痹清宁冲剂为十五味中药组成的抗风湿新药,经水提后醇沉制得.为控制其质量,本文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秦艽、黄柏的薄层鉴别法和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丁欣;杨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科从2002年2月~2002年10月用复方平贝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军;张红军;宫英丽;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胸腹伤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春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清开灵喷雾剂为清开灵片的剂型改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为了控制其内在质量,本文建立了测定清开灵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HPLC方法,结果如下.
作者:茹波;王志刚;樊东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方面与成人有较大区别,特别是新生儿、早产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药酶、血浆蛋白总量及白蛋白的含量均比幼儿低,因此小儿合理用药尤其事关重大.
作者:李岩;白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个隐匿发展的慢性过程,为发生冠心病的基本病因基础,临床上常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出血,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pH 7.0)(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联苯苄唑在35.0~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1.63%,n=5),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100.9%、102.4%、98.5%.结论该法快速、准确,可以用来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作者:张天虹;徐文;崔升淼;王立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抑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它形成抑肽酶-蛋白酶复合物,可抑制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及血浆中的激肽释放酶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抑肽酶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术后出血[1].临床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纤维蛋白溶解所致的急性出血及各种休克,急性胰腺炎及胰腺坏死.抑肽酶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少,但也时有报道,本文检索了1994年~2003年中国学术期刊,对43例抑肽酶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翁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复方布洛芬片是一种可以缓解多种感冒症状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盐酸伪麻黄碱、布洛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三主要成分每1片应分别含30 mg、200 mg和2 mg.由于三者含量相差较大,而且极性相差悬殊[1],同时测定三成分含量较为困难.我们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三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2,3,4].
作者:徐万魁;刘知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5%~95%,其中严重心律失常约占35%.多发生于发病后24小时内.严重心律失常是AMI急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须积极予以控制.本文总结30例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心律失常的结果,旨在评价胺碘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彦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抗生素是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在其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选择有效药物,应用合理方法,防止不良反应,避免引起病原菌耐药性的用药原则,其中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合理应用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就抗菌治疗而言,应关注药物浓度与抗菌效果及毒副作用的关系.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是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两者内在关系的反应,根据抗生素的药物动力学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时间依赖性和极短后效应者,如β-内酰胺类;(2)浓度依赖性具有持续后效应者,如氨基糖苷类;(3)时间依赖性又有持续后效应者,如大环内酯类.现就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的几个问题叙述如下.
作者:刘畅;马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保证医院制剂质量,防止制药差错和污染的基本标准.一年多来,我院认真执行了标准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制剂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基本改造,围绕<规范>的基本要求采取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霍保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调节血压、液体容量和电解质平衡十分重要的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产物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分泌,在肾素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在肺部AngⅠ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转变成八肽的AngⅡ.
作者:戴悦;戴学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鼻腔粘膜糜烂性及渗透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中鼻中隔黎氏区为鼻出血多发部位[1].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凡士林纱条鼻孔填塞压迫止血,虽然有效,但有时使用困难,如小儿对此不易合作.为此笔者研制出一种鼻用消炎止血膜,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尼莫地平为钙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突发性耳聋等,不良反应一般为一过性消化道不适、头晕、嗜睡、皮肤瘙痒、面红等.现予以综述近年来尼莫地平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少见不良反应,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疼痛,即含癌性痛又含非癌性痛.诸如:骨与关节痛、神经源性痛等.对前者采用多瑞吉治痛,已为医药界所认同,对后者采用该药治疗则尚鲜有共识;只是国家已以国药监字[2002]194号文布告全国[1],为非癌性的各种慢性疼痛采用多瑞吉治疗提供了合法的依据.现就规范使用该药的相关问题分述如下.
作者:袁源;崔尔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中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因此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我院2001年~2002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我院临床抗高血压药的用药特点和趋势,根据各类抗高血压用药的基本情况探讨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张鲜利;崔敏;尹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好的一类抗生素.为改善抗生素对产酶耐药菌的作用,近年来成功开发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从而拓展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抑菌谱,降低了治疗费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戴亦晖;王小虹;赵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东菱克栓酶有溶栓和改善微循环作用.我院于2001年3月~2002年3月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36例频发的TIA患者,并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文春;苗蔚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微循环障碍及高血压是体外心脏手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纠正,则可能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我院自1999年1月~2003年5月,采用高浓度硝普钠改善心脏手术后微循环状况及高血压50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虹;刘文阁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