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2-二甲基苯并吡喃类衍生物的合成

戴文;曲宁宁;包雪飞;陈国良

关键词:苯并吡喃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摘要: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苯并吡喃类衍生物.方法 以2-甲基-丁-3-炔-2-醇为起始原料,经氯代、Williamson成醚、环合、Aldol缩合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定.所有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正在进行中.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西替尼

    阿西替尼(axitib)是由美国Pfizer公司研发的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12年1月27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Inlyta.该药为片剂,用于治疗对药物没有应答的晚期肾癌(肾细胞癌).阿西替尼的中文化学名称:N-甲基-2-((3-((1E)-2-(吡啶-2-基)乙烯)-1H-吲唑-6-基)硫)苯甲酰胺;英文化学名称:N-methyl-2-((3-((1E) -2-( pyridin-2-yl)ethenyl) -1H-indazol-6-yl)sulfanyl) benzamide;分子式:C22 H18 N4OS;分子量:386.47;CAS登记号:319460-85-0.

    作者:赵兴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金属有机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研究进展

    近年来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很多金属有机类化合物常常可以产生常规有机化合物所不具有的一些意外的药效作用,因此,在很多药物分子结构中都引入了金属基团.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把一些活性金属基团引入到一些具有潜在抗乳腺癌活性的分子中,形成了一类独特的金属有机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多个系列的金属有机类SERMs在脂溶性、与受体的结合力以及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该文对近年来金属有机类SERMs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郑阳钒;周海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

    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ingenol mebutate)是丹麦Leo Pharma公司开发的用于日光性角化症(actinic keratosis,AK)的局部治疗药物,商品名为Picato.该药为凝胶剂,于2012年1月23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其中文化学名称:[(1aR,2S,5R,5aS,6S,8aS,9R,10aR)-5,5a-二羟基-4-羟甲基-1,1,7,9-四甲基-11-氧代-1a,2,5,5a,6,9,10,10a-八氢-1H-2,8a-甲基环戊烷[a]环丙烷[e][10]轮烯-6]-2-甲基-2(Z)-丁烯酸酯;英文化学名称:(1aR,2S,5R,5aS,6S,8aS,9R,10aR)-5,5a-dihydroxy-4-( hydroxymethyl) -1,1,7,9-tetramethyl-11-oxo-1a,2,5,5a,6,9,10,10a-octahydro-1H-2,8a-methanocyclopenta[a]cyclopropa [e][ 10] annulen-6-yl( Z)-2-methylbut-2-enoate;分子式:C25H34O6;分子量:430.53;CAS登记号:75567-37-2.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4-甲氧基-N,N'-二(卤代苯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目的 寻找活性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方法 以苯甲醚为原料,经Blanc反应、氧化和氯代反应制得重要中间体4-甲氧基-1,3-苯二甲酰氯,该中间体与不同的卤代苯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4-甲氧基-N,N'-二(卤代苯基)-1,3-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以吡考他胺和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采用Born比浊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初筛.结果与结论 共制得20个目标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IR、1H-NMR和MS谱确证,其中1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药理试验初筛结果表明,7个化合物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吡考他胺和阿司匹林,其中化合物5l和5q的活性高.考察了不同卤原子在相同位置和相同卤原子在不同位置上的取代化合物对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规律,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当侧链苯基的2位或4位进行氟或碘一取代时有利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增强;当侧链苯基的2,6位和3,4位进行二氯代时化合物表现出很高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作者:邓娜;刘秀杰;史成玲;张凤霞;刘连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 寻找新的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Nampt)抑制剂,为进一步药物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以进入临床研究的APO866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Nampt抑制剂.以哌嗪为原料,经取代、SN2反应、Gabriel反应、成胍、环合等多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7a,7b),该中间体再与酰氯衍生物反应,终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8个全新的Nampt抑制剂,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其中3个化合物(H1、H5、H7)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活性与阳性对照APO866相当.

    作者:罗飚;洪新福;姚郑林;占文虎;赵砚瑾;李庶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2-二甲基苯并吡喃类衍生物的合成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苯并吡喃类衍生物.方法 以2-甲基-丁-3-炔-2-醇为起始原料,经氯代、Williamson成醚、环合、Aldol缩合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定.所有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正在进行中.

    作者:戴文;曲宁宁;包雪飞;陈国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L-蛋氨酸类似物L-2-氨基-4-叠氮基丁酸的合成

    目的 优化L-2-氨基-4-叠氮基丁酸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L-蛋氨酸为起始原料经硫甲基化、水解一锅法制得L-2-氨基-4-羟基丁酸(2),2在浓盐酸中环合得到重要中间体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3),3经溴代开环、成酯、叠氮化、水解4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 以L-蛋氨酸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其结构经1H-NMR和IR谱确证.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于中试放大.

    作者:王岩;张廷剑;王琳;刘慧颖;孟繁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替诺福韦酯合成路线图解

    抗病毒药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1)化学名为(R)-[[2-(6-氨基-9H-嘌呤-9-基)-1-甲基乙氧基]甲基]膦酸二异丙氧羰氧基甲酯(商品名为Viread),分子式C19H30N5O10P,分子量519.44,CAS登记号201341-05-1.Viread是由美国Gilead Sciences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强效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其作为治疗HIV的一线药物[1-3].替诺福韦酯(1)是已上市的抗HIV药替诺福韦(2)的前体药物,其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它具有更低的毒性和较好的药物耐受性[4],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替诺福韦酯的价格较高,在一些HIV/AIDS患病人数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将其作为治疗HIV的一线药物[5].因此,寻求一种经济、新型高效的替诺福韦酯的生产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莉;叶虹;吴莹;张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型乙肝病毒(HBV)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虽然已经有6个核苷/核苷酸类药物被批准上市,但是它们易产生耐药性和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日益迫切.该文根据药物的作用方式的不同,对乙肝病毒抑制剂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强强;展鹏;刘新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vacaftor

    Ivacaftor是由美国Vertex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罕见型囊性纤维化的药物,于2012年1月31日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Kalydeco.该药用于治疗一种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G551D突变引起的罕见型囊性纤维化(CF),适合年龄在6岁及以上患者使用.Ivacaftor的中文化学名称:N-(2,4-二叔丁基-5-羟基苯基)-4-氧代-1,4-二氨喹啉-3-甲酰胺;英文化学名称:N-(2,4-di-tert-butyl-5 -hydroxyphenyl )-4-oxo-1,4-dihydroquinoline-3-carboxamide;分子式:C24H28N2O3;分子量:392.21:CAS登记号:873054-44-5.

    作者:秦铭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沙生蜡菊花降脂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Ⅲ)

    目的 研究沙生蜡菊花[ Helichrysum arenarium(L.)Moench]降脂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ODS柱、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沙生蜡菊花的降脂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了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cariside F2(1)、淫羊藿次苷(icariside D1,2)、苯乙醇-β-巢菜糖苷(phenethanol -β-vicianoside,3)、苯甲醇-β-巢菜糖苷(benzyl alcohol-β-vicianoside,4)、苯甲酸-β-D-龙胆二糖苷(benzoic acid-β-D-gentiobioside,5)、苯乙醇-β-D-龙胆二糖苷(phenethano1-β-D-gentiobioside,6).结论 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蜡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立波;王健伟;王策;孙世超;徐冰;吴立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利伐沙班合成路线图解

    利伐沙班(rivaroxaban,1)化学名称为5-氯-N-({ (5S)-2-氧代-3-[ 4-(3-氧代-4-吗啉基)苯基]-1,3-(噁)唑烷-5-基}甲基)-2-噻吩甲酰胺,英文化学名称为5-chloro-N-({(5S -2-oxo-3-[ 4-(3-oxo-4-morpholinyl) -phenyl] -1,3-oxazolidin-5-yl} -methyl) -2-thiophene carboxamide,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一种直接且高度选择性的Xa因子竞争性抑制剂.利伐沙班于2008年9月16日和10月1日分别在加拿大和欧盟获准上市,并于2009年6月19日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Xarelto.利伐沙班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量效关系稳定,出血风险低等特点,因其具有治疗窗宽且无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等优势已成为市场上具前景的抗栓药物之一,在临床上用于预防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形成[1].本文作者按不同的起始原料及反应路线,对利伐沙班(1)及其关键中间体4-(4-氨基苯基)-3-吗啉酮(2)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合成路线图见图1.

    作者:王海燕;郭飞;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氧甲氢龙合成中伴生副产物2-(2-羟基乙氧基)-17β-羟基-2,17α-二甲基-A-失碳-5α-雄甾烷的鉴定与合成

    目的 为改进氧甲氢龙的合成工艺及提高产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合成氧甲氢龙过程中发现的副产物,经IR、1H-NMR、3C-NMR、MS、元素分析、X-单晶衍射实验等分析手段确证副产物的化学结构;推测副产物的形成机制并按此机制合成该副产物.结果与结论 鉴定副产物为2-(2-羟基乙氧基)-17β-羟基-2,17α-二甲基-A-失碳-Sα-雄甾烷,其形成机制可能是格氏试剂形成的甲基负离子在进攻中间体(7)17位的羰基碳的同时,一部分的甲基负离子从甾体平面结构的下方进攻了2位的乙缩酮的碳原子进而生成该副产物.准确分析出副产物的化学结构及形成机制.

    作者:屈洁;饶志威;左文果;赵徐波;李宗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具有手性吡咯烷侧环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设计合成具有手性吡咯烷侧环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以手性脯氨酸和3,4-二氟硝基苯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体外活性试验表明:由(R)-脯氨酸衍生的化合物7b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由(S)-脯氨酸衍生的化合物7a的抗菌活性明显低于7b.研究结果表明,吡咯烷侧环的手性因素对抗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殷霞;肖国强;侯怀信;鄢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Vismodegib

    Vismodegib是由瑞士罗氏制药公司驻美国制药厂开发的首个口服的、具有高选择性的Hedgehog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于2012年1月30日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Erivedge.该药适用于不能手术或放疗的局部晚期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和肿瘤已转移的患者.Vismodegib的中文化学名称:2-氯-N-[4-氯-3-(吡啶-2-基)苯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胺;英文化学名称:2-chloro-N-[ 4-chloro-3-( pyridin-2-y1)pheny1]-4-(methylsulfonyl)benzamide;分子式:C19 H14 Cl2 N2 O3S;分子量:421.3;CAS登记号:879085-55-9.

    作者:耿一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酸的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改进抗骨质疏松药米诺膦酸的关键中间体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酸的制备方法.方法 以2-氧代戊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溴代、环合、水解和脱羧4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结果 目标化合物的熔点、1H-NMR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相符,总收率为40.5%(以2-氧代戊二酸二乙酯计).结论 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改进后的工艺路线后处理简单,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万科;陈年根;黄剑;钟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