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华会明;孙华;汤雁波;肖志艳
目的 对鬼臼毒素的A环及D环进行结构改造,以期获得合成潜在候选药物的关键中间体..方法:以去甲表鬼臼毒素(DMEP)为起始原料,经醚裂解、甲基化、水解、PDC氧化、NaBH4还原、Swern氧化等反应制备得到了6个鬼臼毒素开环衍生物.结果与结论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HR-MS确证,并结合构象分析和1H-NMR偶合常数的测定提出了确定D环开环类似物中C8’位构型的.方法:.
作者:李杰;华会明;孙华;汤雁波;肖志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分裂原激活/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激酶(MEK)抑制剂PD198306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四氯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制备3,4,5-三氟-2[(2-甲基-4-碘苯)氨基]苯甲酸(7);以N-羟基逐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O-环丙甲基羟胺盐酸盐(11);3,4,5-三氟-2[(2-甲基-4-碘苯)氨基]苯甲酸(7)与O-环丙甲基羟胺盐酸盐(11)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PD198306.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总收率为13.67%.与现有工艺相比,新工艺操作简单,成本降低.
作者:鲁楠;樊士勇;李行舟;郑志兵;李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合成3,5-(E)-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芳香醛、N-环丙基-4-哌啶酮为原料,通过Claisen-Schimidt缩合反应制备3,5-(E)-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采用MI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K562、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化合物1对HL60细胞的抑制活性比3,5-(E)-二(2-氟亚苄基)哌啶-4-酮醋酸盐(EF-24)强,化合物1和3对K562细胞的抑制活性比EF-24强,化合物2、6对SW1116细胞的抑制活性比EF-24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SW480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比EF-24弱.在EF-24的氮原子上引入环丙基或在苯环上引入强给电子取代基可增强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刘洋;许建华;黄秀旺;魏晓霞;刘锋;吴梅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Natroba(商品名),是由Parapro Pharms公司研发的一种外用制剂,有效成分为spinosad,中文名称为多杀菌素或刺糖菌素.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11年1月18日批准0.9% spinosad(Natroba)的外用混悬液用于4岁及以上患者的头虱感染治疗[1].多杀菌素(spinosad)是由土壤放射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经有氧发酵产生的胞内次级代谢产物,以spinosy A和spinosy D为主要成分,属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两者的差别仅在于一个甲基基团.
作者:李文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罗氟司特(roflumilast)是由Forest Lab的子公司Forest Pharmaceuticals生产上市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商品名Daxas.2011年2月28日,roflumilast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的治疗.罗氟司特的中文化学名称:3-(环丙基甲氧基)-N-(3,5-二氯吡啶-4-基)4-(二氟甲氧基)苯甲酰胺;英文化学名称:N-(3,5-dichloropyridin-4-yl)-3-cyclopropylmethoxy-4-difluoromethoxybenzamide;分子式:C17 H14Cl2F2N2O3;分子量:403.22;CAS 登记号:162401-32-3.
作者:王敬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FDA于2011年3月14日批准了德国Bayer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s开发的基于钆的对比剂钆布醇(gadobutrol,商品名Gadavist)上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钆布醇为第6个获得FDA批准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的以钆为基础的对比剂( GBCA),可提供中枢神经系统的对比增强影像,以帮助检测和可视化破坏细胞屏障的病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血液供应和循环[1].钆布醇的中文化学名:10-[(1SR,2RS)-2,3-二羟基-1-(羟甲基)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三乙酸钆配合物;英文化学名:10-[(1SR,2RS)-2,3-dihydroxy-1-hydroxymethylprop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triacetic acid,gadolinium complex;分子式:C18 H31 GdN4O9;分子量:604.72;CAS 登记号:138071-82-6.
作者:娄晶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头孢类化合物.方法:以(6R,7R)-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羧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和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经Mannich反应、加成反应等步骤得到一系列目标化合物.以头孢唑啉为对照品,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了8个目标化合物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标准肺炎克雷白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并利用1H-NMR验证了结构.结论初步生物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5b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好,化合物4a和化合物4b对β-内酰胺酶的结合能力较强.
作者:孟红;王亚江;赵平;刘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甘草药渣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甘草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酯酸(betulinic acid,1)、光甘草酮(glabrone,2)、甘草黄酮C(licoflavoneC,3)、甘草黄酮B(licoflavone B,4)、3-羰基甘草次酸(3-oxo- 18β-glycyrrhetinic acid,5)、芒柄花素(formonoetin,6)、甘草黄酮(licoflavone,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甘草药渣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5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芬;倪慧;卿德刚;孟大利;李宁;贾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阿奇沙坦酯(azilsartan medoxomil)是日本武田(Takeda)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于2011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Edabi.该药为口服用药,既可单用,亦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用于高血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张志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海南血竭(Dragon’s blood from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海南血竭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mbodianin C(1)、cinnabarone(2)、7,4’-二羟基黄酮(3)、3,4-二羟基烯丙基苯(4)和紫檀芪(5).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海南血竭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和5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惠琴;梅文莉;左文健;王辉;赵友兴;戴好富;王金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 2)是近新发现的糖尿病治疗新靶点,其作用机制是特异性地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再吸收,且不依赖于β细胞的功能异常或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其效果也不会随着β细胞功能的衰竭或严重胰岛素抵抗而下降,不会产生传统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介绍SGLT2在调节体内糖平衡中的作用,总结SGLT 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并对已报道的抑制剂化学结构进行总结.
作者:周立飞;李兰涛;黄娟;田野;王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合成系列新型苯基呋喃-2-甲酮类化合物,测定其体外血清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抑制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以取代苯甲酸和呋喃甲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通过标准胚胎血清(FBS)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测定化合物抑制VSMC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8个化合物,其中9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ESI-MS、1H-NMR、13C-NMR确证,总收率70%~95%.体外活性实验表明,18个目标化合物中,有15个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1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新化合物7b、11a及化合物3c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新化合物11a的IC50值为2.52 μg·mL-1.
作者:郑飞浪;班树荣;冯秀娥;赵承孝;李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碘[123 I]氟潘(ioflupane[123I])是全球医疗保健公司GE医疗集团开发的诊断用药,商品名为DaTscan,为注射剂,于2011年1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碘[123I]氟潘用于检测带有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s disease,PD)症状的成年患者大脑内的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是一种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成像的放射性诊断药物.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由Trovis Pharma LLC制药公司研制的维拉佐酮盐酸盐(vilazodone hydrochloride)于2011年1月21日由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Viibryd,用于治疗成年人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1].Viibryd将以10 mg、20 mg和40 mg片剂上市.Viibryd中文化学名称:5-[4-[4-(5-氰基-1H-吲哚-3-基)丁基]-1-哌嗪基]-2-苯并呋喃草酰胺盐酸盐;英文化学名称:5-[4-[4-(5-cyano-1 H-indol-3-yl)butyl]-1 -piperaz-inyl]-2-benzofurancarboxamide hydrochloride;分子式:C26-H27N5O2 ·HCl;分子量:477.99;CAS登记号:163521-08-2.
作者:李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加强对沙丁胺醇药物的质量控制,合成了欧洲药典中沙丁胺醇的两个杂质..方法:分别以4-羟基苯乙酮和3-甲基-4-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溴化、N-苄基叔丁基胺取代,再用H2/Pd-C脱去苄基,后用硼氢化钠还原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 H-NMR、MS确证,合成的两种杂质可以作为沙丁胺醇药物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收率高.
作者:朱晓丹;童元峰;杨慧;吴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致病真菌耐药性的日趋严重,寻找具全新作用机制的新型先导化合物成为抗真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大量实验证明,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是白色念珠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将成为一个极具前景的抗真菌药物作用新靶点.该文综述了Sap的生物学性质与功能、催化反应机制、三维结构及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杨;盛春泉;张万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N-正丁基-1-脱氧野尻霉素的合成.方法:该文通过酰化反应分别用丁酰氯和丁酸酐将丁酰基引入到2,3,4,6-四苄基葡萄糖内酰胺的氮原子上,然后用氢化铝锂将两个羰基还原,得到N-正丁基-2,3,4,6-四苄基-1-脱氧野尻霉素.结果与结论该.方法:在改进部分将收率提高为相关文献的2~3倍,在氨解开环这一步,尝试用正丁基胺代替饱和氨气的甲醇溶液,并对其关环产物以及副产物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佳佳;张振兴;李铁海;郭利娜;刘艳坤;赵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合成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三萜皂苷——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1→3)-α-L-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方法:以齐墩果酸为起始原料,采用逐步糖苷化策略,应用苄基、异丙亚甲基、乙酰氧基、过原酸酯等保护基.方法:,合成目标产物.以三萜皂苷β-hederin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测试目标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经13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总收率23.7%,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和1H-NMR确证.初步的体外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皂苷产物仍然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毒活性.
作者:任丽;路宝庭;刘洋;程卯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XL765的合成工艺..方法:以邻苯二胺、草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环合、氯代、氯磺化、磺酰化、取代、还原以及酰胺化制得XL765.结果与结论经过6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XL765,化学结构经1H-NMR及MS确证.对其中多步反应条件进行了工艺考察及优化,总收率为31.5%(以邻苯二胺计),高于文献报道收率(25.5%).
作者:陈浩;赵晓妍;白玫;宁东波;宫平;韩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合成R-1579的类似物,并对其体外DPP-Ⅳ抑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取代苯甲醛和丙二腈为原料经缩合、与脒环合、氧化及催化氢化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选择其中部分化合物测试其DPP-Ⅳ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制得18个目标化合物,经过1H-NMR、MS确证结构,其中化合物8h、10c及10d的活性优于阳性对照R-1579.
作者:黄伟;岑均达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