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琴
目的 探讨2010年10月~2012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门诊调查方法记录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情况、体温变化、出疹时间、出疹部位、皮疹形状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例患儿中有发热67例,手部皮疹89例,足部皮疹35例,口腔疱疹、溃疡85例.部分病例分别伴有口腔疼痛、食欲不振、流涎、头痛、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经治疗除3例患儿转院外,其余均治愈.结论手足口病多数病例病情轻微,及时治疗可痊愈,不留后遗症.
作者:谷正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深静脉血栓是各科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双下肢.在泌尿科前列腺电切术后和其它泌尿科疾病手术后发病率为7% -45%DVT一旦发生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者可在肺栓塞危及生命.我科自2009年至2011年12月共行前列腺手术1500多例,实施了预防DVT健康教育,通过患者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的运动以达到预防目的,现无一例发生DVT.
作者:司淋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采用鼻空肠管提供肠内营养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性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过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全部20例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平均时间为6.5±1.3d;12例(60.0%)患者治愈,7例(35.0%)患者好转,1例(5.0%)终死亡.结论加强护理措施可以保证鼻空肠管更好地发挥其营养功能,加快各消化器官功能之间的协调与恢复,提高胃肠功能,避免病人胃肠功能出现衰竭,降低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的风险.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鼻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1年26例老年鼻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有效的止血方法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高丽;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后,实施DCS(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对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的56例患者实施DCS治疗并配合全面,合理的护理,观察治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56例患者经全面合理护理,在DCS手术的初始简化阶段与支持治疗阶段,患者的内环境稳态及生命体征都能得到一定的维护,并且有效地控制了感染的发生,50例治愈(89.29%),再手术后出现肠瘘,胰瘘各1例,肝脓肿2例,后经治疗出院,死亡2例,死因与手术无关.结论:严重腹部创伤后实施DCS治疗并全面合理护理,效果较好,具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心理护理可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护理是治疗的基础措施;药物护理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出院后指导患者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能力,防治并发症.针对糖尿病的特点,选择高质量、适宜的护理方法,使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防治或延缓并发症,延缓寿命,降低病死率.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顺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细辛脑、川芎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α-细辛脑针剂、川芎嗪针剂分别单独静脉滴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喘憋、啰音、咳嗽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细辛脑、川芎嗪治疗有啰音的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效减少心衰并发症的发生和呼吸衰竭的发生.
作者:刘汉林;杨俐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在老年中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老年中晚期肺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早餐后给予吉非替尼口服,剂量为250mg/d,对照组给予TP方案化疗(紫杉醇175mg/m2+顺铂75mg/m2),两组均以21d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中位生存期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症状稳定率分别为28.6%、75.0%和50.0%,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为85.7%,中位生存时间为15.7个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情况较轻.结论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老年中晚期肺腺癌近期效果与化疗相似,但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中位生存期,降低不良反应程度,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较高,可作为一线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四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是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为适应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充分体现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健全健康教育组织体系;组织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组织制定骨科健康教育内容;完善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将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纳入个人工作质量考评,鼓励先进促进后进,激发了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能力,实现了病人及家属,病人及护士都欢迎,均受益的良好效果.
作者:徐永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科学研究表明,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在该阶段所发展出的个性和素质,所形成的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基础的能力对往后人生影响深远.近年来,社会极力倡导和推动0~3岁儿童早教优教.这项工程在相对落实的农村该如何来推动呢?本文就此议题进行思考和尝试分析.
作者:蒋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组织石蜡切片的染色结果,易出现切片染色不清楚,脱片、假阳性,假阴性出现.免疫组化这些结果的出现,与组织固定,抗原修复,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灭活,抗体质量,显色试剂质量,苏木素质量,时间上的把握及技术人员熟练程度有关,得出了免疫组化的过程的很多细节及各个步骤的主要的注意事项,提高脑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技术.
作者:蔡何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选用药物及药物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2002年至2010年发表的关于加替沙星ADRs的文章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整理.结果:加替沙星的ADRs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包括消化、神经、呼吸、泌尿、心血管、血液及皮肤等,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常见,特殊不良反应以及血糖异常和神经精神系统反应为主要.不良反应在各个年龄组都有发生,且没有明显的年龄组差别,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的发生率稍高.
作者: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腹外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应用人工补片进行疝的无张力修补的普及,而由补片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增多.现就人工补片感染的问题做如下总结.1 补片植入后的生物学反应植入人工补片后,初的反应是补片周围组织的急性炎性细胞浸润,然后炎性细胞在补片的孔隙中逐渐被纤维母细胞和巨细胞代替,补片与机体组织之间的结合与炎性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比率的增加有关.此外,机体对补片的反应因补片本身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理想的环境下,植入的补片材料通过纤维的浸润结合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线性的新筋膜.补片植入初期的反应可导致其周围积液,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积液都可被机体所吸收.此时如果补片受到污染或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则极易并发感染.
作者:梁宏彪;王文燕;刘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威枫骨科外洗散在治疗各种中医分型的膝骨性关节炎时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在我院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分型分别分为:肾虚髓亏组、阳虚寒凝组、瘀血阻滞组,每组各20例,均给与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患膝关节1周,通过评分方式得出治疗前后分数,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结果表明威枫骨科外洗散对各种中医分型的膝骨性关节炎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各种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威枫骨科外洗散应用范围广,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会良;蔡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总结乳腺增生症临床诊疗的效果.方法 对436例乳腺增生症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临床症状不重,药物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408病例进行手术治疗,22例有局灶性非典型增生.结论药物保守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梁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生殖器官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方式由单一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向微创方向发展,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备受关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诸葛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层管理在临床营养专科护理小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临床营养专科护理小组中建立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架构,专科护理组长、副组长分别由1名临床营养专科护士担任.按小组分工设立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根据小组成员职责设立教育训练组、质量控制组、专题研究组及宣传服务组.设小组长2名,核心组员10名,通讯秘书1名;制定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指标;形成专科护理组长、小组长及组员的三层管理模式.将分层前(2010年)及分层后(2011年)的护士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对专科护理小组工作的满意度、专科操作随机抽考成绩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后患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专科护理小组工作满意度、专科操作随机抽考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管理模式更加合理的运用了护理人力资源、为不同护理单元的需求营养支持患者提供同质、安全高效的护理,从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有效提升专科护理服务品牌形象.
作者:马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为实施镇静及每日唤醒计划实施的咪达唑仑--异丙酚序贯给药的护理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机械通气以咪达唑仑-异丙酚(M+P组)序贯给药实施镇静及每日唤醒计划的住院ICU患者,观察躁动-镇静评分(SAS评分)、唤醒时间及唤醒后1小时认知障碍、生命体征(MBpHR)的波动.结果:序贯镇静下SAS评分3.5±0.3分;每日唤醒时间1.0±0.5小时;唤醒后1小时认知障碍发生率3/22(13.6%);非计划拔管1例;生命体征的波动、变更镇静药物后0例;唤醒后2/22(9.1%).结论:序贯镇静有利于及时实施每日唤醒计划,但存在唤醒后1小时认知障碍,需要目标性的护理观察及加强安全护理.
作者:黄淑华;熊艳;陈热花;刘素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正常包头人群骨量分布,确定峰值骨量的年龄段,寻找骨丢失规律.方法 选择20-89岁健康包头男女461人,其中女性261人,男性200人.以10岁为一年龄段,对男女分别进行分组.用DTX-200(美国OSTEOMETER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非优势手臂的远端进行测量,取结果的平均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峰值骨量男女都在30-39年龄段,以后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减少.男性在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达17.61%,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3.90%;女性在50-59年龄段骨量丢失13.91%.女性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已达26.48%.结论应根据不同地区正常人群骨量分布,建立诊断标准.
作者:王波;孙万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病程长,病势缠绵,反复难愈,危害较大,部分病人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按本病演变的不同病期,制定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健脾、滋肾养肝等治法,临床用之,疗效显著.一、清热解毒法适用于乙型肝炎初起之湿热蕴结时期,症见胁痛,口苦而粘,脘闷泛恶,颜面巩膜发黄,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自拟虎杖解毒汤:虎杖、蒲公英、贯众、绵茵陈、田基黄、滑石、泽泻、栀子、大黄.
作者:杨硕根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