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褥疮日常巧护理

张巍

关键词:褥疮, 预防, 护理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褥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者心理调查分析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手术虽小,但可引起受术者担心、恐惧、忧虑、躯体不适等一系列心理反应{1},所以人流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受术者心理焦虑状况,掌握其规律,为门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2004年2~4月,在咸丰县妇幼保健院接受人流手术,无手术禁忌证已婚妇女共300例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8~51岁,平均(28.55±4.13)岁,其中18~24岁56例(18.7%),25~34岁164例(547%',35~44岁69例(23.0%n45岁以l上11例<3.6%);已婚198例(66.0%),未婚102例(34.0%);文化程度:文盲37例C12.3%),小学78例(26.0%),初中87例(29.0%),高中93例(31.0%),大专及阻上5例(1.7%).

    作者:刘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冠心病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及预防

    目的:研究年龄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91,P<0.05,OR=1.76455),logistic模型也说明年龄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2618.结论: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文菊;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维生素B6注射液与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禁忌探析

    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B6与多种常用药物之间存在着配伍禁忌,作者查阅近几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现归纳如下.

    作者:贺颖;董得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肝癌病人的护理探讨

    肝癌病人的护理是对护理护士整体素质的考验,做好肝癌病人的护理是每一个护理护士应尽的职责.本文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两个方面介绍了肝癌病人的护理措施.

    作者:汪丽华;马玉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细节组和常规组,细节组25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手术过程未发生意外情况,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引流管剪掉部分不慎掉落至腹腔,而引起二次手术,两组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缓解,情况对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采用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4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相同时间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鲁南欣康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52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并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4.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冠心病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安全可控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利迭应用于哮喘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结98例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的观察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及病情观察,注意事项等.

    作者:陈文;潘灵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按摩加中药导入治疗颈肩痛120例

    颈肩痛常表现为颈枕、肩背部酸困疼痛,多伴有颈部、肩部活动受限,严重时可有头晕、头痛.体格检查时常见颈肩部肌肉僵硬,肩部可有明显压痛点或扪及细条索状物.临床上常诊断为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我所采用按摩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其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20~81岁,平均57岁,病程1年半~30年.

    作者:蔡伟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试析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5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

    作者:丁瑜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本文总结了1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注重患儿及家属的主诉,同时应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管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对本病的护理和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银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鼻腔及鼻窦癌的16排螺旋CT诊断

    目的 通过16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鼻腔及鼻窦癌的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至2012年间行16排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或活检证实的鼻腔及鼻窦鳞状细胞癌8例的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为(1)单侧鼻塞,脓鼻涕,鼻腔内可见新生物;(2)牙齿松动脱落,软腭肿块,牙神经痛;(3)单侧眼突,复视,眼睑下垂;(4)单侧面部肿胀,鼻唇沟消失,张口困难;(5)头痛、头昏、耳聋;(6)颈部包块;其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53岁.对5例患者行螺旋CT常规增强检查,均表现为较均匀轻到中度强化,对所得的图像分别使用软组织窗和骨窗显示进行观察.结果 在8例鼻腔及鼻窦癌患者中,侵犯鼻腔2例、上领窦4例、筛窦1例、蝶窦1例.其中累及两个部位6例,三个部位3例,本组没有病例局限在一个部位.侵犯眼部CT表现为:上领窦顶壁、筛窦直板骨质破坏,眼眶内侧组织肿块,视神经受压外移,眼球前突.累及鼻咽部为:鼻腔新生物顺延突入鼻咽腔.牙槽骨质破坏,牙齿缺失4例.颞下窝受侵2例,CT表现为上领窦与颞下窝之间的脂肪组织消失,颞下窝内的正常肌性界面模糊、消失,软组织肿块形成,翼腭窝、翼板骨质破坏.在骨窗下CT表现:骨质溶骨性破坏为主,也可表现为骨组织边缘的虫噬样破坏或出现局限性骨缺损及骨质硬化改变.结论通过16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鼻腔及鼻窦癌影像特征较为清楚的认识,并查阅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影像诊断率.

    作者:廖茂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58例肌注安乃近引起晕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安乃近由于解热效果确切,退热迅速,临床上常用于高热病人的迅速退热,但临床应用时却时常出现晕厥现象.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注射室发生58例因肌注安乃近而引起晕厥的病例(未见婴幼儿及小儿)经及时妥善处理后,病人在5分种内均恢复了知觉,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58例病人中,女40例,男18例,年龄19-70岁,口温为38.5-40.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0例,扁桃体炎10例,肺炎8例.

    作者:商淑建;冯慧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甲状腺腺瘤周边有声晕,腺瘤周边及实质瘤体内见血流信号.滤泡状腺瘤30例占71%(30/42)混合性4例占10%(4/42)漏诊4例结论;结合高频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将有助于提高甲状腺腺瘤的准确性.

    作者:陈民强;陈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内子宫切除术护理探析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可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必将导致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变化,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全部为女性患者,她们本身生理及心理均存在一些变化,而手术创伤无疑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更为突出.而手术室护理在整个手术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进而产生了很多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和新内容,出现多种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 是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刘改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丁卡因胶浆预防气管插管反应和术后咳嗽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预防气管插管反应和术后患者咳嗽,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和休息.方法:气管插管前将2~4克丁卡因胶浆均匀地涂抹在气管导管套囊以下部位.结果:40例气管插管患者术后无1例咳嗽.

    作者:段德智;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加强饮食与便秘,休息.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时发现和控制并发症.结果: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学青;王甫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随访册在出院心血管患者中的应用及体会

    方法由专人负责出院病人的随访管理,在患者出院后发放<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健康随访册>,并定期进行随访.结果 目前已发放<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健康随访册>1200份,有手册的患者随访率达到了90%以上.结论 <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健康随访册>是一种方便的随访工具,在疾病的系统诊疗中既能督促患者积极复诊,提高随访率;又能让医生快速了解病人病史、治疗情况及发展变化,做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满意度.

    作者: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患者序贯镇静实行每日唤醒计划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为实施镇静及每日唤醒计划实施的咪达唑仑--异丙酚序贯给药的护理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机械通气以咪达唑仑-异丙酚(M+P组)序贯给药实施镇静及每日唤醒计划的住院ICU患者,观察躁动-镇静评分(SAS评分)、唤醒时间及唤醒后1小时认知障碍、生命体征(MBpHR)的波动.结果:序贯镇静下SAS评分3.5±0.3分;每日唤醒时间1.0±0.5小时;唤醒后1小时认知障碍发生率3/22(13.6%);非计划拔管1例;生命体征的波动、变更镇静药物后0例;唤醒后2/22(9.1%).结论:序贯镇静有利于及时实施每日唤醒计划,但存在唤醒后1小时认知障碍,需要目标性的护理观察及加强安全护理.

    作者:黄淑华;熊艳;陈热花;刘素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并探讨尿道下裂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经验,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方法:通过术前知识普及、心理疏导、皮肤及肠道准备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术后通过生命体征监测、尿管护理、饮食指导、尿道口及会阴护理减少感染风险.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建议,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家庭护理支持.结果:283例尿道下裂患者术后尿瘘21例,通过温盐水坐浴6周内愈合10例,8个月后自愈1例,阴茎头裂开8例、尿道狭窄2例、憩室2例.并发症率较低.

    作者:李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7例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目的:总结27例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好减压排气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结果:治愈24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发现气胸症状,做好减压排气和高频通气的护理是其主要的护理要点.

    作者:何朗朗;朱海虹;叶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