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温针灸对青春期痛经效果观察

周丽华

关键词:中医护理, 温针灸, 青春期痛经,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温针灸对青春期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受试者来源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AD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本组78受试者分为护理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温灸针刺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组在对照组温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模式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通过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后,护理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7.4%,对照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7%,两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护理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的得分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积分显著低于护理后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D患者中实施中医温针灸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芪明颗粒联合聚乙二醇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价芪明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对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门诊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120眼.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芪明颗粒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泪膜MMP-9水平、泪膜破裂时间(T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另外,该研究还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泪膜MMP-9水平、TBUT以及OSD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指标变化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对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杜清;梁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患者55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9例.予以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铁剂等西医疗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以采用中药治疗.两组均实施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治疗、护理前后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Hb(98.13±14.12)g/L、HCT(0.31±005)、Scr(226.47±65.42)μmol/L、Ccr(29.65±6.72) mL/min、BUN(11.02±5.17) mmol/L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Hb(86.33±13.17)g/L、HCT(0.25±0.03)、Scr(343.18±62.47)μmol/L、Ccr(21.62±6.35)mL/min、BUN(14.42±4.96) mmol/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结合专科护理可有效提高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诊断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司坦唑醇与环孢素A联合口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B12及叶酸片辅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证给予口服中药及穴位贴敷.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的提高程度对照组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提高治愈率,减低西药的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作者:侯立红;刘欣;朱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柴胡白芍药对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柴胡-白芍药对的化学成分.方法:对柴胡-白芍药对的正丁醇萃取组份进行分离.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芍苷(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没食子酸乙酯(3),柴胡皂苷b2 (4),香叶醇-β-D-葡萄糖苷(5),5-methyl-2-(1-methylethyl)phenyl β-D-glucopyranoside(6),芍药苷(7),柴胡皂苷d(8),柴胡皂苷a(9),山奈酚(10),马钱苷(11),3β,1β,29-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3-O-β-D-葡萄糖苷(12),旱莲苷Ⅰ(13).结论:化合物2、6、11-13为首次从柴胡-白芍药对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洪财;王文姌;陈雁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慢性湿疹作用机制研究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经查阅文献,发现“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可通过亲水高分子溶蚀材料携药效成分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阻断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释放组胺而解痒,调控炎性细胞因子以抗炎,抑杀皮肤微生物,该剂型起到保湿修复、屏蔽致敏原的作用.以上研究证实,藏药可通过多途径和多环节外治慢性湿疹,实为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慢性湿疹的多重作用机制.

    作者:伍筱铭;王思农;王磊;王永慧;刘青;肖佼;顾召;古常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中医情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笔者所在社区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CI)出院后康复期病人作为受试者,随机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内科规范化护理.护理组在规范化护理基础上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加强情志护理.护理后分别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心理健康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生活能力状态运用SF-36健康量表.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CI病人护理前血糖和血压各指标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经中医情志护理后,干预组的血糖和血压各指标水平控制效果更佳,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r=5.384,P=0.005),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显著(r=7.538,P=0.001).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CI病人护理前SF-36评分变化无明显差异,经中医情志护理后,干预组的SF-36健康量表指标水平则显著上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r=6.428,P=0.003),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r=6.910,P=0.001).护理后干预组的SDS及SAS的指标水平均大幅度降低,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r=7.801,P=0.001).护理后干预组再入院率为3.4%显著低于对照组27.5%(r=5.384,P=0.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CI康复期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良好的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改善负性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能力,减少再入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迎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响应面法优化分心木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分心木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回流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3倍量59%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7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64.12 mg·g-1,与理论预测值65.08 mg·g-1偏差较小.结论:所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适用于分心木总黄酮的提取.

    作者:程艳刚;谭金燕;李国艳;刘艳;李慧峰;孔祥鹏;郭瑞;杨炳友;裴妙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麦冬总糖提取工艺考察

    目的:优选麦冬总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麦冬总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高碘酸钠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法优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因素的佳条件.结果:麦冬总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3次,麦冬总糖约占生药材的52.5%,对比原药材的总糖含量,转移率为93.75%.结论:佳工艺条件经过验证证明该工艺合理可行,总糖提取率较高,可用于麦冬总糖的提取.

    作者:王彤;李德坤;周大铮;鞠爱春;叶正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穴位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情绪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同时伴有焦虑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4)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的中医穴位按摩和单纯常规护理治疗,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症状情况,和一般状况、情绪水平、舒适程度、症状自评量袁(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分等4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一般状况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情绪水平和舒适程度评分均显著增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SCL-90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焦虑情绪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杠柳苷元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目的:考察杠柳苷元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探讨杠柳苷元可能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水(29∶71)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于220 nm波长测定灌流液中杠柳苷元的含量.结果:杠柳苷元不同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在考察浓度范围内(1.25、5、20μg· mL 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杠柳苷元的肠吸收机制除被动扩散外,可能还涉及主动转运.

    作者:尹通;王晓明;潘桂湘;郭亚卿;王献瑞;吕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免疫状况影响

    目的:探讨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使用桂枝肌瘤丸治疗,观察组联合红藤汤治疗,均于月经干净后服药,连续用药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T细胞亚群、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IgG、IgA、IgM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异常、低热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3%%(51/55) vs72.73%(40/55)](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使用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免疫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包春燕;卢白玉;李彩霞;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研究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痛患者不良情绪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成立特殊护理小组,在近5年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循证组不良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不良情绪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相比循证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配合中医护理引入新的护理理念中可以减少冠心痛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岳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凋膜止崩液对人离体子宫内膜增生症腺上皮细胞PTEN、 Rb2/p130表达影响

    目的:通过凋膜止崩液对人离体子宫内膜增生症(EH)腺上皮细胞PTEN、Rb2/p 13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EH的治疗机理.方法:分离、培养30例原代人子宫内膜增生症(EH)腺上皮细胞并采用CK-19鉴定,将纯化后的腺上皮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凋膜止崩液大剂量组(50μg/mL)、凋膜止崩液中剂量组(25μg/mL)、凋膜止崩液小剂量组(12.5μg/mL),分别于用药24、48、72 h观察下列指标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噻唑兰(MTT)法检测3个时间点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实时定量聚合酶连反应(RT-PCR)以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TEN、Rb2/p 130 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凋膜止崩液各组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凋膜止崩液组EH腺上皮细胞中PTEN、Rb2/p130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凋膜止崩液能明显抑制EH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与上调细胞抑癌基因PTEN、Rb2/p130的表达有关.

    作者:严谨;王芙蓉;贺丰杰;张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现代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西医研究进展

    高级别胶质瘤是一种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差,且近年来发病趋势不断上升.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与化疗、放疗联合应用,但由于各自的局限性,临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对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的不断探索研究,中医药手段在高级别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中显露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如何将中西医治疗方法灵活结合运用于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作者:关畅;朴浩哲;张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属于中医学中“骨痹”“骨蚀”“骨痿”等疾病的范畴,该病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当代骨科治疗难点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缺少明确有效的方法,但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却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主要从该病的中医认识、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几个方面入手对近年来该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稍做总结.

    作者:尹啸飞;周正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影响

    目的:分析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组(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模型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预处理组预先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后恢复冠脉灌注,6d后处死大鼠,收集心尖处标本并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清CK浓度高于对照组,预处理组CK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钠钾钙离子AT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预处理组钠钾钙离子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合格的炮制过程能够保证中药饮片包含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金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艾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艾灸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前瞻性、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福松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艾灸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P物质(SP)、胃饥饿素(Ghrelin)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排便间隔积分、粪便性质积分、排便费力积分、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经x 2检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NO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P、Ghrelin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得更明显,均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艾灸法,采用时间医学理念,可有效改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双向调节机体胃肠神经递质水平的作用,提高肠道平滑肌运动相关.

    作者:张喻然;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胞注射法及组织块移植法在构建异位妊娠动物模型比较

    目的:比较滋养细胞悬液注射法与绒毛组织块移植法在异位妊娠动物模型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宫内妊娠绒毛标本30例,其中20例培养成滋养层细胞,并将传代细胞分别植入BALB/c裸鼠腹部皮下(A组)、腹壁下(B组)、宫角(C组);另外10例绒毛组织块分别植入裸鼠盆腔内(D组),每组6只.观察种植后第7天、第15天肿块大小的变化;第7天,各组随机选取2只成瘤裸鼠处死,解剖、切取瘤体,形态学检测并免疫组化检测;第15天处死全部裸鼠,解剖、切取瘤体,形态学检测并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7天:①瘤体观察:A组有2只裸鼠未见瘤体形成;B组有1只未见瘤体形成;C组全部未见瘤体形成;D组全部见瘤体,组织块瘤体与机体部分融合.②形态学检测:A组:皮下囊肿,包膜完整,内部可见移植的细胞;B组:皮下可见移植的细胞;C组:未见种植细胞;D组:边缘绒毛滋养细胞细胞核清晰.③免疫组化:A组:CK18在滋养细胞胞浆呈阳性表达,滋养细胞细胞核不清或消失;B组:CK18在滋养细胞胞浆中呈阳性表达,滋养细胞细胞核不清或消失;C组:未见种植细胞;D组:CK18在滋养细胞胞浆呈阳性表达,边缘绒毛滋养细胞细胞核清晰.第15天:①瘤体观察:A组:有2只分别在第8天、第10天死亡,剩余2只,未见瘤体形成;B组:有1只在第8天死亡,剩余3只,有1只未见瘤体形成,另2只瘤体较前增大;C组:剩余4只,全部未见瘤体形成;D组:剩余4只,全部见瘤体,组织块瘤体增大明显;②形态学检测:A组:未见移植的细胞:B组:皮下可见移植的细胞;C组:未见种植细胞;D组:边缘绒毛滋养细胞细胞核清晰;③免疫组化:A组:未见种植细胞;B组:CK18在滋养细胞胞浆中呈阳性表达,滋养细胞细胞核不清或消失;C组:未见种植细胞;D组:CK18在滋养细胞胞浆呈阳性表达,边缘绒毛滋养细胞细胞核清晰.结论:细胞注射法难以建立可靠、稳定的异位妊娠动物模型;组织块移植法可以建立较可靠的动物模型.

    作者:徐娟;邓高丕;郜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温针灸对青春期痛经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温针灸对青春期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受试者来源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AD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本组78受试者分为护理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温灸针刺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组在对照组温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模式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通过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后,护理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7.4%,对照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7%,两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护理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的得分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积分显著低于护理后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D患者中实施中医温针灸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检索年限至2017年4月,以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肺功能、嗜酸粒细胞计数、复发率、不良反应为效应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6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65,95%CI:1.70~4.73,P<0.00001),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62,95%CI:0.32~0.92);PEF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63,95%CI(0.34,0.93),P<0.0001];嗜酸粒细胞计数前后对比明显下降[WMD=-0.04,95%CI(-0.12,0.04)],同时复发率明显下降(RR=0.19,95%CI:0.09~0.41,P<0.0001).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能够有效缓解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赵克明;翟亚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