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慧;王希利;孙明祎;王淑静;汲泓
目的:观察和分析疏风清热凉血疗法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对入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抗过敏的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按照传统中医的疏风清热凉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持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积分(瘙瘁、不适)和客观症状积分(红斑、肿胀、痤疮样皮损、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主观症状积分和客观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积分和客观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疏风清热凉血法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症状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付;杨晓丽;李琳;张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深小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对65例老年骨折后合并深小静脉血栓患者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预后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65例患者中64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进行滤网治疗后出院.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未复发.结论:早期发现深小静脉血栓,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血栓的复发.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与黄芪多糖配伍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致死量环磷酰胺每日腹腔注射380 mg·kg-1共3d,建立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和配伍组,在各组加入相同的培养液,药物干预组中分别加入EPO 50U·mL-1+G-CSF 250 U·mL-1,当归多糖0.2g·L-1,黄芪多糖0.2g·L-1,当归多糖0.2g·L-1+黄芪多糖0.2g·L-1培养,4d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IL-3、SCF、INF-γ和TNF-α的表达情况,QPCR检测红系GATA-1和粒系PU.1的表达情况.结果:增殖率、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各组均优于模型组P<0.05,配伍组与阳性药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伍组优于当归多糖组和黄芪多糖组P<0.05,黄芪多糖组差.结论:当归多糖与黄芪多糖配伍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分泌.
作者:李影迪;初杰;范颖;林庶如;李秀;许卓;崔运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4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益肾化瘀法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大小、肌瘤大小及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总疗效.结果:治疗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由(7.81±3.27) cm缩小至(4.31±3.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评分由(6.40±2.13)分下降至(5.31±1.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大小明显缩小,由(87.21±13.56) cm缩小至(73.45±12.31)cm,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由(12.53±3.19)分下降至(6.34±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结论:益肾化瘀法中药可明显缩小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大小,改善患者肾虚血瘀中医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志伟;刘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推拿疗法治疗在不同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并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和推拿手法.在对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的认识和实践中,各学派均由软骨损伤致病原理发展为软组织、肌肉致痛原理,各学派辨证分型思路相似,均不再局限于膝关节局部损伤,辨证分类更加准确而精细,手法治疗靶点更加明确,诊疗思路具有一定的共性,该文初步总结肌筋膜链理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筋膜激痛点理论和现代经筋疗法等现代推拿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共性诊疗思路,为提高现代推拿疗法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春雨;曹锐;董宝强;宋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活性变化及血清淀粉酶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估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0只SPF级Wistar系雄性健康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1、2、3、4组),10只/组.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丹参组于不同时间(造模前30 min、造模同时、造模后30、60 min)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造模后2h,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3mL.利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及TNF-α含量,评估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血清淀粉酶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丹参各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丹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TNF-α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丹参各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丹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AP大鼠血清淀粉酶和TNF-α含量;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早期应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佳.
作者:戴奇成;姚常柏;陈文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进行体位管理及穴位按摩对枕后位初产妇胎位校正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分娩室适合进行试产的232例枕后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第一及第二产程对产妇进行相关体位指导、管理及穴位按摩,胎头拔露后回产床半卧位至胎儿娩出.对照组不限制体位,宫口开全后回产床半卧位至胎儿娩出,其他干预措施一致.结果:观察组纠正为枕前位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大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感及镇痛分娩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对枕后位初产妇合理进行体位管理可纠正枕后位,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可促进气血流通、降低分娩疼痛,二者合用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缓解产痛、降低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丽;戴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为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惠儿及家长健康及生存质量.急性发作缓解后,其缓解期的诊疗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造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复发或再发.“治未病”是一种预防思想,就是将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改善机体亚健康状态,是一种防变思想的体现.“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想尤其适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各个阶段的防治.
作者:田立东;白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过对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采用自制沙袋实施有效的体位护理,结合常规护理方法,将其结果与现在手术后临床普遍结果比较,总结出预防髋内翻畸形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除了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根据中医学理论,补肝肾、壮筋骨、益脾胃的辨证施护,结合应用多个沙袋固定患肢可有效预防髋内翻,此种预见性护理干预临床有重要推广价值.
作者:唐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中医络病思维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护理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内分泌康复科及内分泌科DNB病人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和中医络病指导下中医护理及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5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络病思维与康复训练综合护理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睿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复诊统计疗效.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盆腔B超结果的改善情况,并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临床检测统计可知,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②两组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外比较实验组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实验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盆腔B超结果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茯芩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通过活血消瘢、清热利湿止痛的功效,起到抗炎抑菌、改善微循环、解痉镇痛的作用,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直肠黏膜,分解盆腔粘连,促进包块吸收.可从根本上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疗效突出,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500μg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1袋日3次温水冲服治疗.疗程4周.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较对照组(74%)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但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的木丹颗粒可以有效治疗DPN.
作者:王英娜;于世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为常见的良性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该文从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则治法与方药、临床疗效研究4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赵凡;张春和;李焱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叶桂在精研《内经》及《伤寒论》的基础上,更加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论.脾胃论中更重视升发脾阳,而略于滋养胃阴,叶桂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根据脾胃不同的生理、病理特性,提出脾胃分论,创立了胃阴学说.消中的主要病机为胃阴不足,燥热偏盛,而胃阴学说的思想充分阐释了消中的病因病机,并明确了治则及方药,对临床治疗消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其治疗消中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作者:林芳菲;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20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5%,两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能够更加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占起;隋楠;田振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处的135例胃癌、食管癌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及中医体质的调查,并分析9种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四诊信息经聚类分析后胃癌分脾胃虚寒型(26例)、脾虚痰湿型(21例)、肝气犯胃型(13例)、胃阴不足型(17例)、气血两虚型(12例)5个证型;食管癌分为肝胃不和型(11例)、痰气交阻型(19例)、气阴两虚型(16例)3个证型.(2)偏颇体质中多见的体质为阳虚质35例(25.93%),气虚质33例(24.44%),气郁质20例(14.81%).(3)胃癌中气虚质与气血两虚型、脾虚痰湿型显著相关(P<0.05);胃癌阳虚质与脾胃虚寒型(不论术后无癌及有癌)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脾虚痰湿型显著负相关(P<0.05);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胃癌肝气犯胃型(P<0.01)和食管癌肝胃不和型(P<0.05)均与气都质显著相关.结论:胃癌患者出现的阳虚质与其本来体质相关,胃癌、食管癌患者的气郁质与疾病的修饰有关,气虚质可能是胃癌患者的主要病机基础.
作者:纪立秋;殷东风;高宏;邢向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参灵固本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91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GP方案化疗,治疗组患者应用参灵固本丸5 g,日3次口服.化疗药剂量及用法同对照组,治疗14d为1疗程.行4周期化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力状况评分、化疗不良反应,判定疗效.并通过生存期(平均生存期、1年生存率)判断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2.2%)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1.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改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皮疹、血小板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改善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灵固本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确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缓解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潘淑云;李秋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从情志致病角度,通过分析下丘脑γ-氨基丁酸及尿液代谢组学表达的影响,探究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方法:选用48只SPF级Wiste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刺组.建立夹尾法伴辅助刺激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实验第15到第28天,电针组选取足三里穴、肝俞穴刺激;假针刺组在距尾尖1/3、2/3处电针刺激.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胃内残留物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胃肠道动力功能;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下丘脑中γ-氨基丁酸的表达情况;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尿液样本中小分子物质波峰面积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γ-氨基丁酸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尿液代谢组中柠檬酸、琥珀酸、苯丙氨酸、α-酮戊二酸、天门冬氨酸、肉豆蔻酸的峰面积有上升的趋势(P<0.05),假针刺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肝俞穴对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肠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对γ-氨基丁酸有正调节作用,并可以改善尿液样本中小分子物质的代谢含量.
作者:张可;任路;李丹;林卉;付沈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抑郁症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临床主要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大众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因此,临床防治抑郁症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脾脏在郁证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德新教授研究郁证治疗多年,造诣颇深,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推广意义.
作者:张欢;于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PRf对骨肉瘤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U-2OS,HOS和SAOS-2)和人成纤维细胞;利用MTT法检测人参皂苷-Rf对骨肉瘤细胞系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再用彗星电泳和γ H2AX焦点实验检测人参皂苷-Rf诱导MG-63和U-2OS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后利用DNA梯度实验观察人参皂苷-Rf对受损人成纤维细胞的修护作用.结果:MTT显示人参皂苷-Rf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f诱导骨肉瘤MG-63、U-2OS细胞凋亡和DNA损伤,随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进一步发现人参皂苷-Rf可修复和保护发生DNA损伤和凋亡(MNNG诱导)的人成纤维细胞.结论:人参皂苷-Rf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保护和修复受损的正常细胞.因此人参皂苷-Rf不仅可以作为抗癌药物使用,同时与其它抗癌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保护正常细胞,使抗癌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
作者:周青;项光刚;刘超群;刘春风;陈豪;刘进炼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