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留置尿管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对策

肖玲

关键词:长期留置, 尿管, 并发症,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和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重症者伴有休克腹膜炎等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其发病率也不断提高,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还需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贲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剂加减进行辨证论治.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巨核细胞分别计数比较中,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人数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总有效率、升高血小板数目、增加巨核细胞数目、减少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单一的西药疗法,表明中西医结合手段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严万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6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疗效为优者60例,疗效为良者4例,疗效优良率为95.5%.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海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0例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在膝关节周围复杂性骨折中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本文临床研究中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周围复杂性骨折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其中一期愈合者为42例,二期愈合者为18例;采用HSS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其中优38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33%.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其具有术中失血较少、创伤小及术后发生后遗症率极低等优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服用泼尼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泼尼松与替米沙坦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85.38%,经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的PaO2、PaCO2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

    优质护理是为了让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更好地康复,让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使其因为身心愉悦而缩短病痛带来的痛苦,进而促进其疾病的康复.可以说,护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对病人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作者:邢明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乳腺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了解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特征,结果是中青年组表现为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抑郁和焦虑因子与功能领域呈负相关,老年组表现为躯体化、恐怖、偏执,与症状领域呈负相关(P<0.05),即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不同.

    作者:左彩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抢救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和经验.结果:好转或痊愈出院5例,转上级2例,放弃治疗7例,死亡4例.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主要造成肺纤维化及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霉菌性外耳道炎诊疗分析

    目的:提高对霉菌性外耳道炎的认识及合理治疗.方法:回顾2009-2012年我科确诊霉菌性外耳道炎38例患者,分析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38(42耳)例采用局部药物治疗,其中病程短,通过分泌物培养确诊的23例(36耳)治疗1-3个疗程,随诊3个月-半年无复发,7例通过外耳道冲洗及局部药物治疗2-4个疗程,随诊半年未复发,5例(6耳)伴有慢性中耳炎、长期耳漏患者通过外耳道冲洗及局部药物治疗,随诊半年-1年,3例(4耳)干耳,1例鼓膜自行愈合,1例效果不佳而接受手术治疗,2例有乳突根治术后病史患者通过外耳道冲洗及局部药物治疗2-4个疗程,随诊1年未复发.结果 对持续耳漏或瘙痒,应用抗菌素效果不理想患者应早期取分泌物行真菌培养,确诊后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可同时借助外耳道冲洗等彻底清除分泌物、真菌孢子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章晓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本辖区901例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本辖区育龄妇女的贫血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本辖区农民健康体检中的901名育龄妇女的健康档案,记录其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对其的贫血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本辖区育龄妇女的总贫血患病率达35.6%,其中:25~39岁的各年龄组中,带环妇女的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带环妇女(P<0.01);并且各组随着年龄的增高,贫血的检出率也相应的增高;且孕妇的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乳母、带环妇女和非带环妇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乳母与带环妇女、乳母与非带环妇女的贫血检出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据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总贫血人数的71.5%.结论:育龄妇女通常是贫血的易发人群,尤以孕妇为突出,严重的影响着育龄妇女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雅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血压分级管理及预防措施在社区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应用分级管理模式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患有高血压的社区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传统社区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遵医嘱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分级管理模式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吕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鼓胀证型演变规律探讨

    鼓胀为临床疑难重症,把握时机,争取在疾病的轻浅阶段给予及时而正确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鼓胀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型以及证型的演变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作者:张书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连续硬外麻下无痛分娩产程的观察和体会

    目的:探讨连续硬外麻无痛分娩在临床上的可行性,观察其临床特点与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头位、宫缩刚开始的足月孕者68例,征求患者和家属意见后,分成实验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lrain及5min的Apgar评分.观察组实行传统接生理念和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硬膜外麻醉的无痛分娩.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异常胎心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跃期时间较短,第二产程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产钳助产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增加剖官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增加阴道助产率.临床推广应用时,需向患者交待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作者:段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腰椎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中医辩证施护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作用机制和意义.方法:选择行腰椎术后患者68例,征求患者和家属意见后,分成实验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实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中医辩证施护,观察术后患者尿潴留和排尿困难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较观察组发生尿潴留和排尿困难的比例低,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施护对腰椎术后发生尿潴留和排尿困难的患者作用是明显的,有着常规护理不能比拟的功效,是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的一种新的合作型的护理方式.

    作者:张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生活质量,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父母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父母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1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及126例子女无精神疾病的父母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下降,其中以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生活质量下降,涉及到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丁冬梅;李凤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药生产企业与医药批发企业合作关系的进化博弈研究

    新时期,国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医药行业发展的规范力度,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及巨大的机遇,医药行业在这一环境下实现医药的生产及批发的合作供应链构建,便成为充分应对挑战以及积极把握机遇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医药的生产及批发两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主题,从进化博弈理论这一角度对其合作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求为完善两大企业的合作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谌敏;龙朝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混合性脑卒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下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混合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万胜;杜念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配方颗粒剂相比传统饮片的优势及不足

    传统饮片因其能适合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吸收快,作用强等特点,作为汤剂的基础使用而久用不衰.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传统饮片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便和不足.近年来,我院引进中药配方颗粒剂,现使用品种有400多种,随着我院临床的广泛应用,已突现出与传统饮片相比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将我院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感受报告如下:

    作者:黄妮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风险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和风险管理对策,以提高产科临床护理的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患者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0例,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未采用风险管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和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差错和风险事件3件,占1.5%,对照组发生差错和风险事件25件,占1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行风险管理能够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有效防止护理风险的发生;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预防,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唐忠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维生素C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程度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较好的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恒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