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中医研究近况

赵冬耕;叶丽红

关键词:肝癌,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综述
摘要:文章分别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及科学实验方法的进展,同时指出中医药研究仍存在剂型局限、机理不明确等不足之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和中药+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将2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EP)的临床资料(A组:中药,B组:中药+米非司酮RU486)进行研究,总结各自的适应症和疗效,以便寻找一种更优化的药物疗法.方法:对本院自2006-2010年住院收治179例(A组92例,B组87例)稳定型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地回顾和统计分析.结果:适应症:两组患者的年龄、血β -hCG值、孕酮值及B超附件包块的大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两组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为63.04%( 58/92),B组为67.82%( 59/87).在两组成功与失败的患者中血β-hCG值均有明显差异(均P<0.01);而血β-hCG的变化趋势、孕酮值P及B超附件包块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种方法治疗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患者血β -hCG值,中药(1216.15±2448.14) mIU/mL、中药+RU486(1022.72±1130.19)mIU/mL,而加用RU486并没有显示更多的益处,两组患者的适应症和治愈率无明显差异,其中住院时间A组更短.因此,对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可能更加适合,血β-hCG≤1200mIU/mL可作为其适应症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静;刘金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五行与天人合一新探

    目的:认识五行与五脏“天人合一”的关系.方法:探讨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结论: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的是自然界物质的生物态、等离子态、固态、气态和液态等五种物质形态,五脏根据各自的功能、性质与之相对应.

    作者:周波;黄伟章;曾启全;陈强松;李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共同病理基础,脂联素作为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脂联素能够改善体内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有显著相关性,体内脂联素的水平能够预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医药多种方法能够通过增加体内脂联素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脂联素的发现为胰岛素抵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张洪艳;孙永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论《内经》中积证

    积证是指腹内有肿块的一类病证,首载于《内经》.搜集整理《内经》中有关积证的内容,对其形成原因、病理过程、辨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储檀;李益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黄对脑卒中炎性因子抑制作用及其脑保护效应概述

    目的:旨在对我国近5年来关于大黄对脑卒中炎性因子抑制作用及其脑保护效应的概况作一综述,反映这一专题的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着重对该味中药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使读者对近5年来大黄对脑卒中炎性因子抑制作用及其脑保护效应的研究现状一目了然.结论:中药大黄对脑卒中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其脑保护效应是肯定的;但在大黄的使用时间、剂型剂量等方面仍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总结.

    作者:贾铁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脾益智法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法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MI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灌服小承气汤以及栓子注入的方法制作MID大鼠模型,光镜下对比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情况明显减轻.结论:健脾益智法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海马区细胞以及其他脑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治疗MID的目的.

    作者:于晓艳;纪立金;林若勤;李奕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组和单纯吞咽训练组,通脑活络针刺法以头部取穴为主,吞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组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通脑活络针刺法配合吞咽训练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吞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敬华;李继英;赵杨;范刚启;王敬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研究概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西医治疗常难以治愈,易反复.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文章综述近5年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尚精娟;谢建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中药处方方法探讨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应当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宣阳通痹为基本大法.用好佐使药,提高疗效,一是重视脏腑相关,特别是“心胃同治”,二要用好活血化瘀药.无症可辨时要仔细查找,医者原因、患者原因抑或是确无症可辨.

    作者:苏士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对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文章从作者自身教学工作经历入手,重点探讨了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诚信、创新、平台团队、临床实践等要素的重要意义,为广大医学院校导师培养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提供帮助与借鉴.

    作者:刘萍;陈富荣;潘屹鸣;马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黄升白颗粒双向调控细胞周期CyclinD-CDK4/6信号途径的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双黄升白颗粒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荷瘤小鼠细胞周期CyclinD-CDK4/6信号途径的双向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该研究采用Lewis肺癌荷瘤小鼠,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除空白组外,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作骨髓抑制模型.治疗组用40g/( kg?d)双黄升白颗粒治疗6天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并计算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CyclinD-CDK4/6(cyclin D-cyclin dependent kinase 4/6,CyclinD-CDK4/6)上游激活信号CDC25A、上游抑制信号p16INK4a、p15INK4b,以及CyclinD-CDK4/6所激活的下游信号Rb、pRb、E2F的表达,并以western-blot法进行验证.结果:模型组骨髓组织的G0/G1期细胞比例均低于空白组(P<0.05),PI和CDC25A、Rb、pRb、E2F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肿瘤组织G0/G1期细胞比例均低于空白组(P<0.05),PI和CDC25A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骨髓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0.05),PI及CDC25A、Rb、pRb、E2F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0.05).肿瘤组织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空白组及模型组(P<0.05),PI及CDC25A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0.05).各组骨髓及肿瘤组织中p16INK4a、p15INK4b的表达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肿瘤组织中Rb、pRb、E2F的表达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黄升白颗粒对骨髓抑制Lewis肺癌荷瘤鼠的骨髓及肿瘤细胞周期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CyclinD -CDK4/6上游激活信号CDC25A及其所激活的下游信号Rb、pRb、E2F的表达有关.

    作者:顾贤;徐振晔;王立芳;朱凌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与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综述近5年康复训练及针刺方法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概况,目的在于寻找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和规范治疗方法的途径,进而提高其疗效.

    作者:李少娴;王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模式改革探讨

    目前,中医学类专业就业的形势相当严峻,核心的因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因此,从中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模式改革入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针对目前中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相应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1)重视中医经典著作教学;(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4)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

    作者:曾学文;胡小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神经网络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进展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工作机制的一种计算模型,由于它具有自适应性、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性处理的优点,在医学诊断,影像医学,疾病的辅助治疗及效果预测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文章对神经网络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新应用作了综述,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作者:梁健;蒋曼君;吴发胜;邓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TNF-α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研究

    文章回顾近几年文献,就近代祖国医学对TNF-α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但其具体致病病机仍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金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癌中医研究近况

    文章分别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理论及科学实验方法的进展,同时指出中医药研究仍存在剂型局限、机理不明确等不足之处.

    作者:赵冬耕;叶丽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平衡针加中医情志疗法在癔症性换气过度综合征急救中的体会

    目的:观察平衡针加中医情志疗法在癔症性换气过度综合征急救中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平衡针加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面罩吸氧和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点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加中医情志疗法在癔症性换气过度综合征急救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秋萍;钱细友;徐美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从五脏相关解析心病发生

    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脏器在人体内各司其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行,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失常或受损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它四脏的正常发挥,那么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文章从五脏的相关性角度来分析心病的发生.

    作者:王彩玲;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推广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疗法.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法.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均进行症状和功能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率为85.11%.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和功能前后改善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中药组.该法安全,容易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张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石志超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石志超教授临床辨治溃疡性结肠炎,认为病机整体上以脾虚、肾虚、气机失调为本,局部以湿热、瘀血、浊毒停滞大肠为标,提出内外分治、就近祛邪的治疗大法,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奎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