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赵凤云

关键词:大疱性, 表皮松解, 药疹, 观察和护理
摘要:总结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重视了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全身用药的观察,加强皮肤、口腔的护理,给予合理的支持疗法.患者经过25天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豆苷元对前列腺癌细胞及PTEN基因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大豆苷元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过膳食干预途径预防前列腺癌发病的可行性.方法:将PC-3在F12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中采用开放式单层贴壁培养.实验设溶剂对照组、受试物各六个剂量组,采用MTT法对PC-3的增殖情况进行分析,对大豆苷元作用后的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存活率、细胞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大豆苷元对PC-3细胞抑制效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具有诱导凋亡和引起坏死效应,同时能诱导PC-3细胞的(PTEN基因)表达.结论:大豆苷元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效应,并呈现剂量一效应关系.

    作者:赖芸;宋涛;黄志华;肖海;曾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消臌软坚丸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和TGF-α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间质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将正常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形成),血清和肝组织TG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肝小叶结构亦受损,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形成间隔.血清和肝组织TG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消臌软坚丸能显著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同时可降低血清和肝组织TGF-α水平,具有显著的抗肝脏纤维化,阻断肝硬化进程的作用,对腹水的产生与消退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戚忠玺;耿兰书;耿束华;王少贤;魏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益气滋阴解毒汤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自拟中药益气滋阴解毒汤治疗,对照组以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中药益气滋阴解毒汤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

    杨积武教授在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药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许抗抗;积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固本止咳平喘颗粒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固本止咳平喘颗粒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诱咳法观察镇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观察化痰作用;采用豚鼠卵蛋白喷雾引喘法观察平喘作用.结果:固本止咳平喘颗粒能显著地减少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能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能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并能显著降低豚鼠BALF中白细胞数量.结论: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具有明显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作者:甘雨;张宏;郭振武;乔世举;杨文奇;付琳媛;李显华;乔敏;孟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升清降浊法的发展及现状

    目的:探讨国内升清降浊法的应用现状和动向.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3-2007年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升清降浊法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升清降浊法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结果:1983-2007年国内升清降浊法研究的文献有186篇,文献量年度发表量呈增长趋势.升清降浊法国内研究热点是①升清降浊法的具体临床研究;②方剂中的自拟升清降浊方、补中益气汤等;③疾病中消化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疾病.结论:升清降浊法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对于升清降浊的经典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而临床研究总体质量有待改善,研究范围亦有待进一步扩大与创新.

    作者:徐凯;何春霞;欧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86例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6例病例,常规手术疗法后,术后常规采用抗生素,中药换药,配合中药汤药口服.结果:一次治愈率为79.07%,二次治愈率为20.9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肛瘘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茅慧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发挥中医药学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主体和领导作用

    中医药学是整体科学,是先进科学;而现代科学是在结构上不断还原深入的不断走向整体的还原科学,中医药学是超过现代科学的,完全可以指导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学必须建立自己的基因组学和心理学体系.

    作者:周忠科;刘家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郑小伟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郑小伟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学验俱丰,擅治呼吸道疾病.笔者有幸随师临证,现将其治疗肺癌之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徐嫚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湿热型胃痛证40例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郁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40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治疗1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改善情况.结果:40例中,近期治愈11例,好转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提示: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能明显改善肝郁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及组织病理学炎症的损害.

    作者:李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法对小儿湿疹治疗的护理

    中医学认为,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大肠吸收水液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入体内,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吸收药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直肠给药法.结论:治疗小儿湿疹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于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对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临床治疗进展

    就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从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与西医抗病毒方法的结合、中成药制剂及协定效方与西药联用以中药单方及中药提取物结合西医治疗等三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在抗乙肝病毒有效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的提高疗效、缓解症状和改善肝功能指标,并能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和耐药,尤其在降低血清HBV-DNA含量和控制乙肝病毒变异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同时概括了当今辨证尚缺乏统一的客观和微观标准、分型方法尚不一致以及协定的经验效方尚缺乏临床大规模的验证和考核、经验方研制的中成药抗病毒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认可、中药提取成分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展望.

    作者:陆霜红;李春婷;朱方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108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且病情顽固,治疗效果差.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10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体会如下.

    作者:杨枫;邵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68例

    自2003年9月-2008年9月,本院门诊对68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首次瘢痕内注射药物,之后配合黑布膏中药外敷,软化瘢痕.防止复发,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晶;肖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提取物发展现状和展望

    中药提取物,不同于植物提取物,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质,少部分为人工制品如酒、神曲、醋,但也来自于天然产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天然物,是对中药材的深度加工,具有开发投入较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广泛等优势和特点.

    作者:张庆宏;涂瑶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透邪法在小儿外感热病的应用

    透邪法是使病邪在外透达的一种治法,不属于中医传统疗法,历代医家对透法都有深刻的阐述;因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过程中,临床工作者将透法融于其它治疗方法中,运用不同的手段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琦;何柳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围针结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电围针结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围针结合叩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21例进行疗效对比,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治疗后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以后,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61.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电围针结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作者:杨加顺;孙远征;孟庆辉;王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情况,评价西医对照组与中西结合治疗组在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39例,西医对照组17例(占43.59%o中西结合治疗组22例(占56.41%).结果:西医对照组病例治愈9例,占52.94%;有效4例,占23.53%;无效4例.占23.53%:总有效率为76.47%.中西结合治疗组治愈者13例,占59.09%;有效6例,占27.27%;无效3例,占13.64%;总有效率为86.3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组.

    作者:张旭;段波;张守鹏;秦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健儿清解液治疗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06年10月-2008年5月就诊的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患儿149例,用随机对照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健儿清解液治疗,时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两组同时辅以口腔局部涂布西瓜霜喷雾剂,以5天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原发性疱疹性口炎获得较好临床效果,且无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宋莉;佟玲;李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七叶皂苷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证明,七叶总皂苷具有消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田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