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吴敏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器官功能, 糖代谢紊乱, 全身性疾病, 动脉收缩压, 静息状态, 高血压病, 舒张压, 视网膜, 器质性, 功能性, 脂肪, 特征, 损坏
摘要: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为防止各器官功能的损坏,将对其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假性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分析假性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急性期给予准确的机械通气、有效的抗感染的治疗、合理的营养支持及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规范的呼吸道管理、正确的机械通气治疗、充分的营养支持和及时的康复训练是假性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成功和康复出院的关键.

    作者:彭爱珍;吴雪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耳尖放血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失眠症59例

    失眠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易入睡或易于觉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睡.近应用耳尖放血疗法配合针刺治疗中医辨证属虚中加实证的失眠患者59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专科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和1个普通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示范病区为实验组,普通病区为对照组.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后两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健康教育优秀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6例分娩致阴道血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阴道血肿形成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生的6例阴道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保护会阴技术及缝合技术,是预防血肿的关键.

    作者:关冰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关键.从护理人员、医院、管理者、患者几方面总结分析了本院外科病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缺陷和纠纷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幸世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工作中语言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明确指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应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推动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程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内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内科中急性左心衰病人焦虑障碍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急性左心衰竭的46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量表为其进行焦虑状态评估,为发生焦虑障碍者实施对症治疗,分析焦虑障碍发生率与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8例有焦虑障碍,发生率为17.39%,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例好转,好转率87 50%,汉密尔顿量表与治疗前相比,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病症易使患者发生焦虑障碍,阻碍临床治疗,实施抗焦虑治疗,可有效缓解此症状.

    作者:周亮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为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硫普罗宁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使用硫普罗宁,治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各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患者谷丙转氨酶等指标,临床应用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范钧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射洪县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的泌尿系感染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口服,<2岁且体重<13kg患儿:每次14.3mg/kg,2次/d;体重>13~21kg患儿,每次1包,2次/d;体重,21~40kg儿,每次2包,2次/d,疗程10~14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先静脉滴注,2~3d后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颗粒口服(用法同治疗组),总疗程10-14d.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93.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95%和8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颜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

    自1987年3月法国人,P.Mouret,首次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至今,它以对病人创伤小、疼痛轻、疤痕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欢迎,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方法.[1]LC是常见的腹腔镜手术,也是开展其他腹腔镜手术的基础.我院自1992年至20013共行一万例左右.本组有500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细胞因子在不同妊娠阶段大鼠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细胞增殖因子Nestin、MAP2等在不同妊娠阶段大鼠胎盘绒毛组织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巢蛋白和MAP2细胞增殖因子的异常表达与自然流产发生有关.由于大鼠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对人类的自然流产发生具有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在不同妊娠阶段大鼠胎盘绒毛组织内巢蛋白和微管蛋白2的表达分布状况,为探明绒毛发育机制及预防自然流产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赵悦子;赵俊;刘学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44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补液、妈咪爱、补充电解质、蒙脱石散剂等对症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84.4%,P<0.05;对照组发生3例恶心、2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腹泻,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秀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Ellman埃玛刀治疗成人鼾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20例成人鼾症使用Ellman埃玛刀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9月20例鼾症患者作好术前指导及术后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结果:20例Ellman埃玛刀治疗的患者能有效配合手术和治疗,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成人鼾症使用Ellman埃玛刀治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碧珍;杨秋艳;张远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2012年0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高症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5例.观察组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行硫酸镁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27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9例,无效患者10例,总有效率71.43%.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相对于单使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妊高症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应用分析

    布比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是左旋(S-)和右旋(R+)等量混合的消旋体,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镇痛完全、作用时间持久等优点,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布比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毒性较大,较低血药浓度布比卡因就能诱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纤颤,甚至引起心搏停止[1].左旋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S型异构体,效能与布比卡因相仿,但心脏和中枢神经毒性较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来氟米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3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F治疗组选择LEF联合泼尼松治疗,环磷酰胺(CTX)对照组采用间断CTX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24周的治疗,LEF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0.0%;CTX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3.5%,总有效率为46.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治疗组经过24周的治疗,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TX治疗组尿蛋白量及血浆白蛋白虽然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但总有效率低于LEF治疗组(P<0.05).LEF治疗组出现白细胞降低及腹泻各1例,CTX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白细胞降低及转氨酶升高各2例;LEF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TX对照组(P<0.05).结果: LEF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妇产科学研究生与进修生的互动学习

    妇产科医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及病理的学科,本研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着眼于进修医生和研究生的特点, 采取互动教学模式以促进临床教学和医疗工作.

    作者:马玉兰;王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46例,采用下肢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及浅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术后46例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消失,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出现.切口术后均Ⅰ期愈合.随访46例1~2年,均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及静脉炎复发.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在遵循彻底去除病变静脉和浅静脉血栓的原则下,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一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治愈131例,好转12,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结论:护理人员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应精心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加强基础护理及并发症护理,促进康复,为患者减轻痛苦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向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安宁市1994-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效果分析

    目的:对安宁市1994年-2001年间出生的儿童的乙肝疫苗的漏种原因和补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安宁市1994年到2001年出生的儿童未接种及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未种原因进行问卷调查,进而调查出各年龄段的漏种率及漏种原因,并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结果:安宁市1994-01-01到2001-12-31出生的儿童中,需要补种1针次乙肝疫苗的儿童数为:3270人;需要补种2针次疫苗的儿童数为:1790人;需补种三针次疫苗的儿童数为:11569人,乙肝疫苗漏种的学生漏种率高达57 5%.漏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要接种、不知道接种时间.结论:通过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的补种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市1994年-2001年间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保护了我市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但3针次全程补种率为94.3%,离云南省补种合格率指标要求95%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继续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乙肝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

    作者:白莉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