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文明用语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周桂英;孙莹;杜浩慧

关键词:文明用语, 临床护理, 护理工作, 交流和沟通, 综合素质, 治疗疾病, 文化素养, 思想道德, 精神风貌, 护士, 护理语言, 护患沟通, 良药, 患者, 方法, 地位, 冲突
摘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治疗良药,护士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是相互配合的重要基石,这也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的文明用语在护患护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明用语能反应出一个护士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正确使用文明用语,是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护患感情,避免冲突的良策.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尿液分析仪对1000例尿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尿检验10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优利特尿11A分析仪对1000份清晨尿标本筛查尿液中的红细胞,将其结果与干化学法检测结果、离心后镜检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优利特尿11A分析仪对1000份清晨尿标本的尿检验结果与干化学法检测结果、离心后镜检法检测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分析仪可以高效直观分析患者尿液的有形成分,保证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结果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覃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两年以来收治的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情,采用艾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结果:治愈的患者有38例,占59.4%;显效的患者有20例,占31.3%;好转的患者有4例,占6.3%;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3.1%,总的有效率为96.9%.结论: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取穴容易,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雪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3与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是在人体创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失控,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人类真皮区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是创伤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活化后可促进瘢痕形成,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可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从而达到抗瘢痕形成的作用.

    作者:昝钦;王宝云;胡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LEEP治疗宫颈糜烂术后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及术后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宫颈糜烂分娩者420例,分为2组:观察组(妊娠前未治疗组)和治疗组(妊娠前LEEP治疗组),观察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时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和宫颈糜烂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发生率、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情况及剖宫产发生率,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时术后宫颈有时会有瘢痕形成,易造成早产,宫颈扩张困难,增加剖宫产率.未生育妇女行LEEP治疗宫颈糜烂时应避免组织切除过深,如果第一产程过长,宫颈管有狭窄,应适时选择剖宫产术.

    作者:蔡江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地佐辛与芬太尼在全麻苏醒期比较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差异.方法:选择全麻开胸患者38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9例,观察两组的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期间的镇痛及躁动情况;术后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时SBP、DBP、HR均有升高,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D组SBP、DBP、HR相对稳定,而F组却明显升高(P<0.05),5min后两组趋于稳定.D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上明显短于F组,D组术后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相对与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更有优势.

    作者:赵彦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PACS与HIS接口融合的实现方法及比较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逐步从医院管理系统(MIS)迈向与临床结合,形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HIS),然而众多医院相关的信息系统间的接口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中PACS的数据量占到医院数据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诊疗过程中病患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选择优越规范的HIS与PACS系统接口设计,会给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扩展性、稳定性和资源共享带来诸多便利.

    作者:钟桂良;梁锦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高症对母婴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妊高症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预后影响.方法:选用本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接收的68例妊高症患者,对她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抽取52例在本院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视正常组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各方面的情况都优于妊高症组,重度妊高症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以及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都比其他组高,且中度组又高于低度组.结论:对妊娠期发生高血压要严肃对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其他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

    目的: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亚临床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体会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检查出甲状腺I~Ⅱ度肿大100例患者,全部采取Beckman 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的TC、TG、LDL-C、HDL-C,患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4.5±11.5)d;治疗之后,患者甲状腺均恢复正常.治疗之后,患者的精神逐渐好转,怕冷、乏力的症状已经改善,其它的症状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65例的甲状腺I度肿大者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35例Ⅱ度肿大患者,10例恢复正常,25例缩小到I度肿大.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前进行检测T3、T4、FT3、FT4的水平,可以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合理的意义.

    作者:甄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颅脑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现将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间100例新生儿颅脑损伤应用B超诊断的效果.结果:本组B超检查中共检出92例颅脑损伤患儿(92.00%).其中,脑室出血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占本组损伤比例的80.43%.其次是PVL(8.70%)、脑水肿(4.35%)和脑梗塞(2.17%),其他4.35%.早产(48.91%)、胎儿宫内窘迫(27.17%)和低体重(22.83%)是导致新生儿颅脑损伤主要的三大因素.此外还有低体重、黄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低血糖和多胎等.结论:B超检查对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应当尽早推广新生儿出生后的颅脑B超检查,做好颅脑损伤筛查,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作者:袁国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寻常表现的无形体感染个案报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入人末梢血中心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该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布尼亚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无形体病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作者:向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移植患儿应用口泰和1%双氧水联合含漱的效果观察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通道的重要途径,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场所,同时也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良好环境.移植患儿预处理阶段应用的化疗强,对口腔及咽喉部黏膜损伤较大,引起黏膜水肿,深度溃疡,感染等临床表现,从而影响吞咽及食欲.传统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状况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1],但该方法未充分满足这部分患儿口腔舒适感的需求.口泰漱口液主要适用于牙龈出血、牙周肿痛、口臭及口腔溃疡等病的治疗,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而口腔内,绝大部分的感染是来自于厌氧菌,1%双氧水经常会作为冲洗药物而应用于口腔医学,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为此,我们对移植患儿开始移植时即应用口泰和1%双氧水联合含漱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案例分析

    目的:讨论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6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6名患者分为腹腔镜治疗组(66例)和传统开腹治疗组(60例),分组时所有的患者均知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即腹腔镜微创手术.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以及不同的要求,手术种类包括:宫角切除术、部分卵巢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孕物清除手术.手术后后需要注意止血,在手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后2个月都进了复查,从而判定疗效.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血HCG值转阴性的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治愈64例,开腹组的治愈46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5例,开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热,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 结论: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患者手术后恢复快,采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好,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而且有良好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覃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对血透患者做好专业护理和心理护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科学护理知识做好血液透析前后的护理,积极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结论:血液净化对肾脏起到一个替代的作用,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排除体内毒素;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存率.

    作者:宋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讨论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5月,对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术前给予患者心理体位指导;术后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0例患者手术情绪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及增加椎体稳定性,是一项安全的微创技术.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沈雯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眼部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眼部细菌感染治疗中洛美沙星滴眼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眼部细菌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接受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54例接受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膜囊分泌物与角膜溃疡面刮出物中细菌培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菌学培养显示细菌均彻底清除,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眼部细菌感染治疗中,洛美沙星具有显著局部杀菌能力,可为患处快速吸收,见效较快,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眼部细菌感染佳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5例患者治疗显效,占全部患者的70%,1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6%,2例患者治疗无效,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组35例患者治疗显效,占全部患者的70%,1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6%,2例患者治疗无效,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取得了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进行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时具备良好的药效和治疗安全性,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孙泽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联合根治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行口腔颌面部肿瘤联合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根治术及术后护理干预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临床行联合根治术后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皮瓣成活率并降低并发症,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及促进患者迅速康复.

    作者:周阳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专科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和1个普通病区的全体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示范病区为实验组,普通病区为对照组.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后两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健康教育优秀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当前我国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浅析

    卫生资源配置应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本文使用历年全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我国目前资源配置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韩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其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护理实践,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进行总结探讨.

    作者:吴伊臻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