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护理体会

张荔荔;孙莹;杨卫平

关键词:异位妊娠, 输卵管妊娠流产, 子宫, 卵着床, 严重出血, 危及生命, 体腔, 生长发育, 及时诊断, 急腹症, 宫内孕, 腹腔内, 妇产科, 受精, 抢救
摘要: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即宫内孕.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生长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多见,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与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近年来成为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综述JAK-STAT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防治妇科恶性肿瘤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作者:田苗;李威;韩凤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文化程度对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文化程度的高低对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杭州滨江区白马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765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析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文化程度越高,药物依从性越高(P<0.01);通过宣教后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显著高于宣教前(P<0.05).结论: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但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率.

    作者:张翠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乳腺肿块6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乳腺肿块良转移、复发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1 年 1 月接收治疗的66例乳腺肿块患者,患者中属于良性肿块的有 34 例,属于恶性肿块的有 32例,分析患者诊断治疗的具体情况.结果:患者中,恶性肿块有32 例,良性肿块有34例,恶性肿瘤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er 分级结果显示:从Adler等级上看,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II级和III级,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0级和I级,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被确诊为初次复发的恶性肿瘤以及再次局部扩散的量刑肿瘤患者,应该及时切除患者的乳腺.

    作者:吴国飞;蒙节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6例产妇产褥期营养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现阶段的产妇产褥期的营养状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6名产妇的营养保健知识状况,获得营养知识途径, 营养知识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产妇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以家人朋友的经验为主,存在膳食搭配不合理,产妇对营养知识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作者:郑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为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认知康复训练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认知康复训练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治疗方法,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抱红;陈海洪;顾俊;沈治军;杨海锋;崔荣辉;周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7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的37例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对比采用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32例的病例资料,分析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2%,两组并发症情况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好,手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廷旭;薛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喘息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吕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结果. 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3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除1例存在轻度关节疼痛外,余患者生活均能完全自理,关节畸形改善,疼痛缓解,关节稳定性、肌力较前增强.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科学的康复训练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及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慧;陈利;宋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系统性硬皮病护理1例

    报告1例儿童系统性硬皮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入院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治疗,经及时治疗和细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关节和肌肉护理,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耐心的心理护理和恰当的出院指导是护理措施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玲;翁艳;何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及造影表现讨论

    目的:讨论贲门失弛缓症的造影表现及临床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5例经造影检查诊断和经临床表现及其它辅助检查诊断的贲门失弛缓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5例均有特征性造影表现,临床表现也符合贲门失弛缓症的特点,结论:根据贲门失弛缓症的造影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其它辅助检查,能对本病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席庆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查房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查房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内科护理缺少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查房式教学方法在实践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查房式教学中应该重点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百草枯中毒救治的研究进展

    百草枯,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化学式C12H14Cl2N2.是一种除草剂, 可由吡啶、金属钠、硫酸二甲酯反应制成.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状态为白色粉末,分子量为257.16g/mol,密度为1.25g/cm3,熔点为175-180℃.百草枯广泛应用于除去伴农作物而生的一年生和多年生的杂草及种子、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百草枯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具有致死性的毒性,人类百草枯的摄入>20mg/kg可在体内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使肺组织损伤,导致肺纤维化从而死亡,摄入>40mg/kg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多器官损伤、功能衰竭死亡.在人体内,百草枯的中毒机制为其可以影响人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使人体内生成过氧化物和氧自由基,使人体细胞膜上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并阻断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百草枯即使是单次误吸,且即时催吐,也可能导致肺进行性纤维化,引发窒息.其中毒可以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目前尚未发现特异性的解毒药.

    作者:王梓;龙晓东;王锦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00例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并观察每位住院病人的心理变化作出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所有骨折病人心态良好,思想顾虑解除积极配合治疗,均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了解患者心理,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短时间内得到康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作者:李忠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血液透析护理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目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技术更是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重要手段.血液透析技术要求血液透析护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本身的操作存在诸多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技术的质量,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作者:吴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试论肾活检病理检查的应用

    目的:探讨肾活检病理检查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某院29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肾脏病人进行肾活检,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总结分析.结果:肾脏病病理与临床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结论:肾活检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亦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远霞;曹家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方法:采取分组方式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期间同时进行综合疗法治疗,其中包括对患者进行自主功能训练、心理训练、生活方式及饮食训练、患者家属辅助功能训练等.结果: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62.5%;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综合疗法的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这也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佳方式.

    作者:张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老年人康复护理探讨

    老年人在社区人口中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根据老年人特点,结合临床,给予恰到好处的护理,使老年人能度过一个安详平稳的老年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延缓其寿命.

    作者:戴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孤儿院的脑瘫高危儿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早期多元化护理措施;对照组脑瘫高危儿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3、6、12月脑瘫高位患儿的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情况.结果:通过统计观察分析得知,两组脑瘫高危儿患者在体格和智能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组的患儿在体格和智能的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脑瘫高危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随着护理时间的增长,两组患儿的评分差距越来越大,另外,两组脑瘫高危儿的体格评分增长指数优于智能评分指数.结论:早期多元化护理对脑瘫高危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患儿的体格发育方面为明显,这样不仅能降低脑瘫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新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前心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对产妇行剖宫产术之前实施心里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术的产妇68例,根据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和没有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4例.在行剖宫术前一天,对全部产妇进行SDS和SAS评定,根据这些评定结果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感、心理抑郁倾向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后,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行剖宫术之前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促进她们产后身体机能的恢复.

    作者:林巧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硬化防治问题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肝硬化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要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即当疾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时,应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其发生;而当肝硬化形成后,更应积极的辨证施治,缓解病情及延长代偿期;当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并发症后,在辨证治疗并发症使其消失后,要防止并发症再次发生.虽然目前对肝硬化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医药必定会为肝硬化的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陈晶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